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0222发布日期:2022-10-14 18:3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为提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适应不同体型乘员的佩戴要求,汽车的前排安全带一般会设置有高度调节器,用于调节安全带的上部高度,避免出现滑肩或是勒脖子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现有高度调节器,在结构和功能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3.①
只有几个有限的高度档位(一般4~5个),需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几个高度档位调节高度,调节范围跨度大,只能保证几种体型乘客的佩戴舒适性,无法满足更多其他体型的乘客,影响人们的乘车舒适性;
4.②
现有的调节器一般都为按钮式高度调节器,无论是往上还是往下调节,在调节过程中都要全程用手按住按钮,等到调到预设的档位高度后在松开,使用上比较不方便;
5.③
由于是通过定位销卡入竖轨上的预设档位孔将安全带保持在合适的高度,在调节过程中,定位销会与竖轨本体或竖轨上的塑料板发生摩擦碰撞,产生异响,降低使用体验。
6.④
现有的无级式高度调节器结构复杂,零件非常多,装配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7.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客、使用方便、避免异响、成本低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客、使用方便、避免异响、成本低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轨、滑块和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竖轨滑动,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面;
10.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锁止状态、向上调节状态和向下调节状态:
11.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定件的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接触,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竖轨之间锁止;
12.所述向上调节状态时,向上推动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带动所述锁定件转动到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的位置;
13.所述向下调节状态时,触发所述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推动所述锁定件到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的位置。
14.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解锁面,所述解锁面位于所述锁定面的上方;
15.所述向上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所述解锁面与所述竖轨滑动接触;
16.所述向下调节状态时,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所述解锁面与所述竖轨不接
触或滑动接触。
17.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面与所述锁定面均为圆弧面且平滑过渡,所述解锁面与所述锁定件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锁定面与所述锁定件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滑块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使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保持接触的趋势,所述锁定件转到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时,所述扭簧蓄能。
18.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有两个,并且沿所述竖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所述锁定件之间通过连杆可同步转动连接,所述解锁组件用于触发至少一个所述锁定件。
19.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键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解锁按键的蓄能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中,所述解锁按键的解锁端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解锁按键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到所述锁定面与所述竖轨分离。
20.进一步地,所述解锁组件还包括压轴和压缩弹簧,所述解锁按键的蓄能端与所述压轴连接,所述压轴连接所述压缩弹簧;
21.当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解锁按键的蓄能端推动所述压轴挤压所述压缩弹簧;
22.当松开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压缩弹簧推动所述压轴,所述压轴带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
23.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按键包括蓄能件,所述蓄能件插入到所述固定块中,所述蓄能件包括推压部和止挡部,所述压轴的两端延伸出压轴臂;
24.松开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压轴臂与所述止挡部接触;
