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车辆的安全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77811发布日期:2022-05-26 12:2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车辆的安全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从用于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的一种设备或一种方法出发。本发明的主题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2.已知例如能够在存在与一个或多个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急剧碰撞危险的情况下实施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作为干预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干预可能导致未对该干预所预期的另一交通参与者向该车辆的冲击点移动到该车辆的不期望的区域中。


技术实现要素:

3.在此背景下,以在此所提出的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此外提出一种使用该方法的设备,以及最后提出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实施的措施能够实现在本发明中所说明的设备的有利的扩展方案和改善方案。
4.根据实施方式,能够尤其在即将发生车辆与碰撞对象碰撞的情况下,在考虑到车辆的安全装置或辅助功能的干预的情况下,对冲击点和可能的冲击点移动进行重复或连续地确定,并用于对安全装置的控制。例如可以为了在针对侧面碰撞场景等而激活自主紧急制动系统(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时进行考虑,重复或连续地预测冲击点和可能的冲击点移动。换句话说,尤其重复或连续地确定或预测碰撞对象在本车辆上的碰撞点,作为安全装置(尤其自主安全装置)的激活决定的基础。为此,例如可以重复或连续地执行对预期碰撞点的检测和求取:是否和如何通过安全装置的干预,尤其通过在自主制动或加速的情况下或在自主避让机动动作()的情况下对本车辆的速度或轨迹进行匹配,将该碰撞点移动至有利的或不利的位置。根据实施方式,尤其可以连续地求取冲击点,并使系统反应连续地匹配到(必要时)新的状况。因此能够实现将冲击点定位在使碰撞严重性最小化的位置中。
5.根据实施方式,尤其能够有利地通过对目标车辆动作的反应来实现针对横向交通(querverkehrs-)场景中的侧面碰撞对碰撞点位置的改善。一个优点例如可以在于,能够对状况的变化(例如对碰撞对象或碰撞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以便以适当的方式匹配本车辆的行为。对本车辆的行为的匹配可以一次、多次或连续地进行,直至碰撞。在必要或期望的情况下可以如此控制本车辆的行为,使得能够实现特定的、所期望的并且有利的冲击点。根据干预或所激活的反应模式的类型(例如自主制动干预或避让机动动作的长度和强度),能够例如在本车辆由于赢得时间(zeitgewinn)而减速(导致较晚到达碰撞区域)的情况下避免碰撞或将碰撞点沿着本车辆的轮廓移动。尤其能够通过本车辆的减速而实现事故减弱,其中,可以通过安全装置的干预移动将碰撞点例如从本车辆的后侧区域移动至前侧区域或中间前部区域。根据实施方式,尤其还能够通过如下方式避免由于安全装置的干预而导致的事故变化过程的恶化:能够在碰撞点预期移动到本车辆的客舱区域中的情况下阻止干预,即使本车辆的减速由此停止。如此则尤其能够可靠地阻止可能为乘员带来更严重伤害
的对车辆客舱的直接碰撞。尤其能够借助对安全装置的适当操控,通过移动冲击点来实现车辆上的碰撞区域的和(必要时)整个碰撞事件的有利变化。
6.提出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的方法,其中,该安全装置构造为用于通过在纵向引导和/或横向引导上干预车辆来对车辆与碰撞对象所即将发生的碰撞做出反应,其中,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7.从至车辆的至少一个环境传感器的接口读入关于碰撞对象在车辆的周围环境中的位置、速度和(附加或替代地)加速度的环境数据,从至车辆的至少一个行驶数据传感器的接口读入关于车辆的位置、速度和(附加或替代地)加速度的行驶数据,并从至安全装置的接口读入关于安全装置的干预的干预数据;
8.在使用环境数据和行驶数据的情况下求取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第一预期冲击点,并在使用环境数据、行驶数据和干预数据的情况下求取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第二预期冲击点;
9.在使用参考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关于车辆而言的子区域来执行对第一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和第二预期冲击点的位置的评价,所述参考数据针对每个子区域限定一个评价系数,该评价系数与该子区域中的预期冲击点位置对车辆的至少一个乘员的安全的影响有关;和
10.根据该评价的结果产生用于输出给至安全装置的接口的控制信号,其中,该控制信号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安全装置的控制参数,
11.其中,在所即将发生的碰撞发生的时间点之前,至少一次地或连续地循环重复实施所述读入步骤、求取步骤、执行步骤和产生步骤,其中,在重复实施时,在执行步骤中,根据对碰撞对象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所检测到的变化执行评价。
