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04083发布日期:2023-03-17 23:0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器。


背景技术:

2.天气太热或太冷时,用户为了快速调整温度,经常会使用车载空调进行快速制热/快速制冷以迅速调节温度,但温度很容易调整的过高/过低,导致人体尤其弱势群体(老人/小孩)舒适感不佳,此时用户还需要根据弱势群体的需求再次手动调节温度到适宜温度,过程难免繁琐且不精准。而且,在多人场景下,每个人对温度及风力大小感受不同,统一的温度调节无法兼顾每个人的需求,尤其对弱势群体不是很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以防止车载空调进行过度的温度调节。
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器。
6.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根据所述快速调温指令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获取车内实际温度;在所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值对所述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快速调温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快速调温指令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获取车内实际温度,以及在所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值对所述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11.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器,可以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在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改为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同时防止对车内温度进行过度调节。
12.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4.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一个示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车辆控制器。
19.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0.如图1所示,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1,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根据快速调温指令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
22.具体地,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后,车辆会获取第一目标温度值,该第一目标温度值为快速调温模式下的极限温度值,即车辆上的空调会以该极限温度值进行快速调温;例如,该极限温度值可以为车载空调的调温能力极限值,进而车载空调可以以最高风机转速或最高压缩机频率进行调温,然而,以该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整会将车内温度调至车载空调的调温能力极限值,通常使得车内温度过高/过低。因而可以在车辆以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整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
23.具体而言,上述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包括采集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进而根据人体数据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其中,上述人体数据包括身份信息,进而可以根据身份信息确定车内人员的类别,从而根据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上述身份信息例如可以为车内人员的人脸数据,上述类别例如可以为车内人员的年龄。
24.作为一个示例,假设车内人员有abcde五人,上述身份信息可以为车辆通过摄像头如预设的车内摄像头拍摄得到的车内人员的人脸数据,进而通过人脸数据可以计算出车内人员的年龄,并按照年龄的大小为车内人员排序,年龄越大,优先级越高,如下表1所示。
25.表1
26.车内人员年龄(通过摄像头采集)优先级a2岁5级b60岁2级c30岁4级d32岁3级e70岁1级(最高)
27.可选地,上述人体数据还可包括身份信息和体温信息。此时,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体温信息检测车内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在车内人员的体温正常时,根据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车内人员的类别,并根据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以及根据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在车内人员的体温存在异常时,根据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28.作为一个示例,假如车内人员有abcde五人,上述身份信息可以为车辆通过摄像头如预设的车内摄像头拍摄得到的车内人员的人脸数据,则在根据人脸数据计算出车内人员的年龄的同时,还可通过预设的传感器如安装在车内的传感器采集车内人员的体温,并判断采集得到的车内人员的体温是否在预设的正常体温区间内。在该具体示例中,可以令正常体温区间为35.5℃~37.3℃。进而若车内人员的体温均正常,则按照年龄的大小为车内人员排序,年龄越大,优先级越高,如下表2所示。若存在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则将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的优先级设为最高,如下表3所示。
29.表2
[0030][0031]
表3
[0032][0033][0034]
需要说明的是,若根据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则在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为多个时,根据多个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权重,并根据优先级权重最大的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35]
作为一个示例,假如车内人员有abcde五人,可以通过摄像头如预设的车内摄像头拍摄得到的车内人员的人脸数据,进而根据人脸数据计算出车内人员的年龄的同时,同时还可通过预设的传感器如安装在车内的传感器采集车内人员的体温,并判断采集得到的车内人员的体温是否在预设的正常体温区间内。在该具体示例中,可以令正常体温区间为35.5℃~37.3℃。进而若车内人员的体温不处于正常体温区间的人数为多个,则按照年龄大小为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排序,年龄越大,优先级越高,如下表4所示。
[0036]
表4
[0037][0038]
进一步地,以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为基准,智能测算出适宜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例如,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参考温度值与一个参考体温值,并获取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的体温与上述参考体温值之间的差值,进而根据该差值对上述参考温度值进行调整得到适宜的第二目标温度值。
[003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后进行计算以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还可以设置车辆可以在用户下达快速调温指令之前便根据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进行计算。例如,可以检测用户是否上车,若用户不在车上,则不进行第二目标温度值的计算,若检测到用户上车,则进行第二目标温度值的计算。
[0040]
s12,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获取车内实际温度。
[0041]
具体地,在获取第一目标温度值与第二目标温度值后,车辆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短时间内快速持续调整,同时获取车内实际温度。
[0042]
s13,在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0043]
具体地,在车辆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短时间内快速持续调整的同时,比较车内实际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值,若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则将第一目标温度值更新为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根据更新后的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0044]
