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5072发布日期:2021-11-29 16:56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大多数汽车座椅设计为可调节座椅,当向下调节汽车座椅的高度位置时,座椅提升臂与滑轨上支架相对运动,运动过程中形成剪刀结构,剪刀结构容易对后排乘客身体产生挤压伤害,尤其对脚部产生挤压伤害,且座椅位置越低,形成剪刀结构的角度越小,对乘客产生伤害的危险性越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包括横管固定钩、与横管固定钩软连接的第一运动折弯合页、与第一运动折弯合页软连接的第二运动折弯合页、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转动连接的滑轨端盖;
6.其中,所述横管固定钩上设有第一横向挡片与第二横向挡片,用于限定所述横管固定钩的位置,所述第一横向挡片上设有定位销,用于固定所述横管固定钩;
7.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上设有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用于加强结构强度;
8.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上设有转轴,用于转动连接所述滑轨端盖;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上设有防反向翻转凸台,用于防止第一运动折弯合页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反向翻折;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上还设有第二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用于加强结构强度;
9.所述滑轨端盖包括端盖本体、设置在端盖本体上的用于固定连接滑轨上支架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下方的第一滑轨卡爪与第二滑轨卡爪、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前方的用于卡接至上滑轨内部的卡块;所述端盖本体的上端设有转轴孔,用于安装第二运动折弯合页的转轴。
10.作为优选,所述横管固定钩的边缘处相对设有凸缘,用于加强结构强度。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挡片与所述第二横向挡片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固定钩的两侧。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设置在第一运动折弯合页的一侧。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设置在第二运动折弯合页的相对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的一侧。
14.作为优选,所述卡块上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倒钩,用于卡接至上滑轨内部。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轨卡爪上设有导向片。
1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栓孔。
17.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快速,防护效果好,设有软连接结构与转轴连接结构,与座椅位置随动,有效阻挡后排乘客身体部分,尤其脚部进入座椅运动区域,防止产生挤压伤害,同时设有防反向翻转凸台,避免防护功能失效。
附图说明
18.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三;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位置立体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低位置立体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高位置立体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简图;
31.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横管固定钩1、第一横向挡片101、第二横向挡片 102、凸缘103、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201、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转轴301、防反向翻转凸台302、第二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303、滑轨端盖4、端盖本体401、固定块402、第一滑轨卡爪403、第二滑轨卡爪404、导向片404

1、卡块405、限位倒钩405

1、转轴孔406、定位销5、螺栓孔6、滑轨上支架7、提升臂8。
具体实施方式
32.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33.参照图1、图6及图12,一种座椅外侧防压脚结构,包括横管固定钩1、与横管固定钩1软连接的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与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软连接的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转动连接的滑轨端盖4;
34.其中,所述横管固定钩1上设有第一横向挡片101与第二横向挡片102,用于限定所述横管固定钩1的位置,所述第一横向挡片101上设有定位销5,用于固定所述横管固定钩1;
35.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上设有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201,用于加强结构强度;
36.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上设有转轴301,用于转动连接所述滑轨端盖4;所述第二
运动折弯合页3上设有防反向翻转凸台302,用于防止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反向翻折;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上还设有第二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303,用于加强结构强度;
37.所述滑轨端盖4包括端盖本体401、设置在端盖本体401上的用于固定连接滑轨上支架的固定块402、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401下方的第一滑轨卡爪403与第二滑轨卡爪404、设置在所述端盖本体401前方的用于卡接至上滑轨内部的卡块405;所述端盖本体401的上端设有转轴孔406,用于安装第二运动折弯合页 3的转轴301。
38.参照图1,所述横管固定钩1的边缘处相对设有凸缘103,用于加强结构强度;所述第一横向挡片101与所述第二横向挡片102相对设置在所述横管固定钩1的两侧。
39.参照图1,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201设置在第一运动折弯合页 2的一侧;所述第二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303设置在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的相对所述第一运动折弯合页横向加强筋201的一侧。
40.参照图6,所述卡块405上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倒钩405

1,用于卡接至上滑轨内部;所述第二滑轨卡爪404上设有导向片404

1;所述固定块402上设有螺栓孔6。
41.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42.首先将滑轨端盖4安装至滑轨上,再将横管固定钩1安装至横管上,当座椅的高调机构向下运动时,本实用新型遮挡住滑轨上支架7与提升臂8形成的剪刀结构,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软连接结构与转轴连接结构,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随着座椅的运动而运动,可有效防止乘客身体部位进入到剪刀结构内,避免乘客受到伤害,再有本实用新型设有防反向翻转凸台302,防止第一运动折弯合页2与第二运动折弯合页3反向翻折,避免防护功能失效。
4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