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箱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9656发布日期:2022-03-20 02: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箱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具体涉及一种扶手箱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公司现有凌特车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空旷,与小客车不同,并没有设置扶手箱结构,一方面,司机随身携带的行驶证、驾驶证等物件没有合适的地方摆放,若随身携带不仅容易丢失而且可能会遗忘;若是放置在其他地方比如副驾驶前方的手套箱内,则不便于主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出示行驶证等时拿取。另一方面,司机和副驾驶乘客随身携带的水杯、手机、手提包等物品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摆放,给司机和乘客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凌特车内饰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适于凌特车的扶手箱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箱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箱结构,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凌特车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空旷区域,在扶手箱顶部面板上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并设置充电插头,可以方便司机和乘客随时放置和拿取随身携带的水杯、手机等物件,也方便进行手机充电,功能性较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箱结构,包括:
6.箱体,其内具有第一储物腔,所述箱体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计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面板,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面板可开闭以便于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储物腔;
7.若干凹槽,开设于所述面板上,所述凹槽可用于放置水杯、手机、证件;
8.充电接口,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面板上,可供手机充电;
9.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或底部侧面,所述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箱体适于通过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而固定安装在车身上。
10.可选的,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箱体之间活动连接、且可开闭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储物腔的上方。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可用于放置水杯,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两个第一圆形凹槽之间。
12.可选的,所述第二面板上开设有用于横放手机的横向凹槽、用于放置水杯的第二圆形凹槽和两个用于竖向放置手机或放置其他物品的竖向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凹槽之间。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形成有向下弯曲的弧形过渡部。
14.可选的,所述弧形过渡部的顶面为敞口,所述敞口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二储物腔与所述第一储物腔连通或者不连通。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储物腔的内表面、第二储物腔的内表面及至少用于存放手机的
凹槽的内表面设有防护垫层和/或绒布层。
16.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包覆有装饰层。
17.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内壁上的连接板。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箱结构。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0.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箱结构,在箱体顶部的面板上设置若干凹槽,可用于放置随身携带的水杯、手机、证件等物品,同时拿取也十分便捷。另外,在面板上设置充电接口,可用于随身携带的手机进行充电,箱体内部还设有储物腔,可用于存放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结构简单,功能性强大。通过连接结构借助螺栓等紧固件与车身进行连接,安装快捷,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箱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面板关闭状态);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箱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第二面板关闭状态);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箱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箱结构的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箱体;10、第一储物腔;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弧形过渡部;130、第二储物腔;2、连接结构;21、连接孔;3、第一圆形凹槽;4、充电接口;5、横向凹槽;6、第二圆形凹槽;7、竖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8.实施例:
29.本实施例的一种扶手箱结构,参见图1至图4所示,包括箱体1和连接结构2。其中箱体1为中部中空的顶部带有面板、底部设有连接结构2的立柱体结构。
30.如图1至图4所示,箱体1内具有第一储物腔10和第二储物腔130,第一储物腔10和第二储物腔130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也即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并排且间隔排布,两者之间可连通也可不连通,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储物腔10(图1和图2中未示出)和第二储物腔130不连通,也即两者之间形成有隔离壁板(图中未示出),第一储物腔10的上方设有顶面板,第二储物腔130的上方敞口。箱体1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也即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设计有两个高度不同的面板,也就是说箱体1的顶部呈台阶状。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本实施例中将如图2所示的左侧的面板描述为第一面板11,右侧的面板描述为第二面板12。其中一个面板可开闭以便于开启和关闭第一储物腔,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储物腔上方的面板也即第二面板12可以开闭,比如第二面板12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储物腔上方或者面板的
一端铰接固定在箱体1上以使得第二面板12转动盖设于第一储物腔的上方,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并实现。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两个面板均可以开闭地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上方。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面板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比如三个等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计。
31.为了便于摆放司机和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又能方便快速地拿取,在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上或仅第一面板11上或仅第二面板12上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可用于放置水杯、手机、证件等。
32.为了便于对随身携带的手机充电,司机可以不用外购专门的充电接口4。在其中一个面板上具体为如图2所示的左侧的固定在箱体1顶部的面板上开设有充电接口4,本实施例中为常规的usb充电接口4,数量为两个,可选的,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比如三个等等。可供司机和乘客对手机进行充电。
33.连接结构2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或底部侧面,连接结构2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1,箱体1适于通过紧固件(图中未示出)比如螺栓等穿设于连接孔21内而固定安装在车身也即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车底板上。安装方便、牢固可靠。如图4所示,连接结构2为设置在箱体1底部两侧壁上的连接板,连接孔21为开设在连接板上的长腰型孔,便于调节。
3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面板11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水杯的第一圆形凹槽3,充电接口4设置在两个第一圆形凹槽3之间。
3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面板12上开设有用于横向放置手机的横向凹槽5、用于放置水杯的第二圆形凹槽6和两个用于竖向放置手机或其他物品的竖向凹槽7,第二圆形凹槽6设于两个竖向凹槽7之间。如图2所示,竖向凹槽7的截面为腰型槽。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竖向凹槽7的底部也可以设置透气网,用于供第一储物腔内部透气使用。
36.如图1所示,第一面板11和第二面板12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弯曲的弧形过渡部13。弧形过渡部13的顶面为敞口,敞口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储物腔130,第二储物腔130与第一储物腔不连通。第二储物腔130内的空间比较小,可以用于放置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又方便拿取的物品比如驾驶证和行驶证等,而第一储物腔内可以用于放置一些使用频率比较低的物品。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130也可以连通,比如在两者之间的隔离壁版上开设连通孔等。本实施例中第二面板12的左端部未延伸至第二储物腔130的上方,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第二面板12的左端部也可以延伸至第二储物腔130的敞口上方或者第二储物腔130的顶部也设有一弧形过渡面板,该弧形过渡面板可开闭地设置,比如通过采用滑动连接或者翻转连接或者按压式开闭结构,具体不做详细描述和限定。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物腔的内表面、第二储物腔130的内表面及至少用于存放手机的凹槽的内表面设有防护垫层(图中未示出)和/或绒布层(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可以是第一储物腔的内表面、第二储物腔130的内表面和所有的凹槽的内表面设置防护垫层和绒布层。也可以是第一储物腔的内表面、第二储物腔130的内表面和用于放置手机的凹槽也即横向凹槽5和竖向凹槽7的内表面设置防护垫层和绒布层。还可以是第一储物腔的底部、第二储物腔130的底部和所有的凹槽的底部只设有防护垫层,内壁面上不设置绒布层或者只在内壁面上设置绒布层,在底部不设置防护垫层。防护垫层为现有常规的橡胶垫层。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绒布层可以减轻对物品比如手机面板的表面的磨损。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的外表面包覆有装饰层(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装饰
层为皮革层。颜色可选为与车内座椅的面料颜色一致,使得扶手箱结构与整车内饰颜色协调。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扶手箱结构。本实施例中车辆主要针对的是现有公司的凌特车。扶手箱结构通过底部的连接板借助于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凌特车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空旷区域的车底板上。只需在现有凌特车的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车底板上预埋螺母孔即可,安装十分方便,也无需对现有凌特车的车底板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扶手箱结构也适用于公司其他车型或者其他品牌的车型,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中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的空旷区域进行合理的设计相应的扶手箱结构的尺寸。
4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