作为一个示例,如若当前车内环境温度为33℃,则在进行快速降温时,首先确定得到第一目标温度值例如可以为18℃,同时计算得到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例如可以为25℃。则首先车载空调以最高风机转速或最高压缩机频率进行降温,且目标温度为18℃,并实时检测车内实际温度,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降至25℃,则将第一目标温度值更新为25℃,以25℃为目标温度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降低车载空调的调温速度,例如,可以降低风机转速或压缩机频率,车载空调维持车内温度为25℃。或者,如若当前车内环境温度为10℃,则在进行快速升温时,首先确定得到第一目标温度值例如可以为30℃,同时计算得到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例如可以为25℃。则首先车载空调以最高风机转速或最高压缩机频率进行升温,且目标温度为30℃,并实时检测车内实际温度,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升至25℃,则将第一目标温度值更新为25℃,以25℃为目标温度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降低车载空调的调温速度,例如,可以降低风机转速或压缩机频率,车载空调维持车内温度为25℃。进而在将第一目标温度值更新为第二目标温度值25℃并按照该目标温度值执行后,还可在用户终端上进行显示,例如,参见图2,在以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整的过程中,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目标温度值为l0,该l0表示当前的目标温度为极限温度值,在将第一目标温度值
更新为第二目标温度值后,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目标温度值为25℃。
[0045]
可选地,在车辆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可不断获取人体数据并根据人体数据进行计算以不断更新第二目标温度值,以不断根据车内人员的当前状况更新第二目标温度值;或者,可以在通过预设方式如通过车载摄像头检测到车内人员发生变化时,根据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更新第二目标温度值。
[004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得到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仅仅为一个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如若用户手动对目标温度值进行了干预,则以用户手动干预温度值作为新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并以该新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其中,上述用户可以为车内人员,进而车内人员可以以预设方式如通过车辆上预设的控制面板对目标温度值进行干预;上述用户也可为非车内人员,进而非车内人员可以以预设方式对目标温度值进行干预,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安装与车辆对应的控制程序,进而通过该控制程序对目标温度值进行干预。
[0047]
由此,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温度,进而依据根据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的目标温度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整,从而在以快速调温模式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整的同时,使得调整得到的车内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而且,通过获取人体数据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0048]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得到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后,还可将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发送至云端;同时,在用户手动对目标温度值进行了干预后,将用户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发送至云端。此时,上述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还可包括:获取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并将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或者,确定默认温度值,并将默认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或者,获取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并确定默认温度值;采集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并根据人体数据确定智能测算温度值;根据手动干预温度值、默认温度值和智能测算温度值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49]
具体地,车辆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后,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值,并从云端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从而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0050]
其中,云端首先判断是否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若云端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则将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作为发送至车辆的第二目标温度值。若云端未接收到车辆发送的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则云端判断内部是否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若云端内部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则将该手动干预温度值作为发送至车辆的第二目标温度值。若云端内部未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则确定默认温度值,并将默认温度值作为发送至车辆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例如,如若一台车辆为用户初次使用,则在车辆获取快速调温指令后,从云端获取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即为默认温度值。上述默认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23℃~29℃,例如可以为26℃。由此,可以实现通过多个数值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从而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且通过云端而非车辆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可以减轻车辆的负担。
[0051]
或者,用户也可以设置车辆获取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固定为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或者固定为默认温度值。
[0052]
可选地,在用户手动对目标温度值进行了干预后,车辆还可以不将手动干预温度值发送至云端,而是进行本地保存,进而在用户再次开启车载空调后,再将上一次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发送至云端。
[0053]
作为一个示例,参见图3,在该具体示例中,云端可以在车辆上的空调开启后获取用户最近一次干预过温度值(即为上述上一次的手动干预温度值),还可获取根据车辆上的摄像头和/或传感器获取的人体数据智能测算得到的温度值,云端内部还保存有默认温度值,云端可以根据上述温度值计算出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并进行保存。在用户下达快速调温指令后,车辆以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控,同时从云端获取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云端内部保存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为上一次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并将该第二目标温度值发送至车辆。车辆在接收到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后,比对车内实际温度与该温度值之间的关系,若车内实际温度未达到该温度值,则继续以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控,并比对车内实际温度与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之间的关系。若车内实际温度达到该温度值,则固定按照该温度值进行调控。
[005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得到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后,还可不将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发送至云端,而是通过预设方法如利用车辆上预设的存储器或者是预设的用户终端进行本地保存;同时,在用户手动对目标温度值进行了干预后,还可同样将该手动干预温度值进行本地保存。此时,上述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可以包括:
