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

文档序号:32004290发布日期:2022-11-02 12:2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

1.本技术涉及卡车油箱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2.卡车和大型货车由于经常需要进行长途作业,因此配备的都是大容量油箱,为了便于进行加油操作,油箱通常置于卡车或大型货车的侧面。但长途作业经常会出现停靠在野外情形,夜深人静之时,容易发生不法分子偷油事件,严重时油箱还会被破坏,极大程度上影响正常运输作业。
3.公开号为cn110901376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油箱加油口的燃油防盗装置,包括第一进油件、连接件和第二进油件,第二进油件与连接件的一端间隔相连,并在该相连处形成一3~5mm的出油间隙。由于该专利的结构较为曲折,且缝隙均较小,一般的软管不能从外面插入,而较硬的管子因为不能弯曲更加进不来,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油箱内的燃油被盗。但缝隙较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油速率,由于卡车和货车一般加的是柴油,柴油的粘度比汽油大,当进油量较多时容易堵塞出油间隙造成柴油反溢;并且该装置只能防止不法分子从进油口偷油,不能防止不法分子从油箱上打洞偷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在不影响进油速率的情况下,既能防止不法分子从进油口偷油,也能防止不法分子从油箱上打洞偷油,保障卡车和大型货车顺利完成长途作业。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包括常用油箱、备用油箱、油泵、电动球阀和控制模块;所述常用油箱包括第一油箱本体、进油管道、单向阀、第一油量传感器和气压计;所述第一油箱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底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油口,外壁设置有真空层,所述气压计设置在真空层外侧检测真空层的气压;所述进油管道的顶端与第一进油口连接,底端与单向阀连接,并且底端位于第一出油口上方4~5cm;所述第一油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油箱本体内部侧壁上;所述备用油箱包括第二油箱本体和第二油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箱本体顶段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底端设置有第三出油口,第二油箱本体和第一油箱本体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油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油箱本体内部侧壁上;所述油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连接;所述电动球阀通过管道与第一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转速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转速传感器、第一油量传感器、第二油量传感器和气压计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油泵、电动球阀和报警器电性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常用油箱内还设置有电动滑轨和活动板;所述电动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箱本体的四面侧壁上,所述活动板与电动滑轨连接,并沿所述电动滑轨移动;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进油管道穿过的通孔,并且活动板与第一油箱本体的侧壁和进油管
道紧密贴合;所述活动板与第一油箱本体的侧壁和底板构成常用油箱的储油腔;所述电动滑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最低位置比所述单向阀高3~5cm,所述活动板的位置由第二油量传感器控制,所述储油腔的容量和备用油箱里的剩余油量之和等于备用油箱的总容量。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第一油箱本体的侧壁和进油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箱本体和真空层之间还设置有防切割层,所述防切割层上设置有纵向连接排列或横向连接排列的截面为“人”字型的细缝;所述第一油箱本体四面侧壁外部的“人”字型细缝为纵向连接排列,顶板和底板外部的“人”字型细缝为横向连接排列。
10.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带灯蜂鸣器。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进油管道向常用油箱内加油,进油管道底端位于第一出油口上方4~5cm,即与第一油箱本体底板保持了足够的距离,留下了足够的进油空间,因此不会产生柴油在第一进油口处粘连的现象,从而不会影响进油速率,造成柴油反溢;并且进油管道底端的单向阀可控制柴油只能从进油管道流入常用油箱,而不能从常用油箱流入进油管道,因此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从第一进油口伸入油管进行偷油;(2)气压计可检测真空层内的气压大小,当不法分子企图在油箱上打洞时,气压计的读数突然增大,控制器会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车主并警示不法分子,迫使不法分子放弃偷油;常用油箱的防切割层上设置的“人”字型细缝可增大穿凿油箱的难度,对尖锐物体的插入进行缓冲减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