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7142发布日期:2023-05-10 20:3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空气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1、空气排出装置在机动车中用于将空气输入到乘客车厢中。它们通常被下沉地装入到例如机动车的仪表板或中控台中。

2、专利de 43 27 266 c1公开了一种空气排出装置,其具有箱形的、具有带有矩形管横截面的管的形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在两个对置侧上敞开并且所述壳体形成空气排出装置的空气通道。壳体是弯曲的并且在一个方向上v形地一维扩展,这意味着,壳体的高度增大并且宽度保持不变。壳体的空气流出开口是弯曲的并且具有在上部区域中彼此成直角地交叉的、刚性的叶片和在下部区域中彼此同样成直角地交叉的、沿着穿流方向依次布置的可枢转的叶片,利用所述叶片能够使来自空气排出装置的空气流在两个方向上侧向地和向上和向下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两个用于使得来自空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流转向的排出喷嘴的空气排出装置。在此,“排出喷嘴”理解为这样的元件,空气通过该元件从空气排出装置中排出,其中,排出的空气可通过排出喷嘴来转向,也就是说,可以影响空气流从空气排出装置中排出的方向。

2、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空气排出装置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具有可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一排出喷嘴和可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二排出喷嘴。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二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位置固定。“相对于彼此位置固定”可理解为,第一排出喷嘴仅可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且第二排出喷嘴仅可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因此,第一排出喷嘴和第二排出喷嘴可相对于彼此围绕各自的轴线枢转或扭转。换言之,排出喷嘴分别可围绕刚好一根枢转轴线而不是例如围绕球窝关节的或类似结构的多根枢转轴线枢转。

3、通过排出喷嘴的枢转可以使得通过排出喷嘴从空气排出装置中排出的空气流转向。在此,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具有用于两个排出喷嘴的共同的输入流。因此,例如在空调设备之后,被输送给空气排出装置的空气流被分成两股空气流,这两股空气流通过两个排出喷嘴从空气排出装置排出到车辆的内部空间中。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具有一个枢转驱动装置,该枢转驱动装置使两个排出喷嘴共同枢转。“共同”尤其意味着,两个排出喷嘴同时枢转和/或两个排出喷嘴沿相同的方向枢转。用于第一排出喷嘴和第二排出喷嘴的共同的枢转驱动装置在此称为“第一枢转驱动装置”,其中,空气排出装置不必具有另外的枢转驱动装置,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枢转驱动装置。

4、本发明允许在空间上分开地布置排出喷嘴和/或在不同方向上定向的排出喷嘴。

5、优选地,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第一排出喷嘴具有第一通孔面(mündungsfläche),该第一通孔面具有通过第一通孔面的几何重心与第一通孔面垂直的第一中心法线,并且第二排出喷嘴具有第二通孔面,该第二通孔面具有通过第二通孔面的几何重心与第二通孔面垂直的第二中心法线。通孔面是一个假想的、经由在排出喷嘴的排出侧处的边缘撑开的面。几何重心是相应的排出喷嘴的通孔面的面积重心。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中,两个排出喷嘴的中心法线不在两个排出喷嘴的枢转位置中相互平行地延伸,而是相互以一定角度相交或者相互以一定间距经过,其中,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中心法线不相互平行。

6、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的两个排出喷嘴的枢转轴线彼此相交或者它们相对于彼此歪斜(windschief),也就是说,它们以一定间距延伸经过彼此,但彼此不平行。

7、对于第一枢转驱动装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设置如下枢转本体,该枢转本体能够围绕枢转本体轴线枢转。枢转本体以距其枢转本体轴线的径向间距和以距第一排出喷嘴的第一枢转轴线的径向间距铰接式地如此作用在第一排出喷嘴上,使得在枢转本体围绕枢转本体轴线枢转时,所述枢转本体使第一排出喷嘴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同样地,枢转本体以距其枢转本体轴线的径向间距和以距第二排出喷嘴的第二枢转轴线的径向间距铰接式地如此作用在第二排出喷嘴上,使得在枢转本体围绕枢转本体轴线枢转时,所述枢转本体使第二排出喷嘴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以这种方式,通过例如手动地、机电地或以其他方式使得枢转本体枢转,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的两个排出喷嘴能够共同枢转,其中,这两个排出喷嘴能够在相同的方向上或在不同的方向上枢转。

