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盖锁定装置的车辆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7101发布日期:2022-10-18 21:3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包括盖锁定装置的车辆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储存装置,这种类型的车辆储存装置包括:
[0002]-主体,其限定可通过开口进入的储存容积体,
[0003]-盖,其可相对于主体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盖关闭开口,而在打开位置,盖提供通向开口的通道,
[0004]-盖锁定装置,其包括锁定构件和致动器,该锁定构件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盖保持在关闭位置,而在解锁位置,盖可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致动器被设置为在被致动时将锁定构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背景技术:

[0005]
例如,这种储存装置设置在中央控制台、仪表板或车辆的其他内部装饰元件中。以已知的方式,这种储存装置的储存容积体可以通过盖关闭,该盖可以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在关闭位置以防止盖意外打开。
[0006]
锁定装置通常包括锁定构件和锁定构件的致动器以在用户希望打开盖时允许用户解锁锁定装置。
[0007]
锁定构件和致动器通常设置在储存装置的盖上,并且由例如钩形成的锁定构件在盖关闭时与储存装置的主体相互作用以将盖锁定在关闭位置。
[0008]
这种布置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因为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锁定元件延伸到盖与主体开口之间的空间中。之后,当用户将他或她的手插入到开口中以进入储存容积体时,用户很可能会撞击锁定元件,如果用户在此接触期间受伤,这将是不舒服的并且甚至是危险的。另外,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从储存装置外部可以看到锁定元件,这样降低了储存装置的美观性。
[0009]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可以将锁定装置放置在主体中,但是锁定装置的体积就会减少主体中可用的储存容积体。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可以牢固锁定、同时具有令人满意的外观和适当大小的储存容积体的储存装置来克服这些缺点。
[0011]
为此,本发明涉及上述类型的储存装置,其中锁定元件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地安装在主体上,并且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与盖干涉,致动器安装在盖上并且当盖处于关闭位置并且致动器被操作时,致动器将锁定元件移动到解锁位置。
[0012]
因此,通过在主体上提供锁定元件并且在盖上提供致动器,锁定装置在盖和主体上的占用面积都减小了,从而增加了可用的储存空间。另外,通过将锁定元件放置在主体中,可以在盖处于打开位置时使锁定元件从储存装置外部即使能看见也是看见的很少。因此,改善了储存装置的外观。另外,用户在将他或她的手插入到储存容积体中时不太可能接
触到锁定元件。通过在盖中设置致动器,还可以使致动器从储存装置的外部基本上不可见,从而进一步提高储存装置的美观性。
[0013]
储存装置还可以包括单独或以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组合考虑的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4]-致动器包括致动表面和推动构件,致动表面可由用户沿着致动方向在静止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以在推动方向上在操作表面处于静止位置时的非作用位置与操作表面处于操作位置时的作用位置之间移动推动构件,在作用位置,推动构件作用于锁定构件上以将锁定构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推动方向与操作方向不同;
[0015]-盖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沿着打开方向移动,致动方向与打开方向基本平行;
[0016]-致动器可旋转地安装在盖中,致动表面和推动构件在致动器的旋转轴线的两侧延伸,使得致动表面在致动方向上的移动引起推动构件在推动方向上的移动;
[0017]-锁定装置包括致动器约束元件,该致动器约束元件将致动表面朝静止位置约束;
[0018]-盖包括抵靠表面,推动构件在非作用位置抵靠所述抵靠表面;
[0019]-致动器设置在在盖内延伸的内部容积体中,所述内部容积体包括开口,当盖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元件被施加在所述开口的边缘上,致动器在被致动时将锁定元件移动到开口中以将锁定元件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0020]-致动器完全在内部容积体内延伸;
[0021]-致动表面界定内部容积体的开口的一部分,使得致动表面的致动通过将至少一根手指插入到内部容积体内来实现;以及
[0022]-锁定构件包括从主体的壁朝向盖突出的至少一个钩,壁被成形为包括将锁定构件的至少一个钩从储存装置的外部隐藏起来的部分。
附图说明
[0023]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通过举例给出并参照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0024]
图1是储存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盖处于关闭位置,
[0025]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锁定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盖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以及
