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充电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6475发布日期:2023-03-07 19:1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充电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口结构。


背景技术:

2.以往,在具备用于外部充电的充电口的车辆中,存在防止水浸没充电口的技术。例如,一种已知的技术是在充电口的周围设置吹出空气的喷嘴,通过形成气幕状的空气层防止雨滴落在充电口上(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第2018-052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一方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水进入充电口附近,则水可能从安装充电口的壁面与充电口之间的间隙进入。这种水浸入除了导致金属部件的腐蚀和污染,还可能加速树脂和橡胶部件的劣化。此外,由于充电口的形状和大小可能因充电标准而异,因此如果使用防水橡胶或索环等密封件密封上述间隙,则应根据每种充电口的形状准备不同的密封件,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止水性。特别是在各种目的地的充电口形状不同的车辆中,存在止水性降低或性能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
6.本案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口结构,其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止水性。不限于该目的,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结构导出的作用和效果即发挥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获得的作用和效果,也可以作为本案的其他目的。
7.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8.此处公开的车辆的充电口结构具备:开口部,其形成于车辆的外板上,并可以通过盖打开和关闭;进口,其以从车辆内侧插入导通形成于与外板相对的内板上的开口中的状态固定,并面向外板的开口部设置;充电口支架,其从车辆外侧嵌入外板的开口部,从外板朝向内板竖立设置成柱形并构成充电口的内周壁,以包围进口的连接端子;柱形肋,其与进口一起嵌入内板的开口中,并朝向外板侧竖立设置,以包围进口的连接端子的周围;第一密封件,其设于充电口支架的内板侧端部,与肋的外周面弹性连接,以密封肋和充电口支架之间的间隙。
9.发明效果
10.根据公开的车辆充电口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止水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应用作为实施例的充电口结构的车辆的透视图。
12.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车辆进口周围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13.图3是图2所示的进口周围的截面图。
14.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密封件和进口支架的透视图。
15.图5a是图4所示的第一密封件的截面图(a-a截面图)。
16.图5b是图4所示的进口支架的截面图(b-b截面图)。
17.图6a是显示向内板中插入进口支架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18.图6b是显示向内板中插入进口支架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19.【符号说明】
20.1:充电口
21.2:外板
22.3:开口部
23.4:充电口支架
24.5:第一密封件
25.6:内板
26.7:进口支架
27.8:进口支架密封件
28.9:进口
29.10:车辆
30.11:盖
31.12:连接端子
32.13:第二密封件
33.14:第三密封件
34.15:供电线
35.16:开口
36.17:卡接孔
37.18:排水软管
38.19:接收部
39.21:固定部
40.22:唇部
41.23:肋
42.24:环状部
43.25:卡接部
44.26:倾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45.[1.构成]
[0046]
图1是应用作为实施例的充电口1的结构的车辆10的透视图。在该车辆10的外板2(图2)上设有内置进口9并可以通过盖11打开和关闭的开口部3。进口9是设有例如连接端子12(接头)的用于外部充电的部件。进口9以车辆内侧插入导通形成于与外板2相对的内板6上的开口16中的状态固定,并面向外板2的开口部3设置。如图2所示,例如,多个连接端子12向进口9的外侧呈圆柱形突出设置,连接连接端子12和车辆10的充电电路的供电线15(线束)与进口9内侧连接。另外,如图3所示,在供电线15和进口9的连接部位附近,连接有排水
软管18,其用于将从连接端子12进入的水分排出车外。此外,图3中所示的“上”、“下”、“内”、“外”表示以车辆10为基准的方向(上方向、下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方向)。
[0047]
图1所示的充电口1配置在车辆10的后方侧面部分。图2是用于说明内置于充电口1的进口9的周围结构的分解透视图。该充电口1上设有外板2、充电口支架4、第一密封件5、内板6、进口支架7、进口支架密封件8以及进口9,其中,外板2设有开口部3。
[0048]
充电口支架4是从开口部3的边缘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柱形部件,相对于外板2固定。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与开口部3对应的形状(例如,带圆角的方形)。一方面,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形状(例如,花生形状)。充电口支架4从车辆外侧嵌入外板2的开口部3,从外板2朝向内板6竖立设置成柱形并构成充电口1的内周壁,以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在该内周壁中,位于连接端子12上方的部位的梯度形成为大致朝向车辆内侧的向下梯度。另一方面,位于连接端子12下方的部位的梯度形成为朝向车辆外侧的向下梯度,以避免雨滴或水滴滞留。
