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2300发布日期:2022-04-16 14:5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盲区监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车辆逐年增加,为了人们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中,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中需要用到大型货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大型货车由于车型庞大,车身较长,驾驶员座位较高及后视镜显示范围有限等原因,使得驾驶员在日常驾车过程中存在视觉盲区,在前进行驶、倒车及转弯掉头时常常无法察觉处于车头、车尾或者车厢侧面附近的行人及电动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当行人或者小型车辆距离大型货车较近时,可能造成车辆相撞甚至导致行人被卷入车底造成生命危险,对此我们提出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包括有固定架、活动板、底座板、弧形防护罩、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固定架内部顶端中心处开设有活动腔,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活动腔内部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固定架的外部一侧底部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和所述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所述底座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弧形防护罩,所述弧形防护罩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所述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所述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所述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和所述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均通过触发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上。
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和所述活动板之间通过铰接件活动连接有铰接杆。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上位于所述活动腔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铰接杆大小相吻合的活动槽,且所述铰接杆活动贯穿在所述活动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内部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的活动部位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和所述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两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螺纹贯穿连接有t型支撑杆,且所述t型支撑杆的底部一端焊接固定有夹持板。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顶部另一侧中心处和所述弧形防护罩内部一侧之间通过铰接件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板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
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上的所述固定架两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安装孔。
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显示单元,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上,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屏上,且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驾驶室的一侧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通过底座板和弧形防护罩安装在客车前挡风一侧,通过调节板在铰接件上的电动伸缩杆对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固定架上的支撑板和t型支撑杆将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和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安装在左右后视镜的一侧上,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将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安装在客车后部上,通过固定架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上的活动块运动,活动块在运动中通过铰接件和铰接杆对旋转座上的活动板进行角度调整,使得活动板上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便于使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流程图;附图标记:1、固定架;2、活动板;3、底座板;4、弧形防护罩;5、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6、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7、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8、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9、控制器;10、显示屏;11、活动腔;12、伺服电机;13、丝杆;14、活动块;15、旋转座;16、调节板;17、铰接件;18、铰接杆;19、活动槽;20、轴承;21、支撑板;22、t型支撑杆;23、夹持板;24、电动伸缩杆;25、防滑垫;26、安装板;27、安装孔;28、显示单元;29、电源单元;30、触发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9.请参阅图1-4,根据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包括有固定架1、活动板2、底座板3、弧形防护罩4、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5、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6、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7、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8、控制器9和显示屏10,固定架1内部顶端中心处开设有活动腔11,固定架1上位于活动腔11内部底端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13,丝杆13上螺纹贯穿连接有活动块14,固定架1的外部一侧底部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座15,旋转座15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活动板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6和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7,底座板3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罩4,弧形防护罩4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座15,旋转座15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调节板16,调节板16的一侧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5,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5、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6、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7和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8均通过触发线30连接至控制器9上。
20.其中,活动块14和活动板2之间通过铰接件17活动连接有铰接杆18,实现固定支撑。
21.其中,固定架1上位于活动腔11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与铰接杆18大小相吻合的活动槽19,且铰接杆18活动贯穿在活动槽19中,贯穿连接,实现调节调节。
22.其中,固定架1内部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20,且丝杆1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轴承20的活动部位上,使得丝杆13旋转稳定顺畅。
23.其中,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6和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7的固定架1的一侧两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板21,实现支撑安装。
24.其中,支撑板21上螺纹贯穿连接有t型支撑杆22,且t型支撑杆22的底部一端焊接固定有夹持板23,安装简单方便。
25.其中,调节板16顶部另一侧中心处和弧形防护罩4内部一侧之间通过铰接件17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4,底座板3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25,结构稳定。
26.其中,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8上的固定架1两端焊接固定有安装板26,且安装板26上均匀开设有安装孔27,便于安装。
27.其中,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至显示单元28,电源单元29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9的输入端上,显示单元28的输出端连接至显示屏10上,且显示屏10固定安装在驾驶室的一侧上。
28.工作原理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一种后加装四路盲区监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盲区
监测摄像头通过底座板和弧形防护罩安装在客车前挡风一侧,通过调节板在铰接件上的电动伸缩杆对第一盲区监测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固定架上的支撑板和t型支撑杆将第二盲区监测摄像头和第三盲区监测摄像头安装在左右后视镜的一侧上,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将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安装在客车后部上,通过固定架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丝杆上的活动块运动,活动块在运动中通过铰接件和铰接杆对旋转座上的活动板进行角度调整,使得活动板上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盲区监测摄像头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便于使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实用价值高。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