[0026]
图3是图2的锁定装置在用户操作致动器期间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参照图1,描述了一种储存装置1,其包括主体2和安装在主体2上的盖4。
[0028]
主体2限定了用户可以储存物体的储存容积体。因此,主体2包括至少一个壁和底部,在它们之间限定了储存容积体。例如,在底部的对面,一个或多个壁还限定了用于进入储存容积体的开口。主体2例如被集成到车辆装饰元件中,或形成在该装饰元件(例如,仪表板)中,以形成例如手套箱或上部储存空间、中央控制台的主体2,用于形成例如槽、门板等的主体。
[0029]
盖4在主体2上安装成可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
盖4在主体2上方延伸,以封闭开口并使储存容积体不能从储存装置1的外部进入。在打开位置,盖4至少部分地远离开口移动以便提供通向储存容积体的通道。例如,盖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是围绕轴线r的旋转运动。例如,在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2上的盖的情况下,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沿着由圆弧形成的打开方向。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打开方向朝向车辆的顶部,但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想任何打开方向,特别是取决于储存装置1在乘客厢中的安装位置。
[0030]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盖4由两部分制成,即通过例如焊接、特别是通过振动焊接接合在一起形成盖的外盖部分6和内盖部分8。外盖部分6形成盖4和储存装置1处于关闭位置的可见部分。内盖部分8在外盖部分6与主体2之间延伸,并形成盖的在关闭位置关闭主体2的开口的部分。例如,内盖部分8仅在盖4的打开位置可见。例如,外盖部分6和内盖部分8在它们之间、在盖4的边缘12附近限定了至少一个内部容积体10,当盖4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该内部容积体10远离主体2移动。内部容积体通向盖的外部,例如在边缘12处。内盖部分8还包括开口14,开口14通向内部容积体10并与主体2的一部分相对地延伸。开口14的边缘由例如在朝向主体2延伸的内盖部分8的肩部18的端部处延伸的凸缘16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变型中,盖4可以形成为一体,限定了内部容积体10并且包括开口14和肩部1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例如,盖4包括两个肩部18,每个肩部18在盖4的边缘附近延伸,这些边缘沿着盖的宽度相对。一个肩部18通向开口14,而另一个肩部简单地从盖延伸,例如从内盖部分8向主体2延伸。
[0031]
储存装置可以可选地包括约束装置,该约束装置将盖4朝其打开位置约束。因此,在没有将盖保持在关闭位置的力的情况下,盖则趋于自动移动到打开位置
[0032]
储存装置1还包括锁定装置,其被设置为将盖4锁定在关闭位置,即防止盖无意或不自觉地移动到打开位置,尤其是设置将盖约束到打开位置的约束装置时,或者,更简单地说,防止盖相对于主体自由移动,这种自由移动可能会在车辆运动时产生令人不快的振动噪音。
[0033]
该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锁定元件20和锁定元件20的至少一个致动器22。
[0034]
锁定元件20安装在主体2上,即它与主体是一体的,但是如将要描述的那样可相对于主体移动,并且当盖4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不与盖4一起移动。
[0035]
例如,锁定构件20包括钩24,钩24从主体2的壁26朝向盖4突出并且被设置为当盖4处于关闭位置时与盖4相互作用以阻止盖4移动到打开位置。例如,钩24穿过与盖4的开口14相对地在壁26中延伸的开口28。例如,主体2的壁26是当盖4处于关闭位置时盖4的边缘12搁置在其上的壁。
[0036]
锁定元件20可相对于主体2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锁定元件20与处于关闭位置的盖4相互作用以将其保持在该位置,而在解锁位置,锁定元件20不与盖4相互作用,使得盖4可以移动到打开位置。锁定元件2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移动是围绕旋转轴线r’的旋转运动,例如,旋转轴线r’基本上平行于盖4的旋转轴线r。为此,例如,钩24与在壁26中延伸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其上的轴30为一体。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锁定元件20包括两个钩24,它们与轴30为一体并且分别在轴30的一个端部附近延伸,以与盖的肩部18相对地延伸。
[0037]
在锁定位置,钩24更具体地通过盖4的开口14与凸缘16相互作用以将盖4保持在关
闭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换言之,在锁定位置,钩24搁置在凸缘16上并且对抗盖4在打开方向上的移动。因此,锁定元件20在锁定位置和盖4的关闭位置与盖4干涉。在解锁位置,钩24远离凸缘16移动,使得盖4可以移动到打开位置,因为钩24不再妨碍该移动。当设置两个钩24时,每个钩在锁定位置与一个肩部18的凸缘16接合,并且在解锁位置远离该凸缘移动。当一个钩24被致动器2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与不界定开口14的肩部18的凸缘16相互作用的另一个钩24的移动通过轴30实现,这将稍后描述。换言之,钩24通过致动器22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的移动引起轴30的旋转运动,轴30的旋转运动又引起另一个钩24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0038]
锁定装置还包括将锁定元件20偏置到锁定位置的偏置元件(未被示出)。因此,当锁定元件20处于解锁位置并且将其保持在该位置的力消失时,锁定元件20返回到锁定位置。这种限制元件由例如围绕轴30的旋转轴线安装的扭簧形成,或由作用在钩24上的片簧形成。
[0039]