12.该方法可以例如以软件或者硬件或者以软件与硬件的混合形式在例如控制设备或者设备中实现。车辆可以是机动车,尤其乘用车等。安全装置可以构造为用于实现车辆的自主紧急制动和(附加或替代地)自主避让机动动作。碰撞对象可以是陌生车辆或静止对象或障碍物。环境数据可以是相对于车辆所检测到的数据。所述至少一个环境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车辆的摄像机、雷达设备和(附加或替代地)激光雷达传感器。干预数据可以代表关于将车辆的制动设备、转向部、变速器和(附加或替代地)发动机激活的计划时长和/或计划幅度的信息。第一预期冲击点可以代表在忽略干预的情况下的冲击点。第二预期冲击点可以代表在考虑到干预的情况下的冲击点。可以基于测量、试验和(附加或替代地)统计学方法预先限定每个评价系数。每个评价系数可以代表在相关子区域中的冲击点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对乘员的预期伤害严重性。在此,子区域可以具有车辆的子区段并且附加或替代地具有车辆的周围环境的与车辆的子区段相邻的区域。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参数可以代表车辆的制动设备、转向部、变速器和(附加或替代地)发动机的激活的时长和/或幅度。
13.因此可以使本车辆的反应匹配于碰撞车辆的最初尚未知的反应,以便将碰撞点移动到有利的位置。换句话说,可以识别碰撞车辆的驾驶状态处的变化,并可以检查所述变化是否不利地移动碰撞点,并可以通过对本车辆的反应进行匹配来做出反应,以便将碰撞点再次移动到更有利的位置。
14.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执行步骤中使用参考数据,所述参考数据针对车辆的客舱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子区域限定第一评价系数,所述第一评价系数代表具有第一潜在损
害的影响,并为至少一个客舱区域以外的子区域限定第二评价系数,所述第二评价系数代表具有第二潜在损害的影响。在此,第一潜在损害可以大于第二潜在损害。潜在损害可以是乘员相关的和(附加或替代地)车辆结构相关的。这种实施方式提供如下优点:能够简单、可靠和精确地做出关于激活或停用安全装置的干预的决定。
15.也可以在执行步骤中使用参考数据,所述参考数据的评价系数与关于车辆的在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中的子区段的由碰撞所引起的潜在损害相关。该潜在损害尤其可以通过变形来限定。该变形可以限定为车辆变形指数(vdi=vehicle deformation index(车辆变形指数),尤其vdi3)。这种实施方式提供如下优点:能够实现得出关于可以认为哪个冲击点的位置对于乘员损害更少的可靠结论。
16.此外,可以在产生步骤中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参数引起对安全装置的干预的释放或抑制。例如,如果第二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在如下子区域中:该子区域的评价系数与另一具有第一预期冲击点的位置的子区域的另一评价系数相比对于安全性更有利,则可以实现对干预的释放。例如,如果第一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在如下子区域中:该子区域的评价系数与另一具有第二预期冲击点的位置的子区域的另一评价系数相比对于安全性更有利,则可以实现对干预的抑制。如此则能够通过释放或抑制干预实现将冲击点有利地移动到对于安全性更不令人担忧的子区域中。
17.附加或替代地,可以在产生步骤中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参数引起对安全装置的干预的修改。在此可以实现经修改的安全装置干预。在此,可以在使用评价结果的情况下产生控制信号,其中,对在经修改的干预中所得出的第三预期冲击点的位置进行评价。这种实施方式提供如下优点:即使第一预期冲击点和第二预期冲击点被置于不利位置,也能够将预期冲击点的位置优化。
18.此外,可以在产生步骤中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参数引起对干预的持续时长和(附加或替代地)幅度的控制。这种实施方式提供如下优点:能够简单、可靠和准确地控制安全装置。
19.在此所提出的方案还实现一种设备,其构造为用于在相应的设备中执行、操控或实现在此提出的方法的变型的步骤。通过本发明的以设备为形式的该变型实施方案也能够快速和高效地解决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
20.为此,该设备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处理信号或数据的计算单元、至少一个用于存储信号或数据的存储单元、至少一个至传感器或执行器的用于从传感器读入传感器信号或用于向执行器输出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的接口,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读入或输出嵌入在通信协议中的数据的通信接口。计算单元例如可以是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等,其中,存储单元可以是闪存、eeprom或磁存储单元。通信接口可以构造为用于以无线和/或有线方式读入或输出数据,其中,能够读入或输出有线数据的通信接口,例如可以电学地或光学地将所述数据从相应的数据传输线路中读入或输出到相应的数据传输线路中。