[0055]
车辆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后,首先判断本地是否保存有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若本地保存有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则将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并在完成温度调节后将本地保存的该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删除。若本地没有初始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则判断是否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若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则将该手动干预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若未保存有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则确定默认温度值,并将默认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例如,如若一台车辆为用户初次使用,则在车辆获取快速调温指令后,将默认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上述默认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23℃~29℃,例如可以为26℃。
[0056]
由此,可以实现通过多个数值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从而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通过从本地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可以省去将数据发送至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的步骤,从而加快车内温度控制的速度,并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可以被使用在一些网络信号不佳、与云端之间的通信不畅的场景。
[0057]
或者,用户也可以设置车辆获取的第二目标温度值固定为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或者固定为默认温度值。
[0058]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在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改为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同时防止对车内温度进行过度调节。而且,通过获取人体数据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0059]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6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0061]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在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改为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同时防止对车内温度进行过度调节。而且,通过获取人体数据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0062]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器。
[006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0064]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通过实现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在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改为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同时防止对车内温度进行过度调节。而且,通过获取人体数据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006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066]
如图4所示,车内温度控制装置100包括:接收模块101、确定模块102、获取模块103、控制模块104。
[0067]
具体地,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快速调温指令;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快速调温指令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值;获取模块103,用于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控制模块104,用于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并获取车内实际温度,以及在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
[0068]
该车内温度控制装置,可以防止车载空调进行过度的温度调节。
[006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具体用于:采集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根据人体数据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人体数据包括身份信息,获取模块103具体用于:根据身份信息确定车内人员的类别;根据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人体数据包括身份信息和体温信息,获取模块103还可用于:根据车内人员的体温信息检测车内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在车内人员的体温正常时,根据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确定车内人员的类别,并根据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以及根据优先级最高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在车内人员的体温存在异常时,根据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还可用于:在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为多个时,根据多个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的类别确定车内人员的优先级权重,并根据优先级权重最大的体温异常的车内人员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3]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还可用于:获取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并将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还可用于:确定默认温度值,并将默认温
度值作为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3还可用于:获取用户上次调整的手动干预温度值,并确定默认温度值;采集车内人员的人体数据,并根据人体数据确定智能测算温度值;根据手动干预温度值、默认温度值和智能测算温度值的优先级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值。
[007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装置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的车内温度控制方法。
[0077]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内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在接收到快速调温指令时获取第二目标温度值,进而在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若检测到车内实际温度达到第二目标温度值时改为根据第二目标温度值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对车内温度进行快速调节的同时防止对车内温度进行过度调节。而且,通过获取人体数据对车内温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0079]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008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8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83]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4]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5]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