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9573发布日期:2021-11-16 00: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用以选择性的输出动力至轮端;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以输出动力至所述轮端;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相连,以在所述发动机的带动下进行发电;双电控模块,所述双电控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发电机相连,所述双电控模块根据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双电控模块相连,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双电控模块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或者通过所述双电控模块根据所述发电机或者驱动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充电,且所述动力电池的容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容量,所述发电机的最大工作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所述发动机的最大工作功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且所述第二预设功率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的5%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控模块包括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和dc/dc,所述第一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到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逆变器的直流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直流端和所述dc/dc的第一直流端相连,所述第二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到所述发电机,所述dc/dc的第二直流端连接到所述动力电池,所述dc/dc的最大工作功率大于第三预设功率,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功率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功率的5%

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设置为70kw,所述第二预设功率设置为81kw,所述第三预设功率设置为90kw。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轮端之间的动力输出切断、且带动所述发电机进行发电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进入串联模式,其中,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通过所述第二逆变器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以便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工作;或者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通过所述第二逆变器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同时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第二直流电通过所述dc/dc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三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以便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工作;或者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通过所述第二逆变器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以便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工作,同时所述dc/dc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四直流电,以给所述动力电池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不工作,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进入ev模式,其中,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第二直流电通过所述dc/dc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三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以便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轮端之间进行
动力耦合、且所述发电机空转,以及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发电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进入并联发电模式,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第三交流电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转换为第五直流电,并通过所述dc/dc将所述第五直流电转换为第四直流电,以给所述动力电池充电;或者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轮端之间进行动力耦合、且带动所述发电机进行发电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进入并联发电模式,其中,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通过所述第二逆变器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并通过所述dc/dc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四直流电,以给所述动力电池充电。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轮端之间进行动力耦合、且所述发电机空转,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时,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进入并联助力模式,其中,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的第二直流电通过所述dc/dc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将所述第三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供给所述驱动电机,以便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驱动工作,同时所述发动机输出动力至所述轮端,以便参与驱动工作。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容量为5kwh~25kwh。10.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采用刀片电池。11.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采用直冷板的冷却方式进行冷却,其中,空调的冷媒直接通入所述直冷板。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采用加热膜的方式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设置在动力电池的电芯和所述直冷板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2

8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通过dc/dc进行往复充放电实现动力电池的自加热。14.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平行布置。15.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连接在轮端和所述发动机之间,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离合器实现动力选择性输出到轮端。16.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为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进气道为高滚流比进气道,所述发动机采用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分体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设置为15:1。17.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发电机采用扁线电机。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控模块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和dc/dc的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所述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和dc/dc共用的冷却流道,所述箱体上连接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入口管和出口管,以使来自所述入口管的冷却液经由所述流道而从所述出口管流出。19.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

1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混合动力车辆,系统包括:发动机,用以选择性的输出动力至轮端;驱动电机;发电机;双电控模块,根据发电机输出的第一交流电给驱动电机供电;动力电池,通过双电控模块给驱动电机供电,或者通过双电控模块根据发电机或者驱动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充电,且动力电池的容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容量,发电机的最大工作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发动机的最大工作功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功率,第二预设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功率,且第二预设功率与第一预设功率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功率的5%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生 王春生 白云辉 陈明文 陆国祥 王学超 朱晓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