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7354发布日期:2022-02-12 12:5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


背景技术:

2.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奶制品、蔬菜水果、疫苗药品等。
3.冷藏车一般是由车头与车厢组成,而在发生车祸时,为帮助车内人员能够快速从驾驶舱内部逃生出来,尽早远离危险区域,一般会在冷藏车车头驾驶舱内设置一个逃生锤,在车门无法开启时,作为逃生工具能够快速将车内玻璃敲碎,帮助人们从驾驶舱内部出来。
4.相关技术中,逃生锤一般是悬挂在驾驶舱内壁上的,而直接悬挂在驾驶舱内壁上,不仅会影响车内美观,其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在与人们身体接触时,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悬挂方式,当驾驶舱内因碰撞而出现变形时,会导致人们并不能快速将逃生锤取下。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解决了冷藏车用车内用逃生锤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包括:
8.设置于冷藏车座椅上的放置结构;
9.所述放置结构包括转动板、固定座、连接转件以及定位转件,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
10.其中,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背面,所述连接转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一侧,所述定位转件转动于所述冷藏车座椅的一侧,所述定位转件的外部与所述定位槽内部卡接;
11.逃生锤,所述逃生锤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12.优选的,所述冷藏车座椅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板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且所述连接转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槽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冷藏车座椅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定位转件的背面与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转动板正面的右侧,所述活动槽位于所述转动板的右侧,且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定位槽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
15.优选的,所述逃生锤包括握把和锤头,所述握把固定连接于所述锤头的一端。
16.优选的,所述锤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结构,所述把手结构包括连接杆、移动套筒、限位块、卡接块、拉动件、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锯齿槽。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锤头的一侧,所述移动套筒套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套筒内壁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的外部与所述锯齿槽内部滑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卡接块滑动于所述限位块内,所述拉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接块的一侧,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拉动件的外部,所述卡接块的外部卡接于所述锯齿槽内。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通过设置该放置结构,主要用于对逃生锤进行保存放置,通过设置转动在冷藏车座椅上的转动板,作为逃生锤的放置位置,在不使用时,转动板带动逃生锤转动至转动槽内部,进而将逃生锤隐藏至冷藏车座椅的内部,不会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能够避免在与车内人员身体接触时而造成伤害,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悬挂方式,不会影响车内美观,另外将其设置在冷藏车座椅侧面,在发生意外车祸时,由于座椅不会轻易变形,且离车内驾驶人员位置最近,使得驾驶人员可以直接用手拿取操作,大大缩短了拿取时间,尽快为驾驶人员提供逃生帮助,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更加轻松,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板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的转动板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2所示的逃生锤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7.图中标号:
28.1a、冷藏车座椅;
29.1、放置结构;
30.11、转动板,12、固定座,13、连接转件,14、定位转件,15、定位槽;
31.2、逃生锤;
32.21、握把,22、锤头;
33.3、转动槽,4、活动槽;
34.5、把手结构;
35.51、连接杆,52、移动套筒,53、限位块,54、卡接块,55、拉动件, 56、弹性件,57、锯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7.第一实施例
3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板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
的转动板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 所示的逃生锤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包括:
39.设置于冷藏车座椅1a上的放置结构1;
40.所述放置结构1包括转动板11、固定座12、连接转件13以及定位转件14,所述转动板1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15;
41.其中,所述固定座12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板11的背面,所述连接转件 1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板11的一侧,所述定位转件14转动于所述冷藏车座椅1a的一侧,所述定位转件14的外部与所述定位槽15内部卡接;