在尖锐物体插入相邻两个“人”字型细缝的连接处时折断尖锐物体的头部;(3)若气压计发生故障,使得报警器没有及时报警,不法分子成功在油箱上打孔,当第一油量传感器检测到常用油箱内的油量快速下降时,控制器也会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并且控制油泵将常用油箱内的柴油转移到备用油箱中,同时控制电动球阀接通备用油箱,使用备用油箱进行供油,保障车辆正常行驶;转速传感器用于避免报警器误报警,由于车辆急刹车和突然加速时会使得油量传感器对油量的检测产生误判,因此只有在转速传感器检测到转速为0,即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控制器才会根据第一油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4)通过电动滑轨和活动板可灵活调整常用油箱中储油腔的容量大小,所述活动板的位置由第二油量传感器控制,使得所述储油腔的容量和备用油箱里的剩余油量之和等于备用油箱的总容量,保证储油腔内的柴油可完全转移至备用油箱中。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常用油箱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防切割层(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电动滑轨和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解释:1-常用油箱,2-备用油箱,3-油泵,4-电动球阀,5-第一油箱本体,6-进油管道,7-单向阀,8-第一油量传感器,9-气压计,10-第一进油口,11-第一出油口,12-第二出油口,13-真空层,14-第二油箱本体,15-第二油量传感器,16-第二进油口,17-第三出油口,18-控制器,19-转速传感器,20-报警器,21-电动滑轨,22-活动板,23-储油腔,24-防切割层,25
‑“
人”字型细缝,26-通孔,2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6.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
ꢀ“
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
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
上”、
ꢀ“
下”、
ꢀ“
左”、
ꢀ“
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17.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油箱防盗报警系统,适用于卡车或者大型货车,包括常用油箱1、备用油箱2、油泵3、电动球阀4和控制模块;常用油箱1安装在常规位置,即卡车或大型货车的侧面,备用油箱2则与常用油箱1并排放置,从车辆外侧看,常用油箱1完全挡住备用油箱2,备用油箱2具有足够的隐蔽性。所述常用油箱1用于在常规状态下储存柴油并为车辆供油,常用油箱1包括第一油箱本体5、进油管道6、单向阀7、第一油量传感器8和气压计9。所述第一油箱本体5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油口10、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油口11,底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出油口12,外壁设置有真空层13,所述气压计9设置在真空层13外侧检测真空层13的气压。所述进油管道6的顶端与第一进油口10连接,底端与单向阀7连接,并且底端位于第一出油口11上方4~5cm。需要加油时,将油枪或者加油管伸入第一进油口10,通过进油管道6向常用油箱1内加油,进油管道6底端位于第一出油口11上方4~5cm,即与第一油箱本体5底板保持了足够的距离,留下了足够的进油空间,因此不会产生柴油在第一进油口10处粘连的现象,从而不会影响进油速率,造成柴油反溢。并且进油管道6底端的单向阀7可控制柴油只能从进油管道6流入常用油箱1,而不能从常用油箱1流入进油管道6,因此可有效防止不法分
子从第一进油口10伸入油管进行偷油。所述第一油量传感器8设置在第一油箱本体5内部侧壁上,第一油量传感器8用于检测常用油箱1内的油量。
18.所述备用油箱2用于常用油箱1正在被偷油时,储存常用油箱1中的剩余柴油。备用油箱2包括第二油箱本体14和第二油量传感器15。所述第二油箱本体14顶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16,底端设置有第三出油口17,第二油箱本体14和第一油箱本体5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油量传感器15设置在第二油箱本体14内部侧壁上,用于检测备用油箱2内的油量。所述油泵3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二进油口16和第二出油口12连接,将常用油箱1内的柴油通过第二出油口12、油泵3和第二进油口16进入备用油箱2,所述油泵3为单向油泵,即油泵3只能将柴油从常用油箱1泵入备用油箱2,而不能将柴油从备用油箱2泵入常用油箱1。所述电动球阀4通过管道与第一出油口11和第三出油口17连接,电动球阀4为三向球阀,除了连接第一出油口11和第三出油口17之外,还与车辆的动力系统连接,通过电球阀可改变动力系统与常用油箱1和备用油箱2的连接关系,从而选择使用常用油箱1或备用油箱2进行供油。备用油箱2只能通过油泵3从常用油箱1内转移柴油,而不能通过油枪直接对备用油箱2加油。
19.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8、转速传感器19和报警器20,所述控制器18的输入端与转速传感器19、第一油量传感器8、第二油量传感器15和气压计9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油泵3、电动球阀4和报警器20电性连接。控制器18用于接收信号并发出控制指令,转速传感器19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报警器20则用于发出报警信号,由于偷油事件大多发生在夜深人静,车主睡着的时候,因此实施例1使用的报警器20为蜂鸣器或带灯蜂鸣器,可快速提示发出声音报警信号叫醒车主并警示不法分子,若车主不在车辆附近,灯光也能帮助车主快速辨别车辆位置。