当盖4关闭时,即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锁定元件20通过盖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便允许钩24被插入到开口14中超过凸缘16。为此,钩24包括倾斜凸缘31,例如,当盖关闭时,倾斜凸缘31形成边缘16的接触表面。例如,如图3中更具体可见,接触表面具有弧形。凸缘16作用在倾斜挡板31上以将钩24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一旦钩24接合在开口中并且凸缘不再作用在倾斜平面31上,锁定元件20就在偏置元件的影响下返回到锁定位置并将盖4锁定在关闭位置。
[0040]
致动器22安装在盖4上,即,它与盖4是一体的,但是如将要描述的那样可相对于盖4移动,并且当盖4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致动器22与盖4一起移动。
[0041]
致动器22被设置为当由用户操作并且盖4处于关闭位置时将锁定元件2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为此,致动器22可在静止位置与作用位置之间移动,在静止位置,致动器22与锁定元件20间隔开,而在作用位置,致动器22作用在锁定元件20上以将其移动到解锁位置。更具体地,致动器22可在静止位置与作用位置之间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该旋转轴线r”基本上平行于锁定元件20的旋转轴线r’。为此目的,致动器22可旋转地安装在盖4的内部容积体10中,以便用户可以通过开口14进入。
[0042]
更具体地,致动器22包括可由用户操作的致动表面32,以及当致动表面32被致动时作用于锁定元件20上的推动元件34。致动器22制成一体,例如包括致动表面32和推动元件34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盖4的内部容积体10中。致动表面32和推动元件34在旋转轴线r”的两侧延伸,并且例如在它们之间形成非零角,使得致动表面32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引起推动元件34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移动。根据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致动表面32与推动元件34彼此形成接近90
°
的角度。这种布置使得可以提供致动表面32沿着致动方向的致动,同时推动元件34在与致动方向不同的推动方向上作用在锁定元件20上,从而改进锁定装置的人机工程学。实际上,因此可以提供如图1和图2所示在基本上平行于盖4的打开方向的致动方向上进行致动表面32的致动,这在对用户来说特别直观的。
[0043]
致动器22定位在盖4的内部容积体10内,例如,使得致动表面32封闭盖4的开口14的一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因此,将手穿过开口14并将至少一根手指插入到内部容积体10中的用户可以致动可直接接近的致动表面32以使其在致动方向上移动,并且在该移动中在打开方向移动盖4。如此定位的致动器22还使得当盖4处于关闭位置时推动元件34与锁定元
件20的钩24相对。更具体地,在锁定构件20的锁定位置和盖4的关闭位置,推动构件34延伸到限定了边缘16的肩部18中,钩24压在该边缘16上。
[0044]
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在致动表面32处于静止位置时,推动构件34处于非作用位置,在该非作用位置,推动构件34与锁定构件20并且更具体地与钩24间隔开或齐平,钩24抵靠边缘16并防止盖4移动到打开位置。致动表面32沿着致动方向移动到致动位置引起推动元件34沿着推动方向移动到作用位置,在该作用位置,推动元件34将钩24在推动方向上推动到解锁位置,从而允许打开盖4。钩24和推动元件34可以被成形为在作用位置一起相互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
[0045]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锁定装置还包括将致动表面32朝静止位置约束的约束元件36。因此,当用户停止对致动表面32的致动时,致动表面32返回到其静止位置,这也引起推动元件34返回到其非作用位置。这种约束元件36例如由安装在盖4的内部容积体10中的与致动表面32相对的片簧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变型中,约束元件36可以由围绕致动器22的旋转轴线r”安装的扭簧形成。
[0046]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盖2还包括延伸到内部容积体10中的抵靠表面,推动元件34在非作用位置中靠在该抵靠表面上。抵靠表面例如由与推动元件34相对地延伸到内部容积体10中的肋38形成。抵靠表面用于限制致动器在非作用位置的偏转,使得致动表面32延伸到所需位置,在该所需位置,致动表面32与外盖部分8连续延伸,以呈现令人满意的外观,如图1和图3中更具体可见。
[0047]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储存装置的外观特别有利,因为即使当储存装置处于打开位置时,也可以使推动元件34和锁定元件20从储存装置的外部几乎不可见。这是因为推动元件34可以在外盖部分8的壁40后方延伸,该壁40界定开口14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因此,致动器22完全在内部容积体内延伸并且在打开位置,只有推动元件34的端部是可见的,但仅在有限的程度上可见。另外,壁26可被成形为包括遮蔽锁定元件20的(多个)钩24的部分42,如图2和图3所示。因此,(多个)钩24在盖4的打开位置被特别好地隐藏。另外,壁26的部分42防止用户在伸入储存装置以进入储存容积体时撞到(多个)钩24或在钩24上刮擦。
[0048]
储存装置还可以具有大的储存容积体。实际上,通过分离致动器22和锁定元件20,锁定装置的占用面积被减小,从而释放空间以增加可用的储存容积体。具体地,在盖4中仅需要有限量的空间来容纳致动器22,由此减小内部容积体10并由此使盖4整合(conforming)以增加可用的储存容积。类似地,在主体2中,仅在壁26中需要容纳锁定元件轴30的足够空间,由此限制壁26的厚度并由此释放空间以增加储存容积体和/或减小储存装置的占用面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