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保护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7237发布日期:2023-01-06 22: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及保护杠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保护杠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当今汽车越来越多的社会,配置前保护杠的汽车也越来越多,不同车厂给汽车所设计的预连接位大不相同,有些汽车只有左右两侧的两个预安装点,但是想让前保护杠安装牢固往往至少需要用到四个预安装点,所以导致有些汽车类型就无法配置前保护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车辆及保护杠组件,以解决前保护杠无法适配多种车型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5.一种保护杠组件,应用于车辆上,包括:
6.主杠体;
7.主支架,与所述主杠体连接,且所述主支架还用以连接于所述车辆上的安装位;
8.副支架,用于穿过所述车辆的壳体,且所述副支架连接所述主支架和所述主杠体。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杠体包括第一杠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杠体两端的第二杠体,所述第一杠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位,所述第一固定位连接于所述副支架;每个所述第二杠体上设有一个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二固定位连接所述主支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具有第一连接位、第二连接位和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位与所述车辆的安装位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位与所述副支架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与所述第三连接位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平行于所述第二杠体;
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位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位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位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位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位具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位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所述固定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位与所述第一连接位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安装位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位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所述安装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位与所述第二连接位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支架具有第一配合位和第二配合位,所述第一配合位对应并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二配合位对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位。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支架包括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两端的第一配合
板和第二配合板,所述第一配合位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板上,所述第二配合位位于所述第二配合板上;其中所述第一配合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配合板与所述主杠体贴合设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杠组件还包括前板,所述前板与所述主杠体连接。
18.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保护杠组件。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保护杠组件。通过在保护杠组件中设置主杠体、主支架和副支架,主支架连接主杠体和车辆上的安装位,副支架穿过车辆的壳体连接主支架和主杠体,因此主杠体能通过主支架和副支架与车辆连接,能将保护杠组件与车辆的安装方式简单化,也能减少保护杠组件与车辆或壳体的连接位置,使得主杠体不需要依赖多个安装点就能与车辆连接,使得保护杠组件能顺利安装固定于多款不同的车型,同时主杠体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同时连接也能使得安装更加牢固,安全性更高,最终使得保护杠组件能安全牢固地适配更多的车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如图1所示车辆中保护杠组件与安装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如图2所示保护杠组件中主杠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如图2所示保护杠组件中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如图2所示保护杠组件中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2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9.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本技术提供的车辆100包括壳体200和保护杠组件300,保护杠组件300部分结构穿过壳体200并与车辆100连接。
31.在车辆100受到前部撞击时,保护杠组件300用于削减车辆100受到的冲击伤害,并尽可能地保障壳体200及车辆100的外观不被破坏。
32.继续参阅图2,图2是如图1所示车辆中保护杠组件与安装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具体地,车辆100上还包括安装位110,保护杠组件300通过安装位110连接在车辆100上。
34.保护杠组件300包括主杠体310、主支架320和副支架330。主支架320与主杠体310连接,且主支架320还用以连接车辆100上的安装位110;副支架330穿过车辆100的壳体200,且副支架330用于连接并支撑主支架320和主杠体310。
35.如图1和图2所示,主杠体310位于壳体200的前部和底部;主支架320和安装位110均位于壳体200内部,且主支架320与安装位110连接;副支架330穿设于壳体200上并连接主杠体310位于壳体200前部的部分和主支架320,主杠体310位于壳体200底部的部分与主支架320连接。主支架320与副支架330、车辆100和主杠体310的连接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是螺接固定,本实施例采用的是螺接固定。
36.具体地,如图3所示,主杠体310可包括第一杠体312和第二杠体314,第一杠体312位于壳体200前部且形状大致呈“u”字型,其两端则向壳体200底部弯折。第二杠体314位于壳体200的底部,第二杠体314为柱状体且有两个,且第二杠体314自第一杠体312的两端延伸形成。
37.具体地,第一杠体312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位20,每个第一固定位20用于与一个副支架330连接;每个第二杠体314上设有一个第二固定位313,第二固定位313用于与主支架320连接。
38.进一步地,第一杠体312包括连接杆3122和固定杆3124,固定杆3124连接在连接杆3122的两端,连接杆3122呈直条状,固定杆3124呈弯折状。
39.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固定位20分设在固定杆3124上并位于壳体200的前部,这种设计可以使得主杠体310更加安全牢靠的与副支架330连接,第二固定位313设置在第二杠体314上,且第二固定位313朝向壳体200内部,也能使得保护杠组件3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避免在壳体200内预留大量空间安装保护杠组件300。
4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杠体314上都设有一个连接件315,且连接件315朝向壳体200内侧,连接件315与第二杠体314可以采用螺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固定位313设置于连接件315上,第二杠体314通过连接件315与主支架320连接。