[0049]
如图3所示,充电口支架4从外板2朝向内板6竖立设置成柱形,以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另外,充电口支架4上安装有可以开闭地关闭开口部3的盖11。通过打开盖11,变为从车辆10外部可见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状态,能够连接充电枪或充电线。此外,考虑到便于连接充电枪或充电线,连接端子12的轴向(朝向)设为向斜上方倾斜。
[0050]
如图3所示,充电口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外板2上,或者通过设于充电口支架4上的嵌合爪嵌合固定在外板2上。如图3所示,外板2的开口部3上设有从开口部3的入口(车辆外部侧)向车厢侧延伸设置的接收部19。该接收部19上嵌合充电口支架4并进行定位。另外,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安装有第二密封件13和第三密封件14。
[0051]
第二密封件13是设置在接收部19的盖11附近的环状密封部件,密封接收部19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另外,第三密封件14是设置在接收部19的车厢侧底部的环状密封部件,在比第二密封件13更靠近车厢侧密封接收部19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这些密封件13、14密封外板2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此外,充电口支架4可以与外板2一体形成,也可以相对于外板2焊接固定。在一体形成外板2和充电口支架4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二密封件13和第三密封件14。
[0052]
第一密封件5是设于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内板6侧)端部的密封部件。第一密封件5例如由具有适当弹性的软质树脂形成并双色成型,以与由硬质树脂形成的充电口支架4一体化。另外,第一密封件5具有与通过后述的肋23的外周面弹性连接以密封肋23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的功能。如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5上设有固定部21和唇部22。固定部21是固定于充电口支架4的部位,形成为具有与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对应的截面形状(例如,花生形状)的柱形。此外,图4中所示的“前后内外上下”表示以车辆10为基准的方向(前方、后方、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方向、上方向、下方向)。
[0053]
唇部22从固定部21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柱形内侧延伸设置。第一密封件5的形状为l字截面的环状,在向外板2侧折回的状态下与肋23的外周面弹性连接。该唇部22在与肋23弹性连接的状态下,具有唇部22的前端向肋23的前端侧抵接的弓形形状。如图5a
所示,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开口呈根据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而缩窄的状态。此外,在使第一密封件5与充电口支架4分开设置的情况下,在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可以安装或粘接固定第一密封件5。
[0054]
内板6是通过螺栓固定有车辆10的进口9的板状部件。内板6上设有与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对应的形状(例如,花生形状)的开口16以及用于卡接进口支架7的卡接孔17。进口9的连接端子12从内板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内板6的背侧)插入导通开口16,与内板6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设置。另外,卡接孔17形成于开口16周围多处。此外,可以将车辆10的内板的一部分作为内板6进行配置,也可以将与车辆10的内板分开的内板6固定到内板上。
[0055]
进口支架7是与进口9一起固定于内板6开口16上的环状部件,其与进口9分开配置。如图4和图5b所示,进口支架7上设有肋23、环状部24、卡接部25以及倾斜面部26。肋23为具有与充电口支架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对应的截面形状(例如,花生形状)的柱形,形成为比第一密封件5的固定部21略小的柱形。肋23与进口9一起嵌入内板6的开口16,并朝向外板2侧竖立设置以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周围。另外,该肋23设置为,在将进口9固定在内板6上时,从内板6观察与充电口支架4的相对侧(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插入,以与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弹性连接。
[0056]
另外,如图5a和图5b所示,进口9的连接端子12上方侧的肋23和下方侧的肋23的每一个均处于与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接触的位置关系。换而言之,环状的唇部22整体在与柱形肋23前端接触而弹性变形的同时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推压,从而在充电口支架4和进口支架7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0057]
环状部24为从肋2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基端部)向柱形外侧延伸设置的平面状部位,设于内板6的开口16周围。换而言之,肋23从环状部24沿环状部24的周向竖立设置。环状部24形成为与充电口支架4的内板6侧端部对应的形状。另外,环状部24设为与内板6的开口16的边缘(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面)接触。如图3所示,在环状部24和进口9之间夹持有进口支架密封件8并进行密封。环状部24夹持在内板6和进口9之间。进口支架7和进口9以例如通过进口支架密封件8粘接的状态固定。
