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3285发布日期:2023-02-03 16:3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车,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


背景技术:

2.罐车为用于充装液化气体,且与定型底盘或半挂行走机构采用永久性连接的道路运输罐式车辆。现有技术中常在罐车上增加一个操作箱,便于管路连接或设置罐车充泄液功能需要的零部件。申请号为20192075191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操作箱,具有左箱门和右箱门,进行卸液操作时,可以只打开一扇箱门。
3.由于罐车所充装的液化气体具有危险性,会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先打开操作箱所有的箱门,然后按规定打开各种阀门并将卸液管拖出,随后关闭部分箱门并使靠近卸液管一侧的箱门打开,完成卸液后,打开所有箱门,关闭所有阀门并收回卸液管,最后关闭所有箱门,并将罐车驶离卸液点。
4.现有操作箱存在以下缺陷:两个箱门大小相同,而卸液管相比操作箱开口而言很小,即使在卸液时关闭一扇箱门,仍会有阀门和流量计暴露,没有一道阻挡工作系统和操作人员的物理屏障,可能会因误操作而使阀门转动或者流量计按钮被按动,可能造成管路超压或卸液停止等情况发生,不能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同时使得操作流程被中段;且箱门打开后可能会因风吹或其它原因左右翻转,有时会卡住卸液管或者箱门与操作箱间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卸液时使用安全性的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用于操作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开口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端和第二箱门下端均与操作箱铰接固定并分别形成有铰接处,所述第一箱门下端左侧或下端右侧设有对所述第二箱门让位的缺口,所述操作箱与用于限制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过度向操作箱内侧翻转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箱门偏离铰接处的部位与操作箱间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保持第一箱门处于关闭状态的锁结构,当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时,所述第二箱门位于第一箱门的所述缺口处。
7.本实用新型罐车到达卸液点后,操作人员走到操作箱处并打开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然后安装规定打开所需阀门,并将卷起的卸液管从操作箱开口的第二箱门处拖至操作箱外,随后关闭第一箱门,再打开卸液管端部卸液枪的阀门并进行卸液,完成卸液后,再次打开第一箱门,关闭所有阀门并将较长的卸液管进行卷绕整理,最后关闭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并将罐车驶离卸液点。
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箱门可做的较小以仅供卸液管通过,第二箱门面积比第一箱门面积较小,第一箱门能遮挡操作箱内更多的部件,能提高使用安全性,能避免因误操作操作
箱内部件所造成的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箱门是向上翻转打开的,第二箱门是向下翻转打开的,在进行卸液时,第一箱门关闭第二箱门打开,第二箱门会向下翻转支撑在罐车的操作箱安装平台上,第二箱门不会因风吹而撞击操作箱,不会惊吓到操作人员,不会夹伤卸液管。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门偏离铰接处的部位内缘设有向第二箱门外侧延伸的限位板,当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时,所述限位板偏离第二箱门处位于所述第一箱门内表面内侧。其中,限位板用于实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间的锁定,当第一箱门上的锁没打开时,第二箱门也不会被打开。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以使第一箱门充当第二箱门的锁结构。
10.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箱内设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包括用于与第一箱门内表面接触的触动端,第一箱门打开以使触动端与第一箱门相互脱离,第一箱门关闭以使触动端与第一箱门接触。其中,触动开关可与驾驶室的指示灯或语音播报系统或监控系统电连接,以便于位于驾驶室内的驾驶员能清楚操作箱状态,进而便于驾驶员了解现在处于卸液流程的哪一步,以便于驾驶员在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即便于驾驶员在卸液完成后再启动罐车。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触动开关也可以与罐车的启动系统电连接,只有当卸液完成后,驾驶员进行启动操作时才可以启动车辆。
