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84479发布日期:2022-08-03 01:1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轨电车供电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


背景技术:

2.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3.接触线主要是指用作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的接触线,满足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需要。接触线也称为电车线,是接触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制成两侧带沟槽的圆柱状。
4.有轨电车运行线路上的接触网,包括若干个锚段,每个锚段的第一支柱100a上设置有第一坠砣串100b,第二支柱110a上设置有坠第二锚砣110b,锚段的中部的承力索120上设置有中心锚结121,中心锚结121的两侧通过斜拉线130吊拉接触线140以保证接触线140的悬吊高度,坠砣串110a和坠砣串110b的作用在于保证锚段内的中心锚结121两侧的斜拉线130的稳定性,然而第一坠砣串110a和第二坠砣串110b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例如,参照图1a,当温度高于平均温度时,第一坠砣串110a会下降,第二坠砣串110b会上升;参照图1b,当温度低于平均温度时,第一坠砣串110a会上升,第二坠砣串110b会下降。
5.如果不进行人工增减坠坨块以保证坠第一锚砣110a和第二坠砣串110b的稳定,会导致中心锚结121两侧受力不均匀,一侧斜拉线130受力过大,另一侧不受力,导致斜拉线130下垂影响行车,且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6.1)当中心锚结121一侧受力过大时,会使定位器抬高,电车在经过此区段时,受电弓刮碰定位器会拉断腕臂,造成塌网事故;
7.2)当斜拉线130一侧不受力下垂时,斜拉线130可能会低于接触线140,电车在经过此区段时,受电弓刮碰拉线造成刮弓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以解决现有中锚拉线下垂影响有轨电车行车安全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可对斜拉线进行加固,避免斜拉线下垂,并可取消人工监测及人工增减坠砣串的操作工序,保证有轨电车的正常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承力索底座,设置于承力索上;两个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两端外侧的所述承力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每个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上开设有一个供斜拉线穿过
的第一穿孔,两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的所述第一穿孔对应设置;两个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两端外侧的接触线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所述斜拉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连接,所述斜拉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所述第一穿孔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位于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远离所述承力索底座一端外侧的所述承力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上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两端外侧的所述接触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通过一根中锚绳与远离该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的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的第二穿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通过中锚绳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
13.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通过中锚绳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
14.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设置于位于两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之间的所述接触线上。
15.进一步地,两所述中锚绳交叉设置形成x型。
16.进一步地,每根所述中锚绳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线夹;两根所述中锚绳上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线夹之间通过一连接绳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承力索底座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两个穿线孔,形成双槽承力索底座,一个所述穿线孔供所述承力索穿过,另一个所述穿线孔供所述斜拉线穿过。
18.进一步地,所述承力索底座的下部设置有一用于吊挂平腕臂的吊环;所述吊环的底面凸出设置一钩挂部,所述钩挂部通过第一定位管支撑连接第二定位管支撑,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的另一端连接斜腕臂;所述斜腕臂与所述平腕臂连接形成夹角。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管支撑远离所述吊环一端通过一定位环与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的一端通过定位环与所述接触线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环与所述斜腕臂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通过在承力索底座两侧增设两个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并与两个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配合,形成对斜拉线的稳定拉扯,在气温高于平均温度或低于平均温度时不会发生偏移,有效避免斜拉线下垂,降低事故发生率,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保证行车安全;
22.通过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与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的配合设计,可保证对接触线的吊拉力度,保证接触线的悬吊高度,防止接触线下垂,不受气温变化影响;
23.第一定位管支撑和第二定位管支撑的配合设计,可保证承力索底座、平腕臂以及斜腕臂的稳定装配,增强防风能力,保证平腕臂和斜腕臂之间的夹角在标准范围内。
附图说明
24.图1a为在温度高于平均温度时的现有接触网锚段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b为在温度低于平均温度时的现有接触网锚段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平腕臂、斜腕臂、承力索底座、第一定位管支撑以及第二定位管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主承力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的侧视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6的侧视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图8的侧视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定位管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中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38.其中,1、承力索底座,11、穿线孔,12、吊环,13、钩挂部;
39.2、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1、第一穿孔,22、上夹块,23、中夹块,24、下夹块,25、插线孔,26、连接螺栓;
40.3、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1、连接座,32、连接轮;
41.4、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1、第二穿孔;
42.5、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1、中锚绳,52、连接线夹,53、连接绳;
