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1548发布日期:2022-08-17 11:0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块状悬置用于支撑发动机,主要起支撑、限位和隔振的作用,提高驾乘者的驾驶舒适性。
3.如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发动机块状悬置的结构,包括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通过悬置橡胶6硫化成一体。悬置上板1的顶面设置有发动机安装螺栓3,悬置下板2上开设有车架连接孔4。
4.上述发动机块状悬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悬置下板2通过车架连接孔4与车架相连,悬置上板1通过发动机安装螺栓3与发动机相连,以对发动机起到支撑、限位和隔振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悬置上板1沿x向的两端与悬置下板沿x向的两端配合,从而限制发动机在
±
x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位移;悬置下板2与车架相连,从而限制发动机在-z方向(即向下方向)上的位移。
5.该类悬置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只能在
±
x方向、-z方向上实现对发动机的限位,无法限制发动机在
±
y(即前后方向)、+z方向(即向上方向)的位移。在一些极限工况下,会由于不能全方位的限位,而导致发动机在机舱中位移过大,引起零件撞击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以实现对发动机的全方位限位。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包括悬置上板和悬置下板,其中所述悬置上板的顶面设置有发动机安装螺栓,所述悬置下板上开设有车架连接孔;
8.其中所述悬置下板沿x向的两端与所述悬置下板沿x向的两端配合以实现对发动机在
±
x方向上的限位;
9.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悬置上板和所述悬置下板之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悬置上板固连,所述限位杆的第二端贯穿伸出所述悬置下板,用于与车架限位配合,以实现对限位杆在+z方向、
±
y方向上的限位;
10.所述悬置上板、所述悬置下板及所述限位杆三者通过悬置橡胶硫化为一体。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第二端成型有限位部,用于与车架限位配合。
12.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限位杆的第二端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位于所述限位杆的第二端的端部。
13.优选的,所述悬置下板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杆穿过的过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过孔之间的孔隙填充所述悬置橡胶。
14.优选的,所述悬置上板沿x向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限位橡胶安装部,所述限位橡胶安装部上安装有限位橡胶;
15.所述悬置下板沿x向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用于阻挡所述限位橡胶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限位橡胶的外侧。
16.优选的,所述悬置下板沿y向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车架连接部,所述车架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车架连接部。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块状悬置,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悬置上板与悬置下板配合限制发动机在
±
x方向上的位移;通过悬置下板与车架配合限制发动机在-z方向上的位移;通过限位杆限制发动机在+z方向以及
±
y方向上的位移。从而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对发动机的全方位限位,防止发动机在机舱中位移过大而引起零件撞击。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块状悬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块状悬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的俯视图;
23.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24.附图标号
25.1-悬置上板;2-悬置下板;3-发动机安装螺栓;4-车架连接孔;5-限位杆;6-悬置橡胶;7-限位橡胶安装部;8-限位橡胶;9-阻挡部;10-限位部;11-过孔;12-车架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发动机进行全方位限位的技术问题。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包括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其中悬置上板1的顶面设置有发动机安装螺栓3,悬置下板2上开设有车架连接孔4。
29.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悬置下板2通过车架连接孔4与车架相连,悬置上板1通过发动机安装螺栓3与发动机相连,以对发动机起到支撑、限位和隔振的作用。
30.上述发动机块状悬置还包括连接于悬置上板1和悬置下板2之间的限位杆5,限位杆5的第一端与悬置上板1固连,限位杆5的第二端贯穿伸出悬置下板2,用于与车架限位配合,以实现对限位杆5在+z方向、
±
y方向上的限位。其中悬置上板1、悬置下板2及限位杆5三者通过悬置橡胶6硫化为一体。
31.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悬置上板1沿x向的两端与悬置下板2沿x向的两端配配合限制发动机在
±
x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位移。
32.例如,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悬置上板1沿x向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限位橡胶安装部7(见图4),限位橡胶安装部7上安装有限位橡胶8。悬置下板2沿x向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用于阻挡限位橡胶8的阻挡部9,且阻挡部9位于限位橡胶8的外侧。则在运动过程中,限位橡胶8与阻挡部9配合,以限制发动机在
±
x方向上的位移。
33.由于悬置下板2与车架连接,则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悬置下板2限制发动机在-z方向(即向下方向)上的位移。
34.由于限位杆5的下端与车架在+z方向(即向上方向)限位配合,则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限位杆5限制发动机在+z方向(即向上方向)上的位移。
35.由于限位杆5的下端与车架也在
±
y方向(即前后方向)限位配合,则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限位杆5限制发动机在
±
y方向上的位移。
36.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发动机块状悬置能够全方位(
±
x方向、
±
y方向、
±
z方向)对发动机进行限位,防止了发动机在机舱中因位移过大而导致的撞击风险。
37.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限位杆5的第二端成型有用于与车架限位配合的限位部10。限位部10为一体成型于限位杆5的第二端的限位盘,限位盘位于限位杆5的第二端的端部。则通过限位盘与车架限位配合,使得限位杆的第二端更加方便的与车架限位配合。同时,使得限位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38.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悬置下板2设置有供限位杆5穿过的过孔11,限位杆5与过孔11之间的孔隙填充悬置橡胶6。
39.在实际制造时,限位杆的第一端(即上端)先由过孔11插入,并与悬置上板1焊接固定。之后,在悬置上板1、悬置下板2、限位杆5之间通过悬置橡胶6硫化为一体。从而,方便制造,降低加工成本。
40.更为优选的,为了便于悬置下板2与车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悬置下板2沿y向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车架连接部12(见图3),车架连接孔4设置于该车架连接部12上。
4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2.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3.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44.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