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9558发布日期:2022-03-16 14:5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杯托的设计根据杯体形状进行双圆形杯托空间的设计布局,夹持机构为3-4向进定位保持杯体的稳定性。
3.首先、杯托的双圆形空间布局,杯托设计空间利用率低;
4.其次、夹持机构按双杯托为例需6-8个夹持机构,结构复杂;
5.最后、双圆形杯托空间实际的客户使用中,在不放置杯体的情况下无法作为正常的储物空间使用,降低杯托空间的利用率及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其设计空间利用率高,可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多功能化杯托,尤其适合用在各种汽车内。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上端开口的外边缘设有环形外沿,在盒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在盒体两侧壁上的前夹持件、后夹持件,
8.所述的前夹持件与后夹持件结构相同,所述的前夹持件包括拉簧、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杯托体,所述的拉簧、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均设在盒体的外侧,所述的拉簧上端的固定端固定在环形外沿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拉簧下端的运动端与杯托体相连,
9.所述的杯托体包括夹持板、翻转板,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翻转板翻转的翻转孔,所述的翻转板的内端与夹持板一端相连,所述的夹持板的弧形端设在盒体内,所述的拉簧下端的运动端与翻转板的外侧壁相连,
10.所述的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拉簧的两侧,所述的第一转轴体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所述的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的上端设有盒体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下端之间设有转动轴,翻转板 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另一端与活动套外端相连,该活动套转动套设在转动轴上。
11.进一步,所述的环形外沿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下表面设有竖板,拉簧的固定端固定在竖板上的圆孔内。
12.进一步,所述的翻转孔上下长度小于翻转板的长度。
13.进一步,所述的夹持板的弧形端外侧设有缓冲垫,该缓冲垫的材质为软橡胶类材质。
14.进一步,所述的翻转板外侧壁的凸起端与拉簧运动端相连。
15.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内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分隔凸起。
16.进一步,所述的盒体为矩形。
17.进一步,在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杯托体的凹槽,该凹槽朝向外侧凹陷,所述的凹槽的下端后侧壁上设有用于翻转板翻转的翻转孔,翻转板活动设在翻转孔内,所述的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的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上端均设在凹槽的外侧壁上。
1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9.1、盒体内的杯托空间为矩形结构,空间利用率高;
20.2、盒体内的杯托多功能化,即为双杯托,又为单杯托+储物盒、又为双储物盒;
21.3、矩形杯托设计规整,提升空间利用率及周边环境件设计布局。
22.4、杯托的夹持机构可翻转收缩。放置杯体时,将夹持机构拨出;无杯托放置时,将夹持机构拨回,可作为储物空间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状态下的仰视图。
26.图4是图3的a-a方形的剖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状态下的俯视图。
28.图6是图5的a-a方形的剖视图。
29.图7是图5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
31.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
33.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空间的多功能杯托机构,包括盒体1,所述的盒体1上端开口的外边缘设有环形外沿2,在盒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在盒体1两侧壁上的前夹持件3、后夹持件4,
34.所述的前夹持件3与后夹持件4结构相同,所述的前夹持件3包括拉簧5、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杯托体8,所述的拉簧5、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均设在盒体1的外侧,所述的拉簧5上端的固定端固定在环形外沿2的下表面上,所述的拉簧5下端的运动端与杯托体8相连,
35.所述的杯托体8包括夹持板9、翻转板10,盒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翻转板10翻转的翻转孔11,所述的翻转板10的内端与夹持板9一端相连,所述的夹持板9的弧形端设在盒体1内,所述的拉簧5下端的运动端与翻转板10的外侧壁相连,
36.所述的第一转轴体、第二转轴体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在拉簧的两侧,所述的第一
转轴体包括第一斜板7、第二斜板,所述的第一斜板7与第二斜板的上端设有盒体1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一斜板7、第二斜板下端之间设有转动轴,翻转板10 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6,所述的连接板6另一端与活动套13外端相连,该活动套13转动套设在转动轴上。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外沿2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下表面设有竖板,拉簧5的固定端固定在竖板上的圆孔内。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翻转孔上下长度小于翻转板10的长度。
3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板9的弧形端外侧设有缓冲垫,该缓冲垫的材质为软橡胶类材质。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翻转板10外侧壁的凸起端与拉簧5运动端相连。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1内的底壁上设有多个分隔凸起12。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1为矩形。
43.实施例2
44.在盒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杯托体8的凹槽,该凹槽朝向外侧凹陷,所述的凹槽的下端后侧壁上设有用于翻转板10翻转的翻转孔11,翻转板10活动设在翻转孔11内,所述的第一转轴体6、第二转轴体7的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上端均设在凹槽的外侧壁上。
45.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46.第一转轴体6、第二转轴体7的横向连接线方向为夹持板转轴方向,
47.闭合状态:
48.拉簧对夹持板的拉点在夹持板转轴方向与拉簧上拉点的连线右侧,拉簧的拉力与盒体对夹持板的面支撑力方向相反,夹持板保持静止平衡。
49.夹持板打开过程: 拉簧对杯托体的拉点随夹持板的打开向下转动。拉簧的上、下拉点距离加长,拉簧拉力阻碍夹持板的打开,当拉点超过夹持板转轴方向与拉簧上拉点连线后,拉簧上下拉点距离收缩。拉簧拉力变为打开夹持板的力。
50.夹持板打开状态:
51.夹持板完全打开后,夹持板在拉簧拉力与盒体对夹持板的支撑力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
52.实现的有益效果:
53.1、杯托空间设计为矩形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高;
54.2、杯托夹持机构可翻转收缩。放置杯体时,将夹持机构驳出;无杯托放置时,将夹持机构驳回,可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可单侧杯托+单侧储物使用;
55.3、翻转夹持机构设计为拉簧受力定位。夹持机构水平状态自动保持,夹持机构竖直状态自动保持;
56.4、夹持机构前端为软橡胶类材质,在不同直径杯体状态下都能进行有效夹持。
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