21.在本文中,设备可以理解为处理传感器信号并根据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的电设备。该设备可以具有可以以硬件形式和/或软件形式构造的接口。在硬件形式的构造中,该接口例如可以是所谓的系统asic的一部分,该部分包含该设备的各种各样的功能。然而也可以实现,该接口是独立集成的电路或至少部分地由分立的构件组成。在软件形式的构造中,该接口可以是软件模块,该软件模块例如和其他软件模块一起存
在于微控制器上。
22.在一种有利的构型中,通过该设备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以进行乘员保护。为此,该设备例如可以访问传感器信号或传感器数据(如环境数据)、行驶数据和干预数据。在使用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借助安全装置,通过配属于车辆的制动设备、转向部、变速器和(附加或替代地)发动机的执行器进行所述操控。
23.还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其中,该安全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24.上述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和
25.安全装置,其中,该安全装置与该设备以能够传输信号的方式相互连接。
26.在安全系统的范畴内,可以有利地采用或使用上述设备的实施方式,以便尤其在所识别出的、所即将发生的碰撞的情况下控制安全装置。也可以将其中安装有安全系统的车辆称为本车辆。也可以将作为碰撞对象的其他车辆称为目标车辆。
27.还有利的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代码能够存储在机器可读的载体或存储介质(如半导体存储器、硬盘存储器或光学存储器)上,并用于尤其当所述程序产品或程序在计算机或设备上实施时,执行、实现和/或操控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28.在此所提出的方案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进行阐述。附图示出:
29.图1示出具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安全系统的车辆的示意图;
30.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31.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冲击点的示意图;
32.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冲击点的示意图;
33.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冲击点的示意图;
34.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冲击点的示意图;和
35.图7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冲击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在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进行描述之前,首先简要探讨实施例的背景和基础。
37.在主动安全系统、例如在此所提出的安全系统中,能够使用来自环境传感器(例如雷达或视频)的信息和自身运动,以便推断出交通状况的危急程度。可供使用的主动安全系统通常配备有具有受限的观察角的前置传感器,由于这种主动安全系统的观察角限制,焦点例如在于与沿着侧面运动或缓慢地从侧面运动过来的交通的事故。在这种事故的情况下,无论该系统是否被触发,对方交通参与者主要与本车辆的前部区域碰撞。使用附加传感器或对观察角没有限制的传感器、例如转角雷达传感器的系统也可以对快速从侧面运动过来的交通做出反应。这种应用情况在横向交通情况下的特征在于,碰撞更经常地发生在本车辆的侧面区域处。
38.例如,前方横向交通辅助功能(fcta,front cross traffic assist)能够包括以
下反应模式:
39.视觉信息,如果本车辆处于例如由于视野妨碍而具有较差可见性的交叉路口处,则该视觉信息向驾驶员告知正在接近的横向交通;
40.阻止本车辆的起动,如果由于起动和驶入横向交通的行驶路径而即将发生碰撞;
41.激活底盘加固,提高制动系统的压力以将制动衬片贴靠到制动盘上,所谓的预填充(prefill);
42.可选地:由驾驶员触发的制动辅助,该制动辅助在必要时在紧急制动辅助的意义下产生附加制动压力;
43.部分的或完全的自主紧急制动,如果检测到与横向交通即将发生碰撞;
44.可选地:激活被动安全系统、例如气囊,如果不能够避免碰撞,则激活自主紧急转向(aes,autonomous emergency steering)以优化碰撞定向。
45.在以下对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描述中,将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在不同附图中所示出的并且起相似作用的元件,其中,省去对这些元件的重复描述。
46.图1示出具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安全系统110的车辆100的示意图。车辆100是机动车,例如乘用车。在图1的图示中仅仅示例性示出车辆100的环境传感器102、行驶数据传感器104和安全系统110。安全系统110构造为用于在车辆100与碰撞对象即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实施或实现车辆100的自主紧急制动和/或自主避让机动动作。
47.环境传感器102构造为用于检测车辆100的周围环境。更准确地说,环境传感器102构造为用于检测车辆100的周围环境中的碰撞对象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此外,环境传感器102构造为用于提供环境数据103,所述环境数据代表碰撞对象的被检测到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