11.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箱开口处设有呈围合形的门框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门框部周向内缘处的挡板,当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都关闭时,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箱门与挡板之间。通过在操作箱开口处设置门框部,以更好地对关闭后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进行支撑,以降低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在罐车行驶时的晃动可能性,其中,挡板用于限制第二箱门内外翻转,以用于保持第二箱门的关闭。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均位于门框部内,所述第一箱门外表面与门框部外表面间、所述第二箱门外表面与门框部外表面间均通过合页连接固定并形成所述铰接处,当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都关闭时,所述第一箱门周向侧壁及第二箱门周向侧壁临近所述门框部周向内壁。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门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若干缓冲块;所述若干缓冲块左右间隔设置。当第二箱门打开后,第二箱门上端会向外向下翻转,以使第二箱门通过缓冲块支撑在罐车的操作箱安装平台上,以使第二箱门不会与操作箱安装平台或操作箱磕碰。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门内表面处可转动固定有转筒,所述转筒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箱门内表面处设有固定槽,所述转筒部分位于固定槽内。上述设置以便于卸液管的拖出,以便于进行卸液,通过设置可转动的转筒,以降低卸液管移动时的摩擦,以避免卸液管受损。其中,转筒部分位于固定槽内,可以充分利用第二箱门的空间,以避免对操作箱内部空间造成影响。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门上设有内外贯穿的观察孔,且观察孔处设有透明的封板。设置观察孔以便于操作人员对操作箱内的仪表进行观察,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门与操作箱间连接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伸缩,所述支撑件上端与第一箱门内表面固定,所述支撑件下端固定于操作箱内;所述支撑件为气弹簧。通过设置支撑件,以便于第一箱门打开后的支撑,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对阀门进行操作。
1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外表面第一箱门内表面上设有缓冲垫,当第一箱门和第二
箱门关闭时,所述缓冲垫位于第一箱门与限位板之间。通过设置缓冲垫,以降低第二箱门和第一箱门关闭时的磕碰噪音,同时降低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在罐车行驶时的晃动可能性。
18.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提高卸液时安全性,能避免因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发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打开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时的限位板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由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双门操作箱的罐车,包括操作箱1,操作箱1的用于操作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用于封堵开口的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第一箱门2上端和第二箱门3下端均与操作箱1铰接固定并分别形成有铰接处,第一箱门2下端左侧设有对第二箱门3让位的缺口。操作箱1开口处设有呈围合形的门框部10,第一箱门2外表面与门框部10外表面间、第二箱门3外表面与门框部10外表面间均通过合页11连接固定并形成所述铰接处,当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都关闭时,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均位于门框部10内,第一箱门2周向侧壁及第二箱门3周向侧壁临近述门框部10周向内壁,第二箱门3位于第一箱门2的缺口处。
24.第二箱门3偏离铰接处的部位内缘设有向第二箱门3外侧延伸的限位板31,操作箱1 设有用于限制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过度向操作箱1内侧翻转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门框部10周向内缘处的挡板12,限位板31外表面设有缓冲垫32,第一箱门2 偏离铰接处的部位与操作箱1间设有相互配合以用于保持第一箱门2处于关闭状态的锁结构13。当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都关闭时,限位板31位于第一箱门2与挡板12之间,限位板31偏离第二箱门处位于第一箱门2内表面内侧,缓冲垫32位于第一箱门2与限位板31之间。
25.操作箱1内设有触动开关14,触动开关14包括用于与第一箱门2内表面接触的触动端15,第一箱门2打开以使触动端15与第一箱门2相互脱离,第一箱门2关闭以使触动端15与第一箱门2接触。
26.第二箱门3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若干缓冲块34,若干缓冲块34左右间隔设置。第二箱门3内表面处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可转动固定有转筒35,转筒35部分位于固定槽外,转筒35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27.第一箱门2上设有内外贯穿的观察孔,且观察孔处设有透明的封板25。第一箱门2 与操作箱间连接有两个支撑件26,支撑件26为气弹簧并可伸缩,支撑件26上端与第一箱门2内表面固定,支撑件26下端固定于操作箱1。
28.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提高卸液时安全性,能避免因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发生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