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1519发布日期:2022-02-23 20:4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交通工具作为传输的重要元素,其重要性是不容或缺的,但在货运系统中,由于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原因,使得货物的损害严重。虽然现在货车雨布装置已经成熟的运用到车体的覆盖装置中,但是由于劳动力的原因,使得货车雨布的覆盖变成成本越来越重的辅助成本。
3.一般来说,披雨布设备采用人工手动方式控制雨布上升高度,当雨布处于高位或低位时通过人工判断是否到位。人工判断雨布高度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发生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或者忘记停止时会让设备处于过限状态,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运行容易过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包括立柱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立柱上,用于使雨布升降;其中,立柱设置有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升降机构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之间。通过设置极限位置,使得升降机构在指定区域运动,当升降机构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停止运动,避免升降机构过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6.2.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包括立柱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立柱上,用于使雨布升降;其中,立柱设置有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升降机构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之间。
9.优选地,雨布升降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立柱单元,立柱单元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设置于第一立柱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和/或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设置于第二立柱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
10.优选地,上部极限位置设置有上限位机构,且上限位机构具有上限位面,当升降机构运动至上部极限位置时,升降机构与上限位面抵接。
11.优选地,下部极限位置设置有下限位机构,且下限位机构具有下限位面,当升降机构运动至下部极限位置时,升降机构与下限位面抵接。
12.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距离感应器,控制器与升降机构电连接,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的信号并向升降机构输出指令;距离感应器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和/或下部极限位置。
13.优选地,雨布升降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立柱单元,任意相邻的立柱单元的第一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且任意相邻的立柱单元的第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升降机构由与横梁平行的杆件组成。
14.优选地,立柱包括底端和顶端,上限位面与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50cm。
15.优选地,下限位面与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50cm。
16.优选地,下限位机构为限位开关和/或限位块。
17.优选地,上限位机构为限位开关。
18.优选地,上限位面和/或下限位面设置有缓冲机构。
19.优选地,距离感应器包括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20.3.有益效果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设置有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升降机构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之间,并在上部极限位置和下部极限位置之间的区域做上升或下降运动。对披雨布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更好的控制,使其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因超出限定位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而继续运动,导致设备出现损坏或者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极限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部极限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25.图中:
26.100、立柱单元;111、第一立柱;112、第二立柱;120、升降机构;121、驱动机构;122、支撑杆;123、滑块;124、雨布支撑梁;130、横梁;140、连接梁;
27.200、上部极限位置;210、上限位机构;
28.300、下部极限位置;310、限位开关;3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详细的描述和附图应仅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这样的修改和变型,那么它们都将落入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背景技术旨在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研发现状和意义,并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或本技术和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
30.实施例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极限位置的雨布升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立柱和升
降机构120,升降机构120设置于立柱上,用于使雨布升降;其中,立柱设置有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升降机构120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之间。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极限位置”指升降机构120上升或下降时,不会对自身性能或其他结构造成影响的距离立柱两端最近的位置。一般地,升降机构120通过驱动机构121进行驱动,例如电机等。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升降机构120由与横梁130平行的杆件组成,便于安装和覆盖雨布。进一步说明,升降机构120包括雨布支撑梁124和滑动连接件(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例如图2中的滑块123和支撑杆122,滑块123和支撑杆122相互垂直设置),雨布支撑梁124通过滑动连接件活动安装于立柱的滑轨上,滑动连接件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之间。通过限制滑动连接件的运动,实现限制升降机构120的运动。
3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雨布升降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立柱单元100,立柱单元100包括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升降机构120设置于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之间。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之间通过连接梁140相连接,增强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设置于第一立柱111靠近第二立柱112的一侧,作为更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或者并列的技术方案,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设置于第二立柱112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侧。作为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均可设置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或者第一立柱111设置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或者第二立柱112设置上部极限位置200和下部极限位置300,或者第一立柱111设置上部极限位置200、第二立柱112设置下部极限位置300等。
3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部极限位置200设置有上限位机构210,且上限位机构210具有上限位面,当升降机构120运动至上部极限位置200时,升降机构120与上限位面抵接。下部极限位置300设置有下限位机构,且下限位机构具有下限位面,当升降机构120运动至下部极限位置300时,升降机构120与下限位面抵接。立柱包括底端和顶端,上限位面与顶端之间的距离为1-50cm。作为又一具体方式,下限位面与底端之间的距离为1-50cm。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下限位机构为限位开关310和/或限位块320,当升降机构120触碰到限位开关310和/或限位块320时,则停止下降。值得说明的是,限位开关310或限位块320的顶部形成下限位面。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设备两侧某个或多个立柱下方安装低位限位块320,通过机械方式阻止升降机构120运行过低,防止压坏雨布固定夹、固定夹的连接件或其他物体,同时也是对限位开关310的二次保护。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上限位机构210为限位开关,限位开关安装于连接梁140上,使限位开关的触发器位于上部极限位置200。触发器的下部设置有上限位面,当升降机构120触碰到上限位面时,则停止上升。进一步地,上限位面和/或下限位面设置有缓冲机构,防止升降机构120碰撞损坏。
3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120包括滑块123、支撑杆122以及雨布支撑梁124,立柱上设置有滑轨,支撑杆122通过滑块123与滑轨滑动连接,雨布支撑梁124承托搭接安装在支撑杆122上,使雨布支撑梁124可沿立柱上下运动。上限位机构210为限位开关,其安装于连接梁140上,该限位开关包括触发器,触发器的下部设置有上限位面。当滑块123运动到上部极限位置200时,与触发器接触,继续上升会触发限位开关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停止驱动机构121(例如驱动电机)动作。
35.进一步地,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和距离感应器,控制
器与升降机构120电连接,用于接受距离感应器的信号并向升降机构120输出指令;距离感应器设置于上部极限位置200和/或下部极限位置300。当距离感应器检测到升降机构120靠近或到达极限位置时,将相应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机构121,例如降低电机转速等,控制升降机构120减速或停止运行。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距离感应器包括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同时,距离感应器和限位机构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立柱上。
36.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雨布升降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立柱单元100,任意相邻的立柱单元100的第一立柱111之间通过横梁130连接,且任意相邻的立柱单元100的第二立柱112之间通过连接梁140连接,提高稳定性。
3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备两侧某个或多个立柱的上、下极限位置安装限位机构,反馈当前设备是否超限,当设备升降机构120升降过程中触发限位机构动作系统,即可停止驱动机构121动作,使升降机构120停止动作保护了设备运行安全。
38.更具体地,尽管在此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前面的详细描述可认识到的经过修改、省略、例如各个实施例之间的组合、适应性改变和/或替换的任何和全部实施例。权利要求中的限定可根据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语言而进行广泛的解释,且不限于在前述详细描述中或在实施该申请期间描述的示例,这些示例应被认为是非排他性的。在任何方法或过程权利要求中列举的任何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并且不限于权利要求中提出的顺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确定,而不是由上文给出的说明和示例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