48.行驶数据传感器104构造为用于检测车辆100的行驶数据105。更准确地说,行驶数据传感器104构造为用于检测车辆100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作为行驶数据105。此外,行驶数据传感器104构造为用于提供行驶数据105。
49.安全系统110包括安全装置115和用于控制安全装置115的设备120。安全装置115与设备120以能够传输信号的方式相互连接。安全系统110、更准确地说是设备120,以能够传输信号的方式与环境传感器102和行驶数据传感器104连接。安全装置115构造为用于通过在纵向引导和/或横向引导上干预车辆100来对车辆100与碰撞对象所即将发生的碰撞做出反应。安全装置115还构造为用于提供关于安全装置115的干预的干预数据117。设备120也可以表示为控制设备或控制器。
50.设备120包括输入接口121、读入装置122、求取装置124、执行装置126、产生装置128和输出接口129。读入装置122构造为用于从输入接口121读入环境数据103、行驶数据105和干预数据117。设备120经由输入接口121以能够传输信号的方式与环境传感器102、行驶数据传感器104,并且与安全装置115连接。读入装置122还构造为用于将所读入的数据转发到求取装置124。
51.求取装置124构造为用于,在使用环境数据103和行驶数据105的情况下求取碰撞对象在车辆100上的第一预期冲击点。此外,求取装置124构造为用于,在使用环境数据103、行驶数据105和干预数据117的情况下求取碰撞对象在车辆100上的第二预期冲击点。求取装置124还构造为用于将求取数据125转发到执行装置126,所述求取数据代表所求取到的
第一预期冲击点和所求取到的第二预期冲击点。
52.执行装置126构造为用于从求取装置124接收求取数据125。执行装置126构造为用于,在使用参考数据r的情况下相对于关于车辆100而言的子区域来执行对第一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和第二预期冲击点的位置的评价。参考数据r针对每个子区域限定一个评价系数,该评价系数与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在子区域中对车辆100的至少一个乘员的安全的影响有关。执行装置126还构造为用于,将代表评价的结果的结果数据127转发到产生装置128。
53.产生装置128构造为用于,根据所述评价的结果产生用于向至安全装置115的输出接口129进行输出的控制信号130。控制信号13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安全装置115的控制参数。设备120构造为用于,向至安全装置115的输出接口129输出控制信号130。
54.读入装置122、求取装置124、执行装置126和产生装置128构造为用于,在即将发生的碰撞发生的时间点之前至少一次循环重复或连续地循环重复实施其各自的处理或其各自的过程。在此,在重复实施时,根据对碰撞对象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所检测到的变化执行评价。
55.换句话说,安全系统110重复地或持续地观测碰撞车辆的驾驶状态如何发生变化,例如其是否制动。安全系统110计算碰撞车辆所发生变化的驾驶状态对冲击点或碰撞点的影响。如果碰撞点不利地移动,则安全系统110如此匹配本车辆100的动作,使得碰撞点再次移动到更有利的位置。
56.根据一个实施例,执行装置126构造为用于使用参考数据r,所述参考数据针对车辆100的客舱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子区域限定第一评价系数,所述第一评价系数代表具有第一潜在损害的影响,并针对在客舱区域以外的至少一个子区域限定第二评价系数,所述第二评价系数代表具有第二潜在损害的影响。在此,第一潜在损害大于第二潜在损害。执行装置126尤其构造为用于使用参考数据r,所述参考数据的评价系数与由碰撞所引起的潜在损害、尤其车辆100的在所述子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子区域中的子区段的由碰撞所引起的变形有关。
57.根据一个实施例,产生装置128构造为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130,所述控制参数实现对安全装置115的干预的释放或抑制。附加或替代地,产生装置128构造为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130,所述控制参数引起对安全装置115的干预的修改。产生装置128尤其构造为用于产生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参数的控制信号130,所述控制参数引起对干预的持续时长和/或幅度的控制。
58.图2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可实施用于控制的方法200,以便用于控制车辆的安全装置。在此,可实施用于控制的方法200,以便用于控制图1中的安全装置或相似的安全装置。在此,也可在使用图1中的设备或相似设备的情况下实施用于控制的方法200。用于控制的方法200包括读入步骤210、求取步骤220、执行步骤230和产生步骤240。附加地,示出输出步骤250。
59.在读入步骤210中,从至车辆的至少一个环境传感器的接口读入关于车辆环境中的碰撞对象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的环境数据。附加地,在读入步骤210中,从至车辆的至少一个行驶数据传感器的接口读入关于车辆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的行驶数据。在读入步骤210中,还从至安全装置的接口读入关于安全装置的干预的干预数据。
