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5592发布日期:2022-07-01 17: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2.乘用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气动噪声为车内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视镜作为汽车最主要的外附件,是汽车气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对后视镜尾流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后视镜空气动力噪声的主要原因就是旋涡不断地从后视镜表面交替产生并脱落,引起周围空气压力脉动,作用在前侧窗区域产生气动噪声。
3.目前各主机厂商主要通过调整外后视镜安装位置和装饰罩造型优化来改善后视镜尾涡分布,进而降低气动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能有效降低乘用车外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包括:
6.壳体,用于容纳后视镜镜片,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乘用车的前侧窗的一侧布置有多条第一导流筋;
7.镜角,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镜角装配到所述乘用车上,在所述镜角的顶面上布置有多条第二导流筋。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条所述第一导流筋沿气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导流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
~10
°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条所述第一导流筋平行布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间距为5~10mm。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宽度为3~6mm,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凸起高度1.5~3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大,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凸起高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高。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条所述第二导流筋沿气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导流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
~6
°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条所述第二导流筋平行布置,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流筋的间距为5~8mm。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宽度为3~6mm,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凸起高度1.5~3mm。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大,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凸起高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高。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装饰罩和下镜壳,所述装饰罩和下
镜壳卡扣配合固定,所述镜角的一端与所述下镜壳固定连接,所述镜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乘用车的车门外板上。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通过设置第一导流筋和第二导流筋来梳理乘用车外后视镜附近气流走向,改善尾涡分布,能有效降低外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18.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9.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外后视镜和普通外后视镜的声压级频谱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乘用车外后视镜
ꢀꢀꢀ
100
26.壳体
ꢀꢀꢀꢀꢀꢀꢀꢀꢀꢀꢀꢀꢀ
101
27.镜角
ꢀꢀꢀꢀꢀꢀꢀꢀꢀꢀꢀꢀꢀ
102
28.后视镜镜片
ꢀꢀꢀꢀꢀꢀꢀ
103
29.第一导流筋
ꢀꢀꢀꢀꢀꢀꢀ
104
30.第二导流筋
ꢀꢀꢀꢀꢀꢀꢀ
105
31.装饰罩
ꢀꢀꢀꢀꢀꢀꢀꢀꢀꢀꢀ
106
32.下镜壳
ꢀꢀꢀꢀꢀꢀꢀꢀꢀꢀꢀ
107
33.密封垫
ꢀꢀꢀꢀꢀꢀꢀꢀꢀꢀꢀ
108
34.镜圈
ꢀꢀꢀꢀꢀꢀꢀꢀꢀꢀꢀꢀꢀ
109
具体实施方式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8.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0.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 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
4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乘用车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100主要包括壳体101和镜角102。
43.其中,壳体101用于容纳后视镜镜片103。在壳体101靠近乘用车的前侧窗的一侧布置有多条第一导流筋104。壳体101通过镜角102装配到乘用车上。在镜角 102的顶面上布置有多条第二导流筋105。
44.本是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100根据仿生结构在壳体101和镜角102上分别设置第一导流筋104和第二导流筋105,相当于鲨鱼鳍的结构,该第一导流筋104和第二导流筋105用于梳理乘用车行驶过程中外后视镜与车侧窗之间的气流走向,经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即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该种结构能改善外后视镜周围流场,减小外后视镜尾部涡流尺寸,降低外后视镜尾部涡流强度,同时引导涡流远离车侧窗,并能有效降低外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45.较佳地,壳体101包括装饰罩106和下镜壳107。装饰罩106和下镜壳107 卡扣配合
固定。镜角102的一端与下镜壳107固定连接,镜角10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乘用车的车门外板上。更佳地,在下镜壳107与镜脚连接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垫108进行密封。镜圈109设置在壳体101一侧,围绕后视镜镜片103 布置。
46.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筋104的数量为3条,第二导流筋105 的数量为2条。作为举例而非限制,第一导流筋104和第二导流筋105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车型做改变。例如,第一导流筋104的数量可设置3~5条,第二导流筋105的数量可设置2~4条。
47.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较佳地,多条第一导流筋104沿气流方向(乘用车行进过程中气流来流方向)向下倾斜,第一导流筋104与水平面的夹角α1为0
°
~10
°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筋104与水平面的夹角α1为3
°

48.较佳地,多条第一导流筋104平行布置,相邻两条第一导流筋104的间距l1 为5~10mm。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第一导流筋104的间距l1为8mm。
49.较佳地,第一导流筋104的宽度w1为3~6mm,第一导流筋104的凸起高度 1.5~3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筋104的宽度w1设置约为5mm,第一导流筋 104的凸起高度不超过3mm。更佳地,第一导流筋104的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大,第一导流筋104的凸起高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高。
5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流筋的结构示意图。较佳地,多条第二导流筋105沿气流方向向下倾斜,第二导流筋105与水平面的夹角α2为 0
°
~6
°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筋105与水平面的夹角α2为3
°

51.较佳地,多条第二导流筋105平行布置,相邻两条第二导流筋105的间距l2 为5~8mm。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第二导流筋105的间距l2为6mm。
52.较佳地,第二导流筋105的宽度w2为3~6mm,第二导流筋105的凸起高度 1.5~3mm。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筋104的宽度w2设置约为5mm,第二导流筋 104的凸起高度不超过2mm。更佳地,第二导流筋105的宽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大,第二导流筋105的凸起高度沿气流方向逐步增高。
53.根据仿真计算结果,从速度云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外后视镜 100尾部低速区面积较普通外后视镜更小,涡流强度较普通后视镜更低,气动噪声较普通后视镜更低。从车侧窗表面压力分布云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外后视镜100的侧窗表面等压线分布较普通后视镜更稀疏,压力梯度较普通后视镜更低,压力变化较普通后视镜更小,气动噪声较普通后视镜更低。
5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外后视镜100和普通外后视镜的声压级频谱图。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频率(单位:hz),纵坐标表示声压级(单位:分贝)。从图4的频谱图中可以看出风洞试验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乘用车外后视镜100 的声压级(实线示意)整体较普通外后视镜的声压级(虚线示意)更低,尤其在低频段范围内。
5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乘用车外后视镜,在其结构上布置第一导流筋和第二导流筋,经有限元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能有效梳理乘用车外后视镜内侧流线,改善乘用车外后视镜周围流场,减小乘用车外后视镜后方涡团大小,降低涡流强度,引导涡流远离侧窗,从噪声源处降低气动噪声。
5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