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5166发布日期:2022-09-14 09: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5t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轮毂单元装配于车桥两端,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辋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汽车轮毂单元将半轴输出的动力(转动扭矩)传递到制动鼓和轮辋,带动整车行驶。汽车轮毂单元既承受径向载荷又承受轴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件。传统的2.5t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由后轮毂、大小单列锥轴承、轮毂油封、轮毂外油封和润滑脂结构,这种技术方案的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结构繁琐,装配难度极大,装配效率低,进而导致产品成本高昂。传统2.5t双胎后桥,每1万公里需对轮毂单元进行润滑脂更换,后期维护费用昂贵;另外,若装配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大小单列锥轴承、轮毂油封和轮毂外油封损伤;同时,外部污染物进入轮毂单元,提高后期轮毂单元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失效风险。轮毂单元的各零部件之间由于存在尺寸链的积累,导致轮毂单元的轴承单元径向和轴向均存在较大的工作游隙范围,无法精准定位,进而导致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轮毂单元的密封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解决轮毂单元结构繁琐,装配难度极大,装配效率低,产品成本高,后期维护费用昂贵,轴承单元径向和轴向均存在较大的工作游隙范围,使用寿命低,安全隐患大,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包括半轴、轮毂轴管、轮毂,所述半轴穿过轮毂轴管上设有的轴孔与轮毂的连接端固定,所述轮毂的安装端套在轮毂轴管上,所述轮毂与轮毂轴管之间设置密封有润滑脂的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管靠近轮毂的安装端一侧设有轴肩,所述轮毂轴承一端限位于轮毂轴管的轴肩,另一端用锁紧螺母与轮毂轴管螺纹配合形成对轮毂轴承的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内圈与轮毂轴管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轮毂轴承外圈与轮毂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二密封圈密封。
5.所述轮毂轴管轴肩转角处所对应的轮毂轴承的内圈转角处设置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密封圈安装槽内且外露,第一密封圈的外露部位于轮毂轴管的轴肩转角处形成密封。
6.所述轮毂的轴孔内壁设置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环形槽内且外露,用于密封轮毂与轮毂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
7.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均为o型密封圈。
8.所述轮毂轴承一端的内圈用锁紧螺母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另一端的外圈用设置在轮毂轴孔内的孔用挡圈轴向限位。
9.所述轮毂的轴孔内壁设置环形卡槽,所述孔用挡圈卡在环形卡槽内。
10.所述轮毂轴承包括设置在轮毂轴承轴向两端的油封,该油封用于对轮毂轴承内的润滑脂进行密封。
11.所述半轴外伸出轮毂轴管的端部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通过螺栓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与轮毂之间设置密封胶进行密封。
12.本发明的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包括半轴、轮毂轴管、轮毂,所述半轴穿过轮毂轴管上设有的轴孔与轮毂的连接端固定,所述轮毂的安装端套在轮毂轴管上,所述轮毂与轮毂轴管之间设置密封有润滑脂的轮毂轴承,采用轮毂轴承从而避免轮毂轴承中的润滑脂泄露,且防止轮毂轴承外部的润滑油、油蒸汽及污染物进入轴承内污染轴承,降低轴承的性能,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对轮毂单元的周期性维护。所述轮毂轴管靠近轮毂的安装端一侧设有轴肩,所述轮毂轴承一端限位于轮毂轴管的轴肩,另一端用锁紧螺母与轮毂轴管螺纹配合形成对轮毂轴承的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内圈与轮毂轴管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轮毂轴承外圈与轮毂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二密封圈密封。从而避免润滑油、油蒸汽及污染物经轮毂的安装端的进入到轮毂单元内部,污染轮毂单元内部,导致轮毂单元的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周期性维护的问题。同时实现对轮毂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径向锁定,进而保证了轮毂单位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安全隐患。
13.所述轮毂轴承一端的内圈用锁紧螺母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另一端的外圈用设置在轮毂轴孔内的孔用挡圈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轮毂轴承内圈和外圈的轴向锁定,实现轴向精准定位,进而保证了轮毂单位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安全隐患。
14.所述半轴外伸出轮毂轴管的端部设置法兰盘,该法兰盘通过螺栓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与轮毂之间设置密封胶进行密封。相比于传统的采用密封纸垫进行密封,密封效果更好,便于操作。从而保证了轮毂单元整体的的密封性能。
15.本发明的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后桥全生命周期无需进行轮毂单元润滑脂的更换,解决了后期维护费用昂贵的问题。而且避免了污染物进入轮毂单元,有效延长轮毂单元使用寿命,降低潜在失效风险,便于装配,提升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轴承单元径向和轴向的工作游隙范围在合理范围内,可实现精准定位。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密封性强。传统2.5t双胎后桥首创,填补了国内2.5t双胎后桥领域“免维护轮毂单元”空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考图1,一种汽车双胎后桥轮毂单元,包括半轴1、轮毂轴管2、轮毂3,所述半轴1穿过轮毂轴管2上设有的轴孔与轮毂3的连接端固定。所述半轴1外伸出轮毂轴管2的端部设置法兰盘11,该法兰盘11通过螺栓与轮毂3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1与轮毂3之间设置密封胶进行密封。本实施例的法兰盘11相对轮毂3的一侧设有台阶,从而增大法兰盘11与轮毂3密封面。所述轮毂3的安装端套在轮毂轴管2上。所述轮毂3与轮毂轴管2之间设置密封有润滑脂的轮毂轴承4。所述轮毂轴承4包括设置在轮毂轴承轴向两端的油封,该油封用于对轮
毂轴承内的润滑脂进行密封。本实施例的轮毂轴承4包括一个外圈、两个并排设置在外圈内的内圈,所述两个内圈之间的缝隙处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双列滚子分别通过保持架设置在外圈与各内圈之间。所述轮毂轴管2靠近轮毂3的安装端一侧设有轴肩,所述轮毂轴承4一端限位于轮毂轴管2的轴肩,另一端用锁紧螺母5与轮毂轴管2螺纹配合形成对轮毂轴承4的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4一端的内圈用锁紧螺母5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4另一端的外圈用设置在轮毂3轴孔内的孔用挡圈6轴向限位。所述轮毂3的轴孔内壁设置环形卡槽,所述孔用挡圈6卡在环形卡槽内。本实施例的孔用挡圈6,根据轮毂轴承4尺寸采用与其相应尺寸的孔用挡圈6。本实施例的轮毂轴承4内圈一端限位于轮毂轴管2的轴肩,另一端用锁紧螺母5与轮毂轴管2螺纹配合形成对轮毂轴承4内圈的轴向限位。所述轮毂轴承4外圈一端限位于轮毂3连接端的轴孔内壁设有的限位台阶,另一端用孔用挡圈6与轮毂3安装端的环形卡槽配合对轮毂轴承4外圈的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轮毂轴承4的轴向锁定。所述轮毂轴承4内圈与轮毂轴管2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一密封圈7密封,所述轮毂轴管2轴肩转角处所对应的轮毂轴承4的内圈转角处设置一密封圈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圈7位于密封圈安装槽内且外露,第一密封圈7的外露部位于轮毂轴管2的轴肩转角处形成密封。所述轮毂轴承4外圈与轮毂3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二密封圈8密封。所述轮毂3的轴孔内壁设置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圈8设于环形槽内且外露,用于密封轮毂3与轮毂轴承4外圈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均为o型密封圈。从而避免润滑油、油蒸汽及污染物经轮毂的安装端的进入到轮毂单元内部,污染轮毂单元内部,导致轮毂单元的无法正常工作。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改动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