25.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推压部与所述压轴臂接触,并推动压轴挤压所述压缩弹簧。
26.进一步地,所述推压部为倾斜面,所述解锁按键的按压行程越大,所述倾斜面推压所述压轴的进程越大。
27.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按键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延伸到所述锁定件的上方。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发明中当向上调节高度时,不需要触发解锁组件,直接推动滑块,就可以实现向上的无级调节;当向下调节高度时,触发解锁组件,实现向下无级调节。本发明能够实现上下高度的无级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客,向上调节时,不需要触发解锁组件,方便操作。由于锁定件的锁定面与竖轨接触时锁定,避免了异响的产生。
附图说明
30.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3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32.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33.图3是图2的纵向剖视图;
34.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滑块和锁定件的放大图;
35.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锁定件的放大图;
36.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锁定件的侧视图;
37.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滑块的示意图;
38.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解锁组件的示意图;
39.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解锁组件的侧视图;
40.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解锁按键的示意图;
41.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压轴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对照表:
43.竖轨1;
44.滑块2:定位槽21;
45.锁定件3:锁定面31、解锁面32、扭簧33、转动轴34、连杆35;
46.解锁组件4:解锁按键41、固定块42、压轴43、压缩弹簧44、蓄能件412、触发件411、定位凸起421、压轴臂431、推压部4121、止挡部4122。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48.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49.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50.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轨1、滑块2和锁定件3,锁定件3安装在滑块2上,滑块2能够相对于竖轨1滑动,还包括解锁组件4,解锁组件4安装在滑块2上,锁定件3与滑块2可转动连接,锁定件3包括锁定面31(参见图5);
51.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锁止状态、向上调节状态和向下调节状态:
52.锁止状态时,锁定件3的锁定面31与竖轨1接触,锁定件3与竖轨1之间锁止;
53.向上调节状态时,向上推动滑块2,滑块2带动锁定件3转动到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的位置;
54.向下调节状态时,触发解锁组件4,解锁组件4推动锁定件3到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的位置。
55.具体为,如图1所示,竖轨1沿车身的纵向排布,滑块2的两侧边弯折后包裹住竖轨1的两侧,滑块2与竖轨1间隙配合,能够沿竖轨1相对滑动。当滑块2相对于竖轨1上下滑动时,用于调节安全带的顶部高度,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员。
56.如图3所示,解锁组件4安装在滑块2上,解锁组件4能够随滑块2一起上下滑动。锁定件3也安装在滑块2上,并且随滑块2一起上下滑动。
57.如图3和图5所示,锁定件3的下侧设置有锁定面31,锁定件3安装在滑块2的内壁面上,能够与竖轨1的内壁面接触。锁止状态时,锁定件3的锁定面31与竖轨1接触,锁定件3与
竖轨1之间锁止。
58.如图3所示,当需要向上调节状态时,向上推动滑块2,滑块2带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到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的位置。此时,锁定件3与竖轨1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并且停止在任意位置。当向上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滑块2,锁定件3回复到锁定面31与竖轨1接触的位置,锁定件3与竖轨1再次锁定。
59.当需要向下调节状态时,在没有触发解锁组件4的情况下,向下推动滑块2,滑块2带动锁定件3向上转动,此时锁定面31只会与竖轨1接触的更加紧密,而不会分离,因此将锁定件3与竖轨1之间锁死。
60.当触发解锁组件4时,解锁组件4推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使得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的位置。然后向下推动滑块2,能够相对于竖轨1向下移动。当向下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滑块2和解锁组件4,锁定件3回复到与竖轨1锁定的位置,再次锁死。
61.本实施例中能够实现上下高度的无级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乘客。并且向上调节时,不需要触发解锁组件,只需要推动滑块即可,方便操作。由于锁定件的锁定面与竖轨接触时锁定,避免了异响的产生。
