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3181发布日期:2022-07-20 00:1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道路运输是指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从事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道路运输分为直达运输、干线运输和短距离集散运输三种形式。因此,道路运输有“通过”运输和“送达”或“集散”的功能,尤其是“送达”或“集散”功能作为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的终端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货物运输时首先需要对货物进行固定,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绳子配合紧绳器对货物进行固定,然而该种方式不仅操作麻烦,且现有技术中的紧绳器不便于使用,对绳子进行紧固时需要耗费工作人员大量力气,且当运输货物堆积的较高时,仅依靠绳子对货物进行固定的方式不够稳固,运输的货物容易出现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于货车车厢顶端两侧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顶端安装有滑轮组件,其中一个伸缩组件的一侧侧壁安装有第一固定挂钩,另一个伸缩组件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紧固组件;
6.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焊接于货车车厢顶端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安装有支撑方管,所述支撑方管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方管的两端顶部均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挂钩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方管的侧壁。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远离第一固定挂钩一侧的固定底座顶部,所述支撑框架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框架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位于从动齿轮一侧的侧壁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表面开设有多个开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锁紧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锁紧齿轮一侧设置有齿轮固定件,所述齿轮固定件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支撑框架侧壁,所述支撑框架位于锁紧齿轮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齿轮固定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挂
钩,所述第一固定挂钩与第二固定挂钩均呈l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方管内部底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支撑方管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方管内并与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轴杆位于支撑方管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伸缩组件使得当货物堆积较高时,通过支撑方管与支撑杆可以对货物进行阻拦,通过设置的紧固组件配合第一固定挂钩对绳索进行收紧,进而完成对货物的固定,同时通过设置的主动齿轮配合从动齿轮,减少工作人员扳动转动块时耗费的力气,从而使得该固定装置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伸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伸缩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伸缩组件;11、固定底座;12、支撑方管;13、支撑杆;14、限位螺孔;15、限位孔;16、限位螺栓;2、滑轮组件;3、第一固定挂钩;4、紧固组件;41、支撑框架;42、转动杆;43、从动齿轮;44、主动齿轮;45、转动块;46、开孔;47、锁紧齿轮;48、齿轮固定件;49、固定块;410、弹簧;5、第二固定挂钩;6、螺纹杆;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轴杆;10、转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货物固定装置,包括安装于货车车厢顶端两侧的伸缩组件1,伸缩组件1顶端安装有滑轮组件2,其中一个伸缩组件1的一侧侧壁安装有第一固定挂钩3,另一个伸缩组件1的底部一侧安装有紧固组件4。
23.优选的,伸缩组件1包括焊接于货车车厢顶端的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顶端安装有支撑方管12,支撑方管12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杆13,支撑方管12的两端顶部均开设有
限位螺孔14,支撑杆13的两端等距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5,限位螺孔14内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16,第一固定挂钩3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方管12的侧壁。
24.具体的,工作人员通过货车车厢上堆积货物的高度调整支撑杆13位于支撑方管12中的位置,然后使得限位螺孔14与限位孔15对齐并通过限位螺栓16与限位螺孔14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支撑杆13位于支撑方管12中的位置可固定,且通过支撑方管12与支撑杆13对两侧的货物进行限位阻挡,避免因货物堆积过高导致绳索无法对货物进行牢固的固定。
25.优选的,紧固组件4包括支撑框架41,支撑框架41固定安装在远离第一固定挂钩3一侧的固定底座11顶部,支撑框架41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2,转动杆4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框架41的外部,转动杆42的一端与从动齿轮43固定连接,支撑框架41位于从动齿轮43一侧的侧壁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44,主动齿轮44与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主动齿轮44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5,转动块45表面开设有多个开孔46,转动杆42的另一端与锁紧齿轮47固定连接,锁紧齿轮47一侧设置有齿轮固定件48,齿轮固定件48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支撑框架41侧壁,支撑框架41位于锁紧齿轮47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块49,固定块49与齿轮固定件48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410且弹簧410处于拉伸状态。
26.具体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撬棍插入开孔46内从而扳动转动块45,使得主动齿轮44带动从动齿轮43转动,继而通过转动杆42对绳索进行收紧,通过弹簧410拉动齿轮固定件48,使得齿轮固定件48对锁紧齿轮47进行锁紧固定,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导致齿轮固定件48与锁紧齿轮47脱离造成转动杆42上收紧的绳索产生松动,进而提升了绳索收紧的安全性。
27.优选的,转动杆4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挂钩5,第一固定挂钩3与第二固定挂钩5均呈l状。
28.具体的,绳索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挂钩3栓接,绳索的另一端通过两个滑轮组件2与第二固定挂钩5栓接,然后通过紧固组件4对绳索进行收紧完成对货物的固定。
29.优选的,主动齿轮44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43的直径。
30.具体的,工作人员通过撬棍扳动转动块45时,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是对力的放大,即杠杆原理中的省力杠杆,因此主动齿轮44带动从动齿轮43转动时工作人员可以更省力,进而更省力的的完成对绳索的收紧。
31.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根据货车车厢上堆积货物的高度调节支撑杆13位于支撑方管12中的位置,通过限位螺栓16对支撑杆13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绳索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挂钩3栓接,将绳索通过滑轮组件2与转动杆42上的第二固定挂钩5栓接,然后通过撬棍插入开孔46内带动转动块45转动,进而通过转动杆42配合第二固定挂钩5对绳索进行收卷,使得绳索紧绷完成对货物的固定,通过设置的支撑杆13与支撑方管12对两侧的货物起到阻挡作用,进而避免高处的货物因运输途中颠簸晃动导致落下,且通过设置的主动齿轮44与从动齿轮43的配合使得对绳索收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更省力,然后通过设置的齿轮固定件48配合锁紧齿轮47,避免在运输途中因颠簸导致齿轮固定件48脱离锁紧齿轮47,进而使得货物的运输途中固定的更牢固,提升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支撑方管12内部底端安装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一端与支撑杆13底部螺纹连接,螺纹杆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7,
支撑方管12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轴杆9,轴杆9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方管12内并与第二锥形齿轮8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8与第一锥形齿轮7啮合连接,轴杆9位于支撑方管12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0。
34.具体的: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盘10带动轴杆9转动,使得第二锥形齿轮8带动第一锥形齿轮7转动,进而螺纹杆6开始转动,使得支撑杆13延伸螺纹杆6的方向在支撑方管12内上下移动,继而使得支撑杆13的伸缩高度便于调节,且该种方式无需工作人员将支撑杆13从支撑方管12中向上拔出,使得支撑杆13的高度调节更加方便。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