43.61、第一定位管支撑,62、第二定位管支撑;
44.7、定位环;
45.100a、第一支柱,100b、第一坠砣串,110a、第二支柱,110b、第二坠砣串,120、承力索,121、中心锚结,130、斜拉线,140、接触线,150、平腕臂,160、斜腕臂。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4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
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48.实施例1
49.参见图2~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承力索底座1,设置于承力索120上;两个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1两端外侧的所述承力索12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每个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上开设有一个供斜拉线130穿过的第一穿孔21,两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的所述第一穿孔21对应设置;两个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1两端外侧的接触线140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所述斜拉线13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连接,所述斜拉线13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两所述第一穿孔21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连接。
50.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位于所述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远离所述承力索底座1一端外侧的所述承力索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1;两个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位于所述承力索底座1两端外侧的所述接触线14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通过一根中锚绳51与远离该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的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的第二穿孔41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通过中锚绳51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
51.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与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的配合设计,可在承力索120与接触线140之间增加两根中锚绳51,从而保证承力索120对接触线140的悬吊,保证接触线140的悬吊高度,保障行车安全。
52.其中,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的具体结构参照图6和图7,包括由上至下间隔排布的上夹块22、中夹块23和下夹块24,上夹块22、中夹块23和下夹块24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26连接,上夹块22与中夹块23的向对面分别开设凹弧形成供承力索120穿过的插线孔25,中夹块23与下夹块24的向对面分别开设凹弧形成供斜拉线130穿过的第一穿孔21。
53.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的具体结构参照图8和图9,包括由上至下间隔排布的上夹块22、中夹块23和下夹块24,上夹块22、中夹块23和下夹块24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26连接,上夹块22与中夹块23的向对面分别开设凹弧形成供承力索120穿过的插线孔25,中夹块23与下夹块24的向对面分别开设凹弧形成供中锚绳51穿过的第二穿孔41。
54.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0,包括设置于接触线140上的连接座31,与连接座31旋转连接的连接轮32,斜拉线130的端部可旋转地套设于连接轮32上。
55.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1,包括设置于接触线140上的连接座31,与连接座31旋转连接的连接轮32,中锚绳51的一端可旋转地套设于连接轮32上。
56.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设置于位于两所述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之间的所述接触线140上。
57.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位于两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之间,方便布线,便于施工。
58.进一步地,两所述中锚绳51交叉设置形成x型。
59.交叉形成x型可提升稳定性,提升强度。
60.进一步地,每根所述中锚绳5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线夹52;两根所述中锚绳51
上位于同侧的两个连接线夹52之间通过一连接绳53连接。
61.连接线夹52以及连接绳53的配合设计,可增强两中锚绳51的稳定性。
62.进一步地,所述承力索底座1的上部间隔开设有两个穿线孔11,形成双槽承力索底座,一个所述穿线孔11供所述承力索120穿过,另一个所述穿线孔11供所述斜拉线130穿过。
63.双槽型承力索底座的设计,可保证承力索120和斜拉线130的穿线,并与两个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配合,保证斜拉线130的稳定性。
64.进一步地,所述承力索底座1的下部设置有一用于吊挂平腕臂150的吊环12;所述吊环12的底面凸出设置一钩挂部13,所述钩挂部13通过第一定位管支撑61连接第二定位管支撑62,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一端与所述接触线140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另一端连接斜腕臂160;所述斜腕臂160与所述平腕臂150连接形成夹角。
65.第一定位管支撑61和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配合设计,可保证平腕臂150和斜腕臂160的防风稳定性,保证平腕臂150与斜腕臂160形成的夹角在标准范围之内。
66.其中,第一定位支撑管61和第二定位支撑管62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2,定位环7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3,定位环7由两个弧形板体对接形成,两板体之间通过螺杆连接,形成对定位环7内径的调节,定位环7的内径与平腕臂150或斜腕臂160的外径相对应。
6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管支撑61远离所述吊环12一端通过一定位环7与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一端通过定位环7与所述接触线140连接,另一端通过定位环7与所述斜腕臂160连接。
6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有轨电车接触线加固组件,通过在承力索底座1两侧增设第一承力索中锚线夹2,并与两个第一接触线中锚线夹3配合,形成对斜拉线130的稳定拉扯,在气温高于平均温度或低于平均温度时不会发生偏移,有效避免斜拉线130下垂,降低事故发生率,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保证行车安全;
69.通过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与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的配合设计,可保证对接触线140的吊拉力度,保证接触线140的悬吊高度,防止接触线140下垂,不受气温变化影响;
70.第一定位管支撑61和第二定位管支撑62的配合设计,可保证承力索底座1、平腕臂150以及斜腕臂160的稳定装配,增强防风能力,保证平腕臂150和斜腕臂160之间的夹角在标准范围内。
71.实施例2
72.一个所述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通过中锚绳51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
73.一个第二接触线中锚线夹5与两个第二承力索中锚线夹4连接,可保证对中锚绳51的拉紧状态,防止因中锚绳51松弛而导致对接触线140的放松。
74.其余同实施例1。
75.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对某个功能模块进行删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或删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