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供电电路、装置及车载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1026发布日期:2021-10-30 09:2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升压供电电路、装置及车载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压供电电路、装置及车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车载空调系统中通常是统一为压缩机与冷凝器供给12v供电,而在12v电源系统的供电条件下,无法搭载24v的冷凝风机等电器设备,造成冷凝器风机等零部件通用化较差,缺乏多种电压模式皆通用的供电方案。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压供电电路、装置及车载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车载空调系统供电电源单一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压供电电路,所述升压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及升压模块;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的受控端与空调供电系统的风机开关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静触点与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动触点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电压端连接;
6.所述升压模块,用于接收供电电压端输出的初始电压,对所述初始电压进行升压,以获取冷凝器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开关模块;
7.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风机开关导通时,将所述冷凝器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冷凝器。
8.可选地,所述升压模块包括升压单元及电压转换单元;其中,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静触点连接;
9.所述升压单元,用于接收供电电压端输出的初始电压,对所述初始电压进行升压,以获取升压负电压,并将所述升压负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压转换单元;
10.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升压负电压进行电压正负转换,以获取冷凝器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开关模块。
11.可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电压放大器;其中,
1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二电压放大器;其中,
14.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开关模块的静触点连接;
15.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接地。
16.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其中,
17.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风机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衔铁开关的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衔铁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是所述第一电阻的两倍,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相等。
1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升压供电装置,所述升压供电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升压供电电路。
2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系统,所述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控制电路及如上所述的升压供电装置。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升压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及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用于接收供电电压端输出的初始电压,对所述初始电压进行升压,以获取冷凝器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风机开关导通时,将所述冷凝器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冷凝器。通过为冷凝器设置独立的开关模块,并对初始的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得到适合冷凝器的工作电压,实现了车载空调系统中多种电压模式供电,提升产品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压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压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开关模块201升压单元200升压模块202电压转换单元300空调控制电路r1~r5第一至第五电阻gnd接地u1~u2第一至第二电压放大器400冷凝器k1~k3第一至第三继电器301鼓风机304鼓风机开关302ac开关305温控器303压力开关306压缩机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技术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发明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
3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压供电电路,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压供电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压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35.所述升压供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100及升压模块200;其中,所述开关模块100的受控端与空调供电系统的风机开关连接,所述开关模块100的静触点与升压模块2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100的动触点与冷凝器400连接,所述升压模块200的输入端与供电电压端连接;其中,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车载空调系统工作电压为12v,冷凝器400工作的最适合电压为24v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升压供电电路设置在车载空调系统中或者设置在车载空调系统中的升压供电装置中。
37.所述升压模块200,用于接收供电电压端输出的初始电压,对所述初始电压进行升压,以获取冷凝器400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400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开关模块100;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初始电压为12v,所述升压模块200接收到12v电压对其进行升压,得到24v的冷凝器400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400供电电压输出。
39.所述开关模块100,用于在风机开关导通时,将所述冷凝器400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冷凝器400。
40.易于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冷凝器400与压缩机共用同一个继电器作为开关,都使用12v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压缩机工作的同时冷凝器400也开始工作。在空调系统中,鼓风机开关304等器件先接受供电,随之,作为风机开关的继电器的衔铁开关导通,使得鼓风机
接受到供电、压缩机与冷凝器400对应的继电器线圈导通,使得压缩机与冷凝器400接收到供电电压。
41.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100与压缩机对应的继电器串联,冷凝器的供电与压缩机供电之间独立,在作为风机开关的继电器的衔铁开关导通时,所述开关模块100的线圈端接收到供电,则开关模块100的衔铁开关闭合,使得升压模块200可以对所述冷凝器400进行供电。
42.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对冷凝器400设置了独立的继电器开关,接入不同的供电端,使得冷凝器400与压缩机能够分别进行供电,另一方面,设置升压模块200,使得冷凝器400可以接收到适合其进行工作的电压,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通用性。
43.参考图2,所述升压模块200与供电电压端b+连接,在开关模块100接收到供电前所述升压模块200就能够进入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继电器k2也即风机开关,所述第二继电器k2在供电电压端ig2接收到供电时导通,使得开关模块100的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可以接收到供电,使得衔铁开关被吸附从而导通。
44.参考图2,所述升压模块200包括升压单元201及电压转换单元202;其中,所述升压单元201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压端b+连接,所述升压单元20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100的静触点连接;
45.所述升压单元201,用于接收供电电压端b+输出的初始电压,对所述初始电压进行升压,以获取升压负电压,并将所述升压负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
46.所述升压单元20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电压放大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压端b+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及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的输入端连接。
47.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电压放大器原理,第一电压放大器u1对接收到的电压进行了放大,放大倍数等于第二电阻r2除以第一电阻r1得到的商,放大得到的电压为负电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是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倍,经过升压单元201对12v电压进行放大得到了

24v电压。
48.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用于对所述升压负电压进行电压正负转换,以获取冷凝器400供电电压,并将所述冷凝器400供电电压输出至所述开关模块100。
49.所述电压转换单元2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二电压放大器u2;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及所述开关模块100的静触点连接;
50.所述第一电压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且接地gnd。
51.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电压放大器的原理,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压放大器u2接收到输入的

24v电压对其进行转换,得到24v电压,并将其输出。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阻值相等。
52.本实施例中,升压单元201实现了电压绝对值的放大,进一步地,电压转换单元202将负电压转换为正电压,实现冷凝器400等器件的通用化,降低产品成本。
53.所述开关模块100包括第一继电器k1;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风机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衔铁开关的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电压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衔铁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冷凝器400连接。
54.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衔铁端位于升压模块200与冷凝器400之间,能够导通升压模块200与冷凝器400之间的通路,使得冷凝器400获得升压后电压。
55.本实施例通过为冷凝器400设置独立的开关模块100,并对初始的供电电压进行升压得到适合冷凝器400的工作电压,实现了车载空调系统中多种电压模式供电,提升产品的通用性。
5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升压供电装置,所述升压供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升压供电电路。
57.由于本升压供电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8.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载空调系统,所述车载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控制电路及如上所述的升压供电装置。
59.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60.所述空调控制电路300包括第二继电器k2、第三继电器k3、鼓风机开关304、第五电阻r5、温控器r5、ac开关302、鼓风机301、压缩机306及压力开关303;其中,
61.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端接入供电电压端ig2,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衔铁开关端接入供电电压端b+,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与鼓风机开关304的一端、ac开关302的一端及温控器r5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衔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衔铁开关与压缩机306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衔铁开关的另一端与供电电压端ig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收12v供电。
62.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端还与所述压力开关303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开关303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控器r5连接。所述鼓风机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衔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鼓风机301还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与鼓风机开关304连接。
6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继电器k2也即所述风机开关,所述第五电阻r5为调速电阻。
64.由于本车载空调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6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67.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
供的升压供电电路,此处不再赘述。
6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9.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7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