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5884发布日期:2022-07-23 09:2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底盘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燃油机,通过蓄电池供电,由电机驱动而无需变速箱,具有节能环保、操纵和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噪音低等优点,在电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汽车的底盘尤为重要。
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其专利号为:cn212354148u,该底盘结构将主底盘、前底盘、后底盘之间的焊点均经过精细化打磨处理,并在其表面喷涂有一层防锈涂层,防止发生锈蚀现象,后底盘呈凸起状,并在其底部设置有焊点,便于后期加装驱动电机,汽车电机通过螺丝与主底盘固定,便于将电机进行拆卸;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其不能够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固定和减震,导致在使用时电池容易受到损坏,影响电动汽车的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包括两个底盘支架,两个所述底盘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底盘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防撞梁和后防撞梁,两个所述底盘支架的左端均与所述前防撞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底盘支架的右端均与所述后防撞梁固定连接,所述前防撞梁的下方设置有防护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橡胶块,两组所述橡胶块分别与两个底盘支架相卡接,所述电池箱的上表面通过两组螺钉二安装有箱盖,所述电池箱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减震组件,所述电池箱的外表面安装有两组散热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通过两组螺钉一与两个所述底盘支架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防护板的底面开设有一组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减震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底盘支架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筒,两个所述减震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夹持板,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与所述电池箱的外表面相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电池箱的一侧面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套。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均安装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与两
个所述减震筒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滑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阻尼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电池箱外表面的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壁安装有滤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将两个连接杆与两个底盘支架相互焊接,能够组成底盘结构,利用防护组件,能够对该装置进行防护,利用固定减震组件,能够对电池箱进行限位和减震,使得该装置能够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固定和减震,避免电池在使用时受到损坏,能够保证电动汽车的质量。
15.2、本实用新型将电池安装在电池箱的内部,将橡胶块与底盘支架相卡接,能够对电池箱进行限位,使用双手向外拉动两个把手,能够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将电池箱放置在两个夹持板之间,能够对电池箱进行固定,设置的弹簧,能够对滑板进行减震,同时能够使得减震筒内部的阻尼油在阻尼孔的内部穿梭,能够对滑板进行进一步的减震,能够对电池箱进行很好的减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减震组件的正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向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底盘支架、2连接杆、3前防撞梁、4后防撞梁、5防护组件、501螺钉一、502防护板、503通孔、6电池箱、7橡胶块、8螺钉二、9箱盖、10固定减震组件、101支撑板、102减震筒、103支撑杆、104夹持板、105把手、106防滑套、107滑板、108弹簧、109阻尼孔、11散热组件、111散热槽、11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该结构用于纯电动汽车中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该装置能够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固定和减震,避免电池在使用时受到损坏,能够保证电动汽车的质量。
24.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轻卡底盘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底盘支架1,两个底盘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杆2,两个连接杆2与两个底盘支架1之间相互焊接,组成底盘结构,能够保证该装置的强度。
25.在底盘支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防撞梁3和后防撞梁4,两个底盘支架1的左端均与前防撞梁3固定连接,两个底盘支架1的右端均与后防撞梁4固定连接,设置的前防撞梁3和后防撞梁4,能够增加该装置的防撞性能,能够保证该装置的强度。
26.前防撞梁3的下方设置有防护组件5,防护组件5包括防护板502,防护板502通过两组螺钉一501与两个底盘支架1的底面相连接,防护板502的底面开设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
通孔503。
27.设置的防护板502,能够对底盘支架1的底面进行防护,设置的通孔503,能够便于对防护板502上方的零件进行散热,同时进入到防护板502内部的水能够通过通孔503排出。
28.两个连接杆2之间设置有电池箱6,电池箱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等距离排列的橡胶块7,两组橡胶块7分别与两个底盘支架1相卡接。
29.将电池安装在电池箱6的内部,使得橡胶块7与底盘支架1相卡接,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限位,同时橡胶块7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减震,保证电池箱6内部的电池的安全。
30.电池箱6的上表面通过两组等距离排列的螺钉二8安装有箱盖9,设置的螺钉二8,能够使得箱盖9为可拆卸结构,能够方便在电池箱6的内部安装电池。
31.在电池箱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减震组件10,固定减震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底盘支架1之间的支撑板101,支撑板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减震筒102,两个减震筒10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03。
32.设置的支撑板101,能够对减震筒102进行支撑,同时能够增强两个底盘支架1之间的结构强度,支撑杆103贯穿减震筒102的内壁并延伸至减震筒102的外部,且支撑杆103的外表面与减震筒102的贯穿处为滑动连接。
33.在支撑板101的外部设置有夹持板104,两个支撑杆103远离支撑板101的一端均与夹持板104固定连接,夹持板104与电池箱6的外表面相接触。
34.将电池箱6安装在两个底盘支架1的上方后,使得夹持板104与电池箱6的外表面相接触,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对电池箱6内部的电池进行固定。
35.在夹持板104远离电池箱6的一侧面安装有把手105,把手105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滑套106,向外拉动把手105,能够带动夹持板104移动,能够方便将电池箱6安装在两个固定减震组件10之间,设置的防滑套106,能够增强手握把手105时的舒适性。
36.在两个支撑杆103远离夹持板104的一端均安装有滑板107,两个滑板107与两个减震筒102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弹簧108,两个滑板107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呈圆周阵列的阻尼孔109。
37.当该装置使用产生震动时,震动使得电池箱6晃动,从而能够使得两个支撑杆103在减震筒102的内壁滑动,能够使得滑板107在减震筒102的内壁滑动,设置的弹簧108,能够对滑板107进行减震,同时能够使得减震筒102内部的阻尼油在阻尼孔109的内部穿梭,能够对滑板107进行进一步的减震。
38.电池箱6的外表面安装有两组等距离排列的散热组件11,散热组件11包括开设于电池箱6外表面的散热槽111,散热槽111的内壁安装有滤网112。
39.设置的散热槽111,能够使得电池箱6内部的热量散发,能够方便对电池箱6的内部进行散热,设置的滤网112,能够避免灰尘通过散热槽111进入到电池箱6的内部,避免灰尘对电池箱6内部的电池造成损害。
40.使用时,将两个底盘支架1和两个连接杆2焊接成型,设置的前防撞梁3和后防撞梁4,能够增加该装置的防撞性能,利用螺钉一501,将防护板502安装在底盘支架1的底面,能够对该装置进行防护,在对电池进行安装时打开箱盖9,将电池安装在电池箱6的内部,将橡胶块7与底盘支架1相卡接,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限位,使用双手向外拉动两个把手105,能够带动两个夹持板104相互远离,将电池箱6放置在两个夹持板104之间,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
固定,在该装置使用产生震动时,震动使得电池箱6晃动,从而能够使得两个支撑杆103在减震筒102的内壁滑动,能够使得滑板107在减震筒102的内壁滑动,设置的弹簧108,能够对滑板107进行减震,同时能够使得减震筒102内部的阻尼油在阻尼孔109的内部穿梭,能够对滑板107进行进一步的减震,能够对电池箱6进行很好的防护,能够避免电池箱6内部的电池损坏。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