[0058]
卡接部25是卡接在内板6的卡接孔17的部位,其相对于卡接孔17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插入并固定在内板6上。卡接部25与肋23相比设置于环状部24的径向外侧。如图4所示,进口支架7上设有多个卡接部25。卡接部25在插入导通卡接孔17的状态下,形成有与卡接孔17的端部边缘相比向外侧突出的卡接爪。另外,关于夹持进口9的连接端子12并相对的一对卡接部25,卡接爪的突出方向设为彼此相反。由此,相对于进口支架7的内板6的卡接状态稳定。
[0059]
如图3所示,在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下方,倾斜面部26是从肋23的前端部朝向进口9向斜上方延伸设置,以在肋23和连接端子12之间的间隙形成倾斜面的面状部位。该倾斜面部26设于进口支架7和进口9之间,并形成在从正面观察进口9时位于连接端子12下方的范围内。例如,如图4所示,在设置为环状的肋23中,倾斜面部26可以从位于下半部分(大致一半)的肋23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延伸。此外,如图3所示,优选为,倾斜面部26的倾斜角度设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呈向下梯度的角度。
[0060]
[2.作用]
[0061]
图6a中所示的“上”、“下”、“内”、“外”表示以车辆10为基准的方向(上方向、下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方向)。在将进口9固定在内板6上时,进口9和进口支架7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推压,以使进口支架7的卡接部25与内板6的卡接孔17接合。此时,进口支架7的肋23插入开口16的内侧并与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接触。
[0062]
另外,如图6b所示,随着肋23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弹性变形,在维持肋23与唇部22相接触的状态下,唇部22为相对于固定部21弯曲变形的状态。由此,密封充电口支架4和进口支架7之间的间隙。然后,进口支架7的卡接部25与内板6的卡接孔17接合,完成进口支架7的安装。
[0063]
在本实施例的充电口1的结构中,即使在由于某种原因水进入充电口1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水分适当排出。例如,即使在充电过程中降雨而导致水滴附着在充电口支架4的内表面的情况下,第一密封件5密封充电口支架4和进口支架7之间,阻止水分进入。另外,第二密封件13和第三密封件14密封外板2的接收部19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阻止水分进入。同样地,进口支架密封件8密封进口支架7和进口9之间的间隙,阻止水分进入。
[0064]
附着在充电口支架4内表面的连接端子12上方部位的水滴向车辆内侧移动,附着在连接端子12的周面。该水滴沿着呈圆柱形突出设置的连接端子12的外表面向下方流动,沿着倾斜面部26的上表面导入充电口支架4的内表面。然后,充电口支架4的内表面的水滴从外板2与盖11之间的间隙向车外排出。另外,进入连接端子12内部的水分通过排水软管18向车外排出。
[0065]
[3.效果]
[0066]
(1)在上述充电口1的结构中设有:开口部3,其形成于车辆10的外板2上并可以通过盖11打开和关闭;进口9,其以从车辆内侧插入导通形成于内板6上的开口16中的状态固定,并面向外板2的开口部3设置。另外,设有充电口支架4,其从车辆外侧向外板2的开口部3嵌入,从外板2朝向内板6竖立设置成柱形并构成充电口1的内周壁以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另外,设有柱形肋23,其与进口9一起嵌入内板6的开口16,朝向外板2侧竖立设置,以包围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周围。进一步,设有第一密封件5,其设于充电口支架4的内板6侧端部,与肋23的外周面弹性连接并密封肋23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
[0067]
通过这种结构,仅使具有进口9和肋23的进口支架7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就能够简单密封进口9周围的间隙,能够形成止水结构。另外,由于第一密封件5相对于肋23呈弹性推压的的状态,例如即使增加作用于充电口支架4和进口支架7之间的间隙的压力(水压),也易于维持较高的密封性能。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
[0068]
(2)上述充电口1的结构上设有与进口9分开的进口支架7。该进口支架7上设有环状部24和肋23。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进口9的形状根据车辆10的车辆类型和目的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改变进口支架7的形状而使充电口支架4、第一密封件5以及内板6等的结构通用。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在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的同时降低零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0069]
(3)例如,如图3所示,上述进口支架7的环状部24夹持在内板6和进口9之间。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抑制进口支架7相对于内板6的滑落,能够提高进口支架7的安装位置精度。另外,由于不易产生进口支架7的位置偏差,因此能够防止止水性能的降低。
[0070]
(4)上述进口支架7上设有卡接于内板6的卡接部25。卡接部25相对于肋23设置在