60.随后,在求取步骤220中,在使用环境数据和行驶数据的情况下求取碰撞对象在车
辆上的第一预期冲击点。在求取步骤220中,在使用环境数据、行驶数据和干预数据的情况下还求取碰撞对象在车辆上的第二预期冲击点。再随后,在执行步骤230中,在使用参考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关于车辆而言的子区域来执行对第一预期冲击点的位置和第二预期冲击点的位置的评价。参考数据针对每个子区域限定一个评价系数,该评价系数与该子区域中的预期冲击点位置对车辆的至少一个乘员的安全的影响有关。随后,在产生步骤240中,根据在执行步骤230中所执行的评价的结果来产生用于输出给至安全装置的接口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安全装置的控制参数。
61.在用于控制的方法200中,在所即将发生的碰撞发生的时间点之前,至少一次循环重复地或连续循环重复地实施读入步骤210、求取步骤220、执行步骤230和产生步骤240。因此,在发生碰撞之前或直至发生碰撞,在以上述顺序进行所述步骤的第一循环执行之后,进行所述步骤的至少另一循环执行。在重复实施时,在执行步骤230中,根据对碰撞对象的位置、速度和/或加速度所检测到的变化来执行评价。
62.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控制的方法200还包括输出步骤250。在输出步骤250中,向至安全装置的接口输出在产生步骤240中所产生的控制信号。
63.图3、图4、图5、图6和图7分别示出在碰撞时或即将发生同一碰撞时,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冲击点301、401、502、601或702的示意图。在此,车辆100相应于或相似于图1中的车辆。
64.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实际冲击点301的示意图。如果图1中的安全系统不触发系统反应或不触发干预,则该冲击点或实际冲击点可能位于本车辆100的后侧部(行李舱)处,而在干预或系统反应“制动”的情况下,冲击点可能位于客舱处。在客舱处的冲击点具有与在行李舱处的实际冲击点301相比更大的伤害乘员的危险。因此,安全系统决定不触发自动制动。然而,在决定抑制制动与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内,状况可能例如由于目标车辆驾驶员的或碰撞对象300的在第一决定时间点所未知的行动而再次发生变化。若目标车辆的驾驶员例如加速,则冲击点可能在无本车辆100自动制动的情况下朝向客舱移动,使得本车辆100的自动制动能够导致有利地将冲击点向本车辆100的前方方向移动。因此,基于状况改变而连续更新决定对于实现使碰撞严重性最小的冲击点是有利的,如随后所阐述的那样。
65.图4、图5、图6和图7示出车辆100的安全系统的行为的简单示例。安全系统迭代重复或循环重复地使车辆100的轨迹或纵向引导和/或横向引导匹配于状况变化,以便获得减少碰撞严重性的冲击点。
66.图4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第一预期冲击点401的示意图。该第一预期冲击点401位于车辆100的客舱区域中。通过车辆100的安全系统将会例如触发车辆100的自主紧急制动作为干预。
67.图5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第二预期冲击点502的示意图。该第二预期冲击点502通过上述关于图4所提到的所计划的干预或自主紧急制动而向车辆100的前部区域的方向移动。
68.图6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另一预期冲击点601的示意图。通过车辆100的安全系统对所述另一预期冲击点601例如像对第一预期冲击点那样进行处理。由于通过车辆100的安全系统在重复的处理执行时识别出的碰撞对象300或目标车辆
同样开始制动,所以所述另一预期冲击点601从图5中的状况出发重新移动,在此,返回到车辆100的客舱区域中。
69.图7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碰撞对象300在车辆100上的附加预期冲击点702的示意图。通过车辆100的安全系统对附加预期冲击点702例如像对第二预期冲击点那样进行处理。该附加预期冲击点702通过车辆100的安全系统的重新计划的干预而移动至车辆100的行李舱区域,其中,重新计划的干预包括抑制或减少自主紧急制动。
70.参考上述附图,随后仍简短概括地应注意的是,安全系统110布置在车辆100中。通过车辆100的传感器,更准确地说通过环境传感器102(例如雷达传感器、摄像机等)和行程数据传感器104,安全系统110监控环境并预测在碰撞对象300与本车辆100之间是否将发生碰撞。在碰撞不可避免的状况下,安全系统100通过干预本车辆100的纵向引导和/或横向引导(例如通过制动、加速和/或转向)来改善冲击点。然而,碰撞相对方或碰撞对象300同样可以对碰撞做出反应并且例如同样进行制动。这可能再次将冲击点移回到不利的位置中。安全系统110识别碰撞对象300的状态变化并计算该行为如何影响冲击点。如果冲击点受到不利影响,则安全系统110相应地做出反应,以便例如通过本车辆100的制动、加速或转向将冲击点再移动到较有利的位置中。对碰撞对象300的行为的监测、对冲击点的影响的确定和相应的反应可以在直至碰撞的时间段内进行一次、多次或连续进行。
71.如果实施例包括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的“和/或”关联,则这应如此解读,即该实施例根据一种实施方式不仅具有第一特征而且具有第二特征,并且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要么仅具有第一特征要么仅具有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