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爬行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7884发布日期:2021-11-22 21:3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微耕机爬行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运输中车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耕机爬行轮。


背景技术:

2.微耕机是以小型汽油机或柴油机来带动耕具旋转进行翻土等作业的机械化农用耕具,因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并能够解决大型农用机械在一些场景无法应用的问题,而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使用。微耕机主要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发动机,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输出连接行走系统或/和耕具系统,行走系统可带动微耕机行进,耕具旋转可进行翻土作业。实际使用过程中,微耕机的行走需要能满足在平整路面行走(适于运移)和泥土田地行走,为了分别保证微耕机的行走稳定性,对应需集合使用工况的不同,分别在微耕机的输出轴上切换拆装使用行走轮胎和爬行轮,因时常需要在行走轮胎与爬行轮之间进行切换,拆卸和安装就造成了使用上的繁琐和不便。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也研制使用了如cn211106731u所公开的多用途爬行轮,兼具路面行走和田间爬行的功能,可同时替换原机匹配的行走轮胎和爬行轮,减少不同工况时切换拆装对应轮子的不便。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使用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路面行走时,外边缘与爬行圈平齐的爬行板的外沿容易被磕碰变形、受损,也降低了行进稳定性;而在田间爬行时,因两侧爬行圈的阻碍性限制,爬行板的下陷吃土深度不足,容易打滑,影响爬行行进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耕机爬行轮,避免前述多功能爬行轮在路面行走和田间爬行时均存在一定不足的问题,取得可以更稳定地路面行走并保护爬行板,爬行行进效率更高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微耕机爬行轮,包括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相连的六方管,六方管的外侧与之同轴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均为板状结构且垂直于六方管的轴线,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沿六方管的轴线间隔设置,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分别通过若干支撑辐条与六方管相连以便随六方管同步转动;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之间连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爬行板,所述爬行板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的相向的内侧面,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的内径均大于各爬行板的内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第一爬行圈的外径大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第二爬行圈的外径小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
7.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中,第一爬行圈远离六方管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相连的一端。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爬行轮,通过将第一爬行圈的外边沿延伸并高于各爬行板
的外边沿,更适于路面行走,在速度相对较快的路面行走过程中,可以避免爬行板磕碰变形、受损,同时因爬行板不再接触路面,减少了接触面积,第一爬行圈的外边沿着地行走,行走过程更加稳定。
10.2、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爬行轮,通过使各爬行板的外边沿高于第二爬行圈的外边沿,在一端露出了爬行板的尖角,使在田间泥土中爬行行进时,下陷吃土的深度更深、效果更好,利于提高爬行行进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爬行轮的主视图;
12.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爬行轮的立体图;
13.其中,六方管1,支撑辐条2,第一爬行圈3,第二爬行圈4,爬行板5。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请参见图1、图2,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爬行轮,包括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图中未示出)相连的六方管1,六方管1的外侧与之同轴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均为板状结构且垂直于六方管1的轴线,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沿六方管1的轴线间隔设置,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分别通过若干(本实施例为三根)周向均布的支撑辐条2与六方管1相固连以便随六方管1同步转动;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之间连接有多个(本实施例为八个)周向均布的爬行板5,可以理解的,爬行板5相较六方管1的径向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所述爬行板5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的相向的内侧面,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的内径大于各爬行板5的内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即各爬行板5的内边沿延伸出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的内边沿);第一爬行圈3的外径大于各爬行板5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即第一爬行圈3的外边沿高于各爬行板5的外边沿),第二爬行圈4的外径小于各爬行板5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即各爬行板5的外边沿高于第二爬行圈4的外边沿)。
16.实施例的微耕机爬行轮,可通过六方管1与微耕机连接,通过将第一爬行圈3的外边沿延伸并高于各爬行板5的外边沿,更适于路面行走,在速度相对较快的路面行走过程中,可以避免爬行板5磕碰变形、受损,同时因爬行板5不再接触路面,减少了接触面积,第一爬行圈3的外边沿着地行走,行走过程更加稳定。又通过使各爬行板5的外边沿高于第二爬行圈4的外边沿,至少在一端露出了爬行板5的尖角,减少了阻碍,使在田间泥土中爬行行进时,下陷吃土的深度更深、效果更好,利于提高爬行行进效率。
17.其中,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中,第一爬行圈3远离六方管1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相连的一端。
18.这样,装机行走时,两侧的第一爬行圈3位于外侧,相距距离更远,更有利于整机行走的稳定性。
19.制造时,所述的六方管1、对应的支撑辐条2与第一爬行圈3,六方管1、对应的支撑辐条2与第二爬行圈4,各爬行板5与第一爬行圈3和第二爬行圈4之间,均可以采用焊接固连。
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微耕机爬行轮,包括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相连的六方管,六方管的外侧与之同轴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均为板状结构且垂直于六方管的轴线,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沿六方管的轴线间隔设置,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分别通过若干支撑辐条与六方管相连以便随六方管同步转动;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之间连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爬行板,所述爬行板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的相向的内侧面,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的内径均大于各爬行板的内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其特征在于:第一爬行圈的外径大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第二爬行圈的外径小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耕机爬行轮,其特征在于:第一爬行圈和第二爬行圈中,第一爬行圈远离六方管用于与微耕机行走输出转轴相连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耕机爬行轮,包括六方管,六方管的外侧同轴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第二爬行圈,第一、第二爬行圈均为板状结构且垂直于六方管的轴线,第一、第二爬行圈沿六方管的轴线间隔设置,第一、第二爬行圈分别通过若干支撑辐条与六方管相固连;第一、第二爬行圈之间连接有多个周向均布的爬行板,爬行板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第二爬行圈的相向的内侧面,第一、第二爬行圈的内径大于各爬行板的内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第一爬行圈的外径大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第二爬行圈的外径小于各爬行板的外沿所确定的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爬行轮,安装在微耕机上,可以更稳定地路面行走并有效保护爬行板,爬行时行进的效率也更高。行进的效率也更高。行进的效率也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 秦大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