环状部24的径向外侧。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进口支架7安装在内板6上,能够容易地实现止水结构。另外,能够防止水浸没卡接部25或者水从卡接部25进入,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此外,通过将夹持进口9的连接端子12并相对的一对卡接部25在卡接爪的突出方向彼此相反设置,能够稳定进口支架7相对于内板6的卡接状态。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
[0071]
(5)上述进口支架7上设有倾斜面部26。该倾斜面部26从肋23延伸设置,以在肋23和连接端子12之间的间隙上形成倾斜面。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水从进口支架7和进口9之间的间隙进入,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另外,由于易于防止水浸没进口支架密封件8,因此能够稳定进口支架7和进口9的安装状态。
[0072]
另外,上述倾斜面部26形成在从正面观察进口9时位于连接端子12下方的范围内。通过这种结构,例如,即使在水滴附着在连接端子12的周面的情况下,该水滴向下方滴落时,也能够沿着倾斜面部26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可靠地流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
[0073]
(6)上述充电口1的结构上设有夹持安装在进口支架7和进口9之间的进口支架密封件8。由此,能够提高进口支架7和进口9之间的间隙的止水性。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另外,不易发生进口支架7相对于内板6的相对移动,能够提高进口支架7的安装位置精度。进一步,由于不易产生进口支架7的位置偏差,因此能够防止止水性能降低。
[0074]
(7)上述第一密封件5上设有向充电口支架4的内周侧延伸的唇部22。唇部22在向外板2侧折回的状态下与肋23的外周面弹性连接。这样一来,通过使唇部22相对于肋23的外周面弹性接触,能够可靠地密封充电口支架4和进口支架7之间的间隙,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
[0075]
(8)例如,如图6b所示,上述第一密封件5的唇部22,在与肋23弹性连接的状态下,具有唇部22的前端朝向肋23的前端侧抵接的弓形形状。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唇部22的挠曲灵活地保持肋23,允许进口支架7相对于充电口支架4的微小的相对移动,同时进行适当定位。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
[0076]
(9)上述外板2的开口部3上设有与充电口支架4嵌合定位的接收部19。另外,接收部19的盖11附近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密封件13,接收部19的车厢侧底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三密封件14。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水从外板2的接收部19和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进入,能够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另外,由于充电口支架4通过第二密封件13和第三密封件14安装在接收部19上,因此能够提高充电口支架4的定位精度。
[0077]
(10)如图3所示,上述进口9的连接端子12的轴向向斜上方倾斜。通过这种结构,例如,与使轴向竖直向上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水不易进入端子的开口,进一步改善进口9周围的止水性。另外,易于进行向进口9连接充电枪或充电线的操作,能够提高便利性。另外,即使水浸没连接端子12的表面而发生水从端子的开口进入的情况,也能够将水从排水软管18排出车外。
[0078]
此外,在上述充电口1的结构中,第一密封件5与充电口支架4一体双色成型。例如,在第一模具中充电口支架4由硬质树脂成型,在随后的第二模具中,第一密封件5由软质树脂成型。这样一来,通过使第一密封件5热熔接到充电口支架4上,能够消除第一密封件5和
充电口支架4之间的间隙,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另外,与第一密封件5和充电口支架4作为分体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部件安装的可操作性。
[0079]
[4.变形例]
[0080]
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并不旨在排除本实施例中未明示的各种变形和技术应用。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实施例的各配置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舍选择或适当地进行组合。
[0081]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充电口1的止水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但也可以将同样的结构应用于其他进口9中。例如,通过在用于补充内燃机燃料的供油口或用于补充废气净化的尿素水的供水口等中使用相同的结构,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0082]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进口支架7与进口9分开设置的结构,但也可以使进口支架7和进口9一体形成。至少,如果在进口9上设有肋23,则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0083]
本技术基于2020年6月22日提交的日本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0-106760),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84]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充电口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止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