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4444发布日期:2022-03-09 10:2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前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前灯辅助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走进了更多人的家庭,汽车生产量在不断提高,而车灯是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常会出现在车灯安装过程中汽车前灯与车身周边部件间隙或大或小,匹配不和,汽车前灯需在装车锁紧之前进行微调,现阶段整灯微调过程相对繁琐,消耗时间长,这降低了整车装配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汽车的整个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即通过在车灯壳体通过螺钉固定有调整筋,通过调整螺钉实现整灯的装配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4.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包括壳体、格栅支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调整筋,通过螺钉将调整筋固定在壳体上,螺钉与格栅支架零距离衔接。
5.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筋在壳体上的位置是在壳体与前格栅支架连接点所对应的位置。
6.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筋的材料为pp+gf30材料。
7.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为调整筋与壳体进行连接,螺钉与调整筋连接,通过调整螺钉实现汽车前灯的装配调整,该方案结构新颖,模具设计简单,保证汽车前灯与周边部件的间隙均匀,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在汽车前灯的装配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调整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支持板,大大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的剖面说明图。
11.其中1—壳体,2—调整筋,3—螺钉,4—格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包括壳体1、格栅支架4,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调整筋2,通过螺钉3将调整筋2固定在壳体1上,螺钉3与格栅支架4零距离衔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筋2在壳体1上的位置是在壳体1与前格栅支架4连接点所对应的位置。
15.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筋2的材料为pp+gf30材料。
16.具体的,调整筋2与壳体1固定连接,螺钉3与调整筋2旋紧连接后与格栅支架4零距离紧贴。
17.通过在壳体1上起一个调整筋2,螺钉3与调整筋2连接,在前灯装车过程,螺钉3与格栅支架4零距离紧贴,如图2所示,通过控制螺钉3的旋入旋出长度实现前大灯装配调整,保证与前灯周边零件间隙的一致性。
18.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为调整筋2与壳体1进行连接,螺钉3与调整筋2连接,通过调整螺钉2实现汽车前灯的装配调整,该方案结构新颖,模具设计简单,保证汽车前灯与周边部件的间隙均匀,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在汽车前灯的装配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调整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支持板,大大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
19.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说明到此结束。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包括壳体、格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调整筋,通过螺钉将调整筋固定在壳体上,螺钉与格栅支架零距离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筋在壳体上的位置是在壳体与前格栅支架连接点所对应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筋的材料为pp+gf30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前灯总成辅助调整装置,属于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格栅支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调整筋,通过螺钉将调整筋固定在壳体上,螺钉与格栅支架零距离衔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为调整筋与壳体进行连接,螺钉与调整筋连接,通过调整螺钉实现汽车前灯的装配调整,该方案结构新颖,模具设计简单,保证汽车前灯与周边部件的间隙均匀,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在汽车前灯的装配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调整功能,不需要额外的支持板,大大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降低装配成本。降低装配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宽 任洪强 王爽 蔡世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一汽富维海拉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