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1231发布日期:2022-01-27 10:2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2.前纵梁相当于车的骨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组合而成,纵梁多用低合金钢板冲压成,断面为槽形或工字形,车辆的纵梁前方属于吸能区,一旦发生碰撞就会产生溃缩。
3.前纵梁的前方布置有吸能区和防撞梁,汽车碰撞时压溃变形和弯曲变形,吸收约60%的能量,此过程一般无缓冲装置,当小汽车追尾时,前纵梁压溃和弯曲过快,导致后方司机反应不及时,造成更严重的生命安全事故,为此提出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具备高效吸能和溃缩缓慢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车身前纵梁因无缓冲装置,导致其压溃和弯曲过快,造成严重事故,等不能满足前纵梁平稳溃缩的工作要求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吸能和溃缩缓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横梁框架,所述防撞横梁框架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结构,所述防撞横梁框架的上下表面和侧表面均贯通开设有气垫窗,所述防撞横梁框架的内腔中安装有气垫,且气垫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与防撞横梁框架的内腔相适配,所述防撞横梁框架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吸能装置;
8.所述吸能装置的包括挡板,且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撞横梁框架的有右表面,所述挡板的中部贯通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的内腔表面与气垫的内腔表面贯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缸,且导气管的内腔表面与气缸的内腔表面贯通连接,所述挡板的右端设置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的内腔表面与气缸的外表面贴合,且气缸座的右端内表面与气缸的右表面通过螺栓贴合固定,所述气缸的右端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右端表面套接有半球头,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紧气缸的右表面,且弹簧的另一端抵紧半球头的左表面,所述半球头的右表面包裹有半球,所述球头座的左表面于半球头的外圈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紧固环,所述球头座的右端的上下部位贯通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球头座的左端横向设置有导滑套,所述导滑套呈圆柱筒结构,且导滑套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与气缸座的外周表面贴合。
9.优选的,所述气垫的部分表面膨胀穿过气垫窗。
10.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右表面于气缸座的外圈位置开设有卡扣槽,所述气缸座和导滑套的外部横向套接有防尘罩,且防尘罩的一端与卡扣槽卡接。
11.优选的,所述导滑套与气缸座构成滑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气缸座的左半部外周表面开设有溃缩槽。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通过在防撞横梁安装缓冲气垫,以及纵梁前安装可吸能的缓冲气缸,使得汽车车头发生碰撞时,缓冲气垫和气缸先吸收部分能量,前纵梁再从溃缩槽位置为溃缩点,发生压溃和弯曲,吸收大部分能量,延长了碰撞时车头吸能变形的时间,给司机更多反应时间,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防撞横梁框架;2、气垫窗;3、气垫;4、吸能装置;41、挡板;42、通孔;43、导气管;44、气缸;45、气缸座;46、活塞杆;47、半球头;48、弹簧;49、球头座;410、紧固环;411、螺栓孔;412、导滑套;413、卡扣槽;414、防尘罩;415、溃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身前纵梁碰撞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横梁框架1、气垫窗2、气垫3、吸能装置4、挡板41、通孔42、导气管43、气缸44、气缸座45、活塞杆46、半球头47、弹簧48、球头座49、紧固环410、螺栓孔411、导滑套412、卡扣槽413、防尘罩414和溃缩槽415,如图1所示,防撞横梁框架1的横截面呈凹字型结构,防撞横梁框架1的上下表面和侧表面均贯通开设有气垫窗2,防撞横梁框架1的内腔中安装有气垫3,气垫3的部分表面膨胀穿过气垫窗2,当防撞梁受到撞击时。弹性的气垫3首先吸收部分能量,起到缓冲作用,且气垫3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与防撞横梁框架1的内腔相适配,防撞横梁框架1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吸能装置4;
21.如图2所示,吸能装置4的包括挡板41,且挡板41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撞横梁框架1的有右表面,挡板41起到封闭防撞横梁框架1,固定气垫3的作用,挡板41的中部贯通横向开设有通孔42,通孔42的内部横向安装有导气管43,导气管43一端的内腔表面与气垫3的内腔表面贯通连接,导气管43的另一端连接有气缸44,且导气管43的内腔表面与气缸44的进气口的内腔表面贯通连接,导气管43联通气垫3的内腔和气缸44的内腔,可进行空气流通,当气垫3受到挤压时,挤压力通过空气传递给气缸44,挡板41的右端设置有气缸座45,气缸座45的内腔表面与气缸44的外表面贴合,且气缸座45的右端内表面与气缸44的右表面通过螺栓贴合固定,气缸44的右端安装有活塞杆46,当气缸44前后受到挤压力时,活塞杆46可在气缸44中运动,活塞杆46的右端表面套接有半球头47,活塞杆4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8,弹簧48的一端抵紧气缸44的右表面,且弹簧48的另一端抵紧半球头47的左表面,当活塞杆46被挤压移动时,弹簧48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半球头47的右表面包裹有球头座49,球头座49的左表
面于半球头47的外圈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紧固环410,紧固环410将半球头47固定在球头座49的左端,球头座49的右端的上下部位贯通开设有螺栓孔411,用于将本装置连接和固定在纵梁的一端,球头座49的左端横向设置有导滑套412,导滑套412呈圆柱筒结构,且导滑套412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与气缸座45的外周表面贴合,导滑套412与气缸座45构成滑动结构,以便气缸44的活塞杆46可以左右运动,挡板41的右表面于气缸座45的外圈位置开设有卡扣槽413,气缸座45和导滑套412的外部横向套接有防尘罩414,且防尘罩414的一端与卡扣槽413卡接,防尘罩414阻止灰尘进入其内部的滑动结构的外表面,气缸座45的左半部外周表面开设有溃缩槽415,碰撞发生时,因溃缩槽415的位置机械性能差,整个前纵梁可从溃缩槽415发生弯曲和压溃。
22.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当汽车头部发生碰撞时,碰撞力首先作用于气垫3,气垫3压缩,将空气通过导气管43传递到气缸44的内腔中,气体推动活塞杆46向右运动,气缸44的右端面和球头座49的左端面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弹簧48压缩形变,吸收部分能量,碰撞力继续加大,气缸44内部气体的压缩阻力和弹簧48的回弹阻力,使得碰撞速度减缓,直到气缸座45外表面的溃缩槽415承受不了轴向压力,从该位置弯曲和压溃,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