62.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锁定件3还包括解锁面32,解锁面32位于锁定面31的上方;
63.向上调节状态时,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解锁面32与竖轨1滑动接触;
64.向下调节状态时,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解锁面32与竖轨1不接触或滑动接触。
65.具体为,当向上调节状态时,滑块2向上移动后带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使得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解锁面32与竖轨1滑动接触,锁定件3能够相对于竖轨1向上滑动。
66.当向下调节状态时,解锁组件4推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此时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解锁面32可以与竖轨1不接触或滑动接触。触发解锁组件4后,滑块2能够相对于竖轨1向下滑动,当然也可以向上滑动。
6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解锁面32与锁定面31均为圆弧面且平滑过渡,解锁面32距离锁定件3的转动中心的半径小于锁定面31距离锁定件3的转动中心的半径。
68.具体为,解锁件3还包括转动轴34和扭簧33,转动轴34与滑块2的内壁连接。锁定面31和解锁面32为一平滑过渡的圆弧面,锁定面31处距离转动轴34的距离大于解锁面32处距离转动轴34的距离。因此,当解锁件3向下转动时,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解锁面32与竖轨1接触,锁定面31与竖轨1之间为过盈配合,解锁面32与竖轨1之间为间隙配合。扭簧33使得解锁件3保持在锁定面31与竖轨1接触的位置,因此当松开滑块2和解锁组件4时,锁定面31与竖轨1锁定。
69.较佳地,如图3-4所示,锁定件3有两个,并且沿竖轨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锁定件3之间通过连杆35可同步转动连接,解锁组件4用于触发至少一个锁定件3。
70.具体为,触发解锁组件4时,解锁组件4带动上面的锁定件3向下转动,上面的锁定件3通过连杆35带动下面的锁定件3同步向下转动。下面的锁定件3同样与滑块2通过转动轴34和扭簧33连接。当松开解锁组件4时,两个锁定件3同步向上转动回复到锁定面31与竖轨1锁定的位置。
71.可选地,锁定件3可以只有一个,或两个以上。
72.进一步地,如图8-9所示,解锁组件4包括解锁按键41和固定块42,固定块42与滑块2固定连接,解锁按键41的蓄能端安装在固定块42中,解锁端用于推动锁定件3;按压解锁按
键41时,解锁按键41推动锁定件3转动到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
73.具体为,固定块42与滑块2固定连接,能够随滑块2一起上下移动。解锁按键41的解锁端与至少一个锁定件3作用,能够推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解锁按键41的蓄能端插入到固定块42。
74.未按压解锁按键41时,解锁按键41与锁定件3不接触。
75.当按压解锁按键41后,解锁按键41向下移动并且推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使得锁定面31与竖轨1分离,实现解锁。
76.当高度调节到位后,松开解锁按键41,解锁按键41复位,锁定件3复位,再次锁定。
77.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解锁组件4还包括压轴43和压缩弹簧44,解锁按键41的蓄能端与压轴43连接,压轴43连接压缩弹簧44;
78.当按压解锁按键41时,解锁按键41的蓄能端推动压轴43挤压压缩弹簧44;
79.当松开解锁按键41时,压缩弹簧44推动压轴43,压轴43带动解锁按键41复位。
80.具体为,压轴43与解锁按键41的蓄能端连接,压轴43的一端与压缩弹簧44连接,另一端抵靠在固定块42上,压缩弹簧44的一端与压轴43连接,另一端抵靠在固定块42上。
81.如图9所示,为初始状态,压轴43使解锁按键41保持在与锁定件3分离的状态。
82.当按压解锁按键41时,解锁按键41朝向锁定件3向下移动,解锁端推动锁定件3,蓄能端向右推动压轴43,压轴43向右挤压压缩弹簧44。
83.当松开解锁按键41,压缩弹簧44向左推动压轴43,压轴43带动解锁按键41复位到初始状态。
84.进一步地,如图9-11所示,解锁按键41包括蓄能件412,蓄能件412插入到固定块42中,蓄能件412包括推压部4121和止挡部4122,压轴43的两端延伸出压轴臂431;
85.松开解锁按键41时,压轴臂431与止挡部4122接触;
86.按压解锁按键41时,推压部4121与压轴臂431接触,并推动压轴43挤压压缩弹簧44。
87.具体为,蓄能件412为蓄能端,推压部4121为倾斜面,解锁按键41的按压行程越大,倾斜面推压压轴43的进程越大。止挡部4122为台阶面,止挡部4122与推压部4121之间形成一个拐角,用于限制压轴臂431。
88.如图9所示,当初始状态时,压轴臂431被压缩弹簧44压紧在止挡部4122与推压部4121之间的拐角处。
89.按压解锁按键41后,解锁按键41向下移动,此时推压部4121的倾斜面推动压轴43,并且接触位置沿倾斜面向上移动,使得压缩弹簧44逐渐被压缩。
90.当松开解锁按键41时,压缩弹簧44复位,压轴43与倾斜面的接触位置向下移动,压轴臂431再次进入到止挡部4122与推压部4121之间的拐角处。
91.进一步地,如图9-10所示,解锁按键41还包括触发件411,触发件411延伸到锁定件3的上方。触发件411为解锁端,当按压解锁按键41时,触发件411向下移动,并且与锁定件3接触推动锁定件3向下转动。
92.进一步地,如图7-8所示,滑块2上设有定位槽21,固定块42上设有定位凸起421,定位凸起421插入到定位槽21中,便于固定块42的定位安装。
9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4.1.能够实现无级式的高度调节,可以适配所有不同体型、高度乘客的佩戴舒适性要求;
95.2.在向下调节时,锁定件与竖轨的内表面完全分离,消除了调节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使用体验;
96.3.在向上调节时,不需要按压解锁按键就可以直接往上推动,使操作更加的简单方便。
9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