8、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第一枢转驱动装置或者无论如何第一枢转驱动装置的枢转本体布置在第一排出喷嘴和第二排出喷嘴之间。

9、为了改善排出喷嘴的空气转向,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在排出喷嘴中设置固定的空气转向元件,所述空气转向元件在排出喷嘴枢转时与排出喷嘴一同枢转。例如,一个或多个例如条形的叶片作为空气转向元件刚性地布置在一个或两个排出喷嘴中。多个叶片可以相互平行和/或相互交叉地布置在一个或两个排出喷嘴中。

10、尤其为了能够沿与通过使排出喷嘴围绕其枢转轴线枢转不同的方向来使得来自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的排出喷嘴的空气流转向,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有配属于第一排出喷嘴的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和/或配属于第二排出喷嘴的第四空气转向元件。“沿不同的方向”例如是指通过排出喷嘴的枢转在垂直方向上并且利用空气转向元件在水平方向上使空气转向,或者反之亦然。空气转向元件优选在通过空气排出装置和通过排出喷嘴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排出喷嘴之前。空气转向元件例如也可以伸入到排出喷嘴中。空气转向元件例如是可枢转的、条形的叶片。所述空气排出装置能够具有多个、优选彼此平行的并且能够围绕彼此平行的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和/或多个、优选彼此平行的并且能够围绕彼此平行的枢转轴线枢转的第四空气转向元件。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可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并且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可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在此,第一排出喷嘴的第一枢转轴线和配属于第一排出喷嘴的第三空气转向元件的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歪斜,和/或第二排出喷嘴的第二枢转轴线和配属于第二排出喷嘴的第四空气转向元件的第四枢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歪斜。尤其地,第三枢转轴线平行于与第一枢转轴线垂直地交叉的直线,和/或第四枢转轴线平行于与第二枢转轴线垂直地交叉的直线。

11、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设置如下第二枢转驱动装置,该第二枢转驱动装置使一个或多个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和一个或多个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共同枢转。因此,这两个排出喷嘴利用第一枢转驱动装置共同枢转,而配属于这两个排出喷嘴的第三和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利用第二枢转驱动装置共同枢转。

12、为了使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和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共同枢转,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有第一耦合元件和第二耦合元件,该第一耦合元件以距第三枢转轴线的径向间距铰接式地与第三空气转向元件连接,该第二耦合元件以距第四枢转轴线的径向间距铰接式地与第四空气转向元件连接。这两个耦合元件是第二枢转驱动装置的组成部分。通过第一耦合元件与第三枢转轴线相切的运动、尤其是移动,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并且通过第二耦合元件与第四枢转轴线相切的运动、尤其是移动,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相切”是指耦合元件在直的或也弯曲的轨道上的运动,所述轨道垂直于一条垂直地与相应的枢转轴线相交的直线。第一耦合元件和第二耦合元件铰接式地如此彼此连接,使得它们共同地与第三枢转轴线或第四枢转轴线相切地运动。

13、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设置如下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在第一枢转驱动装置的枢转本体上可运动地得到引导,例如可枢转地得到支承和/或可移动地得到引导。利用枢转本体,第一耦合元件可与第三枢转轴线相切地运动,而第二耦合元件可与第四枢转轴线相切地运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使得第一枢转驱动装置的枢转本体能够共同地运动以使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排出装置的两个排出喷嘴共同枢转,并且使得第二枢转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共同地运动以使第三空气转向元件和第四空气转向元件共同枢转。

14、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设置有带有输入开口、第一排出开口和第二排出开口的空心本体,空气作为共同的输入流通过所述输入开口流到所述空心本体中,在第一排出开口中布置有第一排出喷嘴,在第二排出开口中布置有第二排出喷嘴。空心本体尤其是机动车的乘客车厢的内衬件或这种内衬件(像比如机动车的仪表板、中控台、门内衬)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中,空气排出装置不需要自身的单独的壳体或自身的单独的空气通道,而是空心本体或内衬件或内衬件的部分同时构造为空气排出装置的空心本体并且具有输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在所述排出开口中布置有排出喷嘴。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是成本有利的,因为该设计方案省去了用于空气排出装置的单独的壳体并且该设计方案此外需要更少的结构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