42.逃生锤2,所述逃生锤2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2上。
43.放置结构1设置在冷藏车座椅1a的侧面位置,方便车内人员直接用手对放置结构1进行操作,而放置结构1主要用于放置逃生锤2,其中,转动板 11与转动槽3适配设置,使得转动板11可以在转动槽3内转动,且在正常状态下,转动板11的正面正好将转动槽3密封起来,使得冷藏车座椅1a侧面能够保持平齐,固定座12主要用于对逃生锤2进行固定,与逃生锤2适配设置,采用弹性塑料材质,能够是饿的逃生锤2稳定安装在转动板11的背面,在需要取出逃生锤2时,只需向外拉动即可使得两者分离,连接转件13固定在转动板11的左侧,用于将转动板11与冷藏车座椅1a连接,使得转动板11可以在转动槽3内转动,定位转件14用于对转动板11位置进行固定,且定位转件14与活动槽4适配设置,使得定位转件14可以在活动槽4内部转动,而活动槽4与定位槽15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通过定位转件14外部与定位槽15卡接,对转动板11起到有效定位作用,使其并不能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板11能够在冷藏车座椅1a上保持稳定;
44.通过设置该放置结构1,主要用于对逃生锤2进行保存放置,在冷藏车意外发生车祸,且车门无法开启时,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冷藏车座椅1a侧面的定位转件14,当转动九十度之后,使得定位转件14外部与定位槽15分离,此时转动板11不再受到定位作用,便可以用手推动转动板11转动,使得转动板11内侧翻转至外侧,而内侧的逃生锤2裸露在外部,此时人们便可以将逃生锤2直接取下,然后将车窗或挡风玻璃敲碎后逃生,其通过设置转动在冷藏车座椅1a上的转动板11,作为逃生锤2的放置位置,在不使用时,转动板11带动逃生锤2转动至转动槽3内部,进而将逃生锤2隐藏至冷藏车座椅 1a的内部,不会直接裸露在外部环境中,能够避免在与车内人员身体接触时而造成伤害,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悬挂方式,不会影响车内美观,另外将其设置在冷藏车座椅1a侧面,在发生意外车祸时,由于座椅不会轻易变形,且离车内驾驶人员位置最近,使得驾驶人员可以直接用手拿取操作,大大缩短了拿取时间,尽快为驾驶人员提供逃生帮助,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更加轻松,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45.所述冷藏车座椅1a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3,所述转动板11位于所述转动槽3内,且所述连接转件1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槽3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46.所述冷藏车座椅1a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定位转件14的背面与所述活动槽4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47.所述定位槽15位于所述转动板11正面的右侧,所述活动槽4位于所述转动板11的右侧,且所述活动槽4与所述定位槽15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槽。
48.所述逃生锤2包括握把21和锤头22,所述握把21固定连接于所述锤头 22的一端。
49.锤头22左侧两侧为尖端与水平设置,与现有逃生锤2形状类似。
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51.在冷藏车意外发生车祸,且车门无法开启时,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冷藏车座椅1a侧面的定位转件14,当转动九十度之后,使得定位转件14外部与定位槽15分离,此时转动板11不再受到定位作用,便可以用手推动转动板11转动,使得转动板11内侧翻转至外侧,而内侧的逃生锤2裸露在外部,此时人们便可以将逃生锤2直接取下,然后将车窗或挡风玻璃敲碎后逃生。
52.第二实施例
53.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其中,第二实施例并不会妨碍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独立实施。
5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另一种冷藏车用车内快速逃生组件不同之处在于:
55.所述锤头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结构5,所述把手结构5包括连接杆 51、移动套筒52、限位块53、卡接块54、拉动件55、弹性件56,所述连接杆51的一侧开设有锯齿槽57。
56.所述连接杆51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锤头22的一侧,所述移动套筒52 套接于所述连接杆51的外部,所述限位块53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套筒52内壁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块53的外部与所述锯齿槽57内部滑动连接。
57.所述卡接块54滑动于所述限位块53内,所述拉动件55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接块54的一侧,所述弹性件56套接于所述拉动件55的外部,所述卡接块 54的外部卡接于所述锯齿槽57内。
58.把手结构5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握把21,两个作用相同,且连接杆51 亿移动套筒52适配设置,通过两者套接,使得移动套筒52可以在连接杆51 的外部移动,两者均为金属材质,而限位块53与锯齿槽57适配设置,通过两者配合滑动,进一步增加连接杆51与移动套筒52之间的稳定性,卡接块 54可以在限位块53内部水平方向移动,与锯齿槽57一侧的锯齿适配卡接,通过两者配合卡接,使得移动套筒52能够保持固定状态,而锯齿槽57一侧设置的锯齿与卡接块54设有相同的斜面,在移动套筒52向下移动时,使得锯齿槽57能够挤压卡接块54使其收缩,进而使得移动套筒52能够顺利向下移动,弹性件56为卡接块54提供弹力支持,使其在不受到挤压作用时,能够自动复位,拉动件55有移动套筒52的外部延伸至限位块53内部,主要用于拉动卡接块54移动,在需要收缩移动套筒52时,通过向外拉动卡接块54,使其外部与锯齿槽57内部分离,此时移动套筒52不再受到卡接作用,便可以在连接杆51的外部移动,直至移动套筒52缩短至所需的位置,停止拉动拉动件55,使得卡接块54再次与锯齿槽57卡接,使得移动套筒52能够保持固定,通过设置该把手结构5,其作为人们手持位置,同时具备长度调节功能,能够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适配调节,改变了传统固定长度把手设计形式,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在进行加长操作时,只需向下拉动移动套筒52即可,而在受短时,通过拉动拉动件55然后再推动移动套筒52即可,在实际操作时十分简单、十分方便。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