41.连接件315为呈中空的盒型结构,在受到撞击时能发生变形,连接件315的设置为主支架320和第二杠体314之间预留空间,在受到撞击时能为主支架320和第二杠体314提供缓冲效果,减轻一部分的冲击能量。
4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位20可以设置在连接杆3122上或是连接杆3122与固定杆3124的连接处,第二固定位313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杠体314上,以上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限定。
43.主杠体310上还设有前板316,前板316为弧形板且贴合于壳体200前部和底部过渡区域的前侧,被配置为进一步保护受到撞击时的壳体200,前板316上还设有左右对称的通孔317,避免前板316过重影响车辆100整体的性能,也美化了保护杠组件300的外观。
44.在本实施例中,前板3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杠体312的两个固定杆3124上,使得前板316与主杠体310的连接牢固,不会因为轻微的撞击就脱落。
45.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板316可以一端连接在第一杠体312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接件315上,或前板316可以只连接在第一杠体312上。
46.继续参阅图4,图4是如图2所示保护杠组件中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7.具体地,主支架320上具有第一连接位10、第二连接位12和第三连接位14,第二连接位12位于第一连接位10和第三连接位14之间,第一连接位10用于与第二固定位313连接,第二连接位12用于与安装位110连接,第三连接位14用于与副支架330连接,这就相当于,主杠体310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在主支架320的两端,车辆100则与主支架320的中部连接,这样就使主杠体310的受力均匀也能更稳定的安装在车辆100上。
48.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架320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支撑部322和第二支撑部324,第一支撑部322平行于第二杠体314,第一杠体312通过主支架320与第一支撑部322连接,第二杠体314连接在第二支撑部324上,这样就使得副支架330、第二杠体314和车辆100与主支架320连接互不干涉,且可以依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第一支撑部322部和第二支撑部324的相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22和第二支撑部324垂直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22和第二支撑部324可以呈其他角度连接,例如45
°
、60
°
或120
°
,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49.可选的,第一支撑部322和第二支撑部324可以是为板体也可以为杠体。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22和第二支撑部324为板体。
5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位10位于第一支撑部322上,第二连接位12和第三连接位14位于第二支撑部324上。具体地,第一连接位10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22远离第二支撑部324的位置,第二连接位12设置于第二支撑部324靠近第一支撑部322的位置,第三连接位14设置于第二支撑部324远离第一支撑部322的位置,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第一连接位10与第一固定位2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使得副支架330能同时垂直主支架320和主杠体310连接,从而在主杠体310受到撞击时,副支架330不会因受到扭矩而轻易地弯折,使得主杠体310与车辆100的连接更加牢固。
5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位10也可以位于第一支撑部322靠近第二支撑部324的位置,第二连接位12也可以设置与第二支撑部324与第一支撑部322连接的地方。
52.第二固定位313具有至少两个固定孔402,第一连接位10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固定孔402的第一连接孔102,且第二固定位313与第一连接位10通过固定件50穿过固定孔402及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2连接;安装位110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12,第二连接位12具有至少两个对应于安装孔112的第二连接孔122,安装位110与第二连接位12通过固定件50穿过安装孔112及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2连接,以上两种固定件5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的固定孔402、第一连接孔102、安装孔112和第二连接孔122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孔402、第一连接孔102、安装孔112和第二连接孔122可以为三个或是四个。
53.因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接的方式安装固定,故固定件50为螺钉和螺母,螺钉分别穿
过两个固定孔402和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2,螺母穿设在螺钉上锁紧紧贴第二固定位313和第一连接位10,将第二杠体314与主支架320紧密连接;螺钉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112和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2,螺母穿设在螺钉上锁紧紧贴第二连接位12和安装位110,将主支架320与车辆100紧密连接。
5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位313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固定孔402,第一连接位10具有至少一个对应于固定孔402的第一连接孔102,安装位110也可以只具有一个安装孔112,第二连接位12具有至少一个对应于安装孔112的第二连接孔122,固定件50也可以是铁丝、销钉或是压板等。
55.继续参阅图5,图5是如图2所示保护杠组件中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56.副支架330的一端连接于主支架32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杠体312,用于支撑主支架320与第一杠体312。
57.本实施例中,副支架330为板体,具体地,副支架可包括连接板30以及连接于连接板30两端的第一配合板32和第二配合板34,第一配合板32用于连接主支架320,第二配合板34用于连接主杠体310。第一配合板32与第二支撑部324贴合设置,第二配合板34与主杠体310贴合设置,且第一配合板32和第二支撑部324的安装方向和第二配合板34与第一杠体312的安装方向互相垂直。
58.可选地,副支架330可以为板体或是杠体。
59.本实施例中,副支架330还具有第一配合位321和第二配合位341,第一配合位321位于第一配合板32上,第二配合位341位于第二配合板34上,第一配合位321对应并连接第三连接位14,第二配合位341对应并连接于第一固定位20,用螺钉连接第一配合位321和第三连接位14就能固定安装主杠体310和副支架330,用螺钉连接第二配合位341和第一固定位20就能固定安装副支架330和主支架320,这样就能增加零件之间的安装面积,使得安装更加牢固。
6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合位321和第二配合位341可以直接设置在连接板30上并与第三连接位14和第一固定位20连接。
61.通过在保护杠组件中设置主杠体、主支架和副支架,主支架连接主杠体和车辆上的安装位,副支架穿过车辆的壳体连接主支架和主杠体,因此主杠体能通过主支架和副支架与车辆连接,能将保护杠组件与车辆的安装方式简单化,也能减少保护杠组件与车辆或壳体的连接位置,使得主杠体不需要依赖多个安装点就能与车辆连接,使得保护杠组件能顺利安装固定于多款不同的车型,同时主杠体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同时连接也能使得安装更加牢固,安全性更高,最终使得保护杠组件能安全牢固地适配更多的车型。
6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且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均可相互结合,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及其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