20.实施例1在第一油箱本体5和真空层13之间还设置有防切割层24,用于防止不法分子在常用油箱1上打洞进行偷油。所述防切割层24上设置有纵向连接排列或横向连接排列的截面为“人”字型的细缝;所述第一油箱本体5四面侧壁外部的”人”字型细缝25为纵向连接排列,顶板和底板外部的”人”字型细缝25为横向连接排列。
21.实施例1 的工作原理为:当不法分子从第一进油口10伸入偷油管进行偷油时,由于进油管道6底端的单向阀7可控制柴油只能从进油管道6流入常用油箱1,而不能从常用油箱1流入进油管道6,因此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从第一进油口10伸入油管进行偷油。
22.当不法分子从常用油箱1上打洞进行偷油时,由于真空层13被破坏,气压计9的的读数迅速增大,控制器18会控制报警器20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车主并警示不法分子,迫使不法分子放弃偷油;常用油箱1的防切割层24上设置的”人”字型细缝25可增大穿凿油箱的难度,对尖锐物体的插入进行缓冲减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在尖锐物体插入相邻两个”人”字型细缝25之间的连接处时折断尖锐物体的头部。
23.若气压计9发生故障,使得报警器20没有及时报警,令不法分子成功在油箱上打孔,实施例1还会根据第一油量传感器8的进行报警。正常行驶状态下,油箱内的柴油高度是缓慢下降,而当不法分子利用油管进行偷油时,油箱内的柴油高度会迅速下降,而第一油量传感器8和第二油量传感器15均是通过油箱内的柴油高度来检测油量。因此,当第一油量传感器8检测到常用油箱1内的油量快速下降时,表示常用油箱1内的柴油正在被窃取,此时控制器18也会控制报警器20发出警报,并且控制油泵3将常用油箱1内的柴油转移到备用油箱
2中,同时控制电动球阀4令车辆动力系统接通备用油箱2,使用备用油箱2进行供油,在常用油箱1被破坏的情况下,保障车辆正常行驶;当备用油箱2内的柴油用尽时,控制器18再控制电动球阀4令车辆动力系统接通常用油箱1,使用常用油箱1进行供油。
24.转速传感器19用于避免报警器20误报警,由于车辆急刹车和突然加速时,由于惯性柴油的液位会发生激变,使得油量传感器对油量的检测产生误判,因此只有在转速传感器19检测到转速为0,即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控制器18才会根据第一油量传感器8的信号控制报警器20报警。当柴油全部转移到备用油箱2中后,由于不法分子从外部无法看到备用油箱2的位置,因此也无法对备用油箱2进行破坏,从而避免了车主的损失。并且虽然常用油箱1被破坏,但车主还能使用备用油箱2维持车辆正常行驶至维修点进行维修,在油量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先行驶至目的地完成运输,再进行维修,从而保证了正常的运输作业。
25.实施例2如图5~图7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常用油箱1内还设置了电动滑轨21和活动板22;所述电动滑轨21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箱本体5的四面侧壁上,所述活动板22与电动滑轨21连接,并沿所述电动滑轨21移动;所述活动板22上设置有供所述进油管道6穿过的通孔26,并且活动板22与第一油箱本体5的侧壁和进油管道6紧密贴合;所述活动板22与第一油箱本体5的侧壁和底板构成常用油箱1的储油腔23;所述电动滑轨21与控制器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6.储油腔23的容量可通过调整活动板22的位置进行改变,所述活动板22的最低位置比所述单向阀7高3~5cm,确保加入的柴油全部加进储油腔23中,而不会加入活动板22上方的空腔内。为了防止柴油渗入活动板22上方的空腔内,实施例2在活动板22与第一油箱本体5的侧壁和进油管道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7。所述活动板22的位置由第二油量传感器15控制,根据第二油量传感器15的检测信号,控制器18控制电动滑轨21工作,带动活动板22沿电动滑轨21移动,使得储油腔23的容量和备用油箱2里的剩余油量之和等于备用油箱2的总容量,即车辆携带的油量不会超过备用油箱2的总容量。既能在保证油量足够使用的情况下,避免车辆携带过多柴油,增加负重;也能确保在常用油箱1被偷油时,储油腔23内的柴油能全部转移至备用油箱2内。
27.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的控制器18还与车辆的仪表台连接,除了根据第一油量传感器8的检测信号被动转移常用油箱1内的柴油,实时2还可以通过仪表台手动控制控制器1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油泵3启动转移柴油,当车主在野外过夜时,如果觉得柴油具有较高被盗的风险,可以主动将常用油箱1内的柴油转移至备用油箱2中。控制器18根据备用油箱2的剩余空间调整储油腔23大小,使得在备用油箱2内还有柴油时,储油腔23的容量为备用油箱2的剩余容量,避免车主加油过多,多余的柴油无法转移入备用油箱2造成损失。例如当备用油箱2内还有50%的柴油时,活动板22位于常用油箱1一半的高度位置,此时储油腔23容量为常用油箱1容量的50%,车主至多只能加入常用油箱1容量50%的柴油。由于第一油箱本体5和第二油箱本体14大小相同,因此常用油箱1的容量和备用油箱2的容量相同,使得控制器18在控制活动板22位置时也更加简单,此时储油腔23容量即为备用油箱2容量的50%,可以实现柴油的完全转移。
28.不法分子在对实施例2上打洞进行偷油时,若打洞的位置位于活动板22上方,由于活动板22的阻隔,不法分子也无法偷到储油腔23内的柴油;若打洞的位置位于活动板22上
方,则如同实施例1一样根据第一油量传感器8和转速传感器19的信号进行油量转移和报警。因此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偷油成功的概率。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