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8159发布日期:2022-07-30 01:3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空气悬挂系统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型产品,它以模块式生产与安装,方便维护、更换,承重能力较强,减震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减轻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有效旳延长了整车的使用寿命,保障货物的安全,并能够保护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等优点成为目前载重汽车的主导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挂车、半挂车制造领域。
3.现有的半挂车的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手动的方式调节车身高度,停车后才能操作,无法在行驶过程中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2)无法精准调节载货面的高度;3)不能同时具有停车时调节车身高度、行驶过程中调节车身高度、精确调节载货面高度及行驶过程中控制前车轴提升这些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能够同时具有停车时调节车身高度、行驶过程中调节车身高度、精确调节载货面高度及行驶过程中控制前车轴提升这些功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二位三通气控阀、前轴提升气囊、前轴承重气囊、后轴承重气囊、五孔高度阀及升降阀,所述储气筒通过第一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
7.所述第一支路连接电磁阀的进气口p,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b连接前轴提升气囊,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a连接二位三通气控阀的控制接口21f;
8.所述第二支路连接五孔高度阀06的进气口1,所述五孔高度阀的出气口21连接升降阀的进气口21,所述升降阀的出气口22依次连接一侧的若干后轴承重气囊,所述五孔高度阀的出气口22连接升降阀的进气口23,所述升降阀的出气口24依次连接另一侧的若干后轴承重气囊,两侧末端的所述后轴承重气囊连接在一起后连接二位三通气控阀的进气口p,所述二位三通气控阀的出气口a依次连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
9.所述第三支路连接五孔高度阀的进气口12,所述五孔高度阀的出气口23连接升降阀的进气口1。
10.进一步的,所述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位于第一三通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支路分别与第一三通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三支路分别与第二三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筒的进气口连接主供气管路,所述主供气管路上设有闸阀。
12.进一步的,所述主供气管路还设有油雾器,所述闸阀位于油雾器和储气筒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主供气管路还设有过滤器,所述油雾器位于过滤器和闸阀之间。
14.进一步的,所述前轴提升气囊、前轴承重气囊、后轴承重气囊、储气筒、五孔高度阀和升降阀均通过卡套连接管路。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电磁阀断电,气体通过电磁阀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出气口a流出电磁阀,到达二位三通气控阀的控制接口21f,升降阀处于“升”位置时,气体通过升降阀的进气口1进入升降阀,通过升降阀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出升降阀,进入两侧的后轴承重气囊,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的进气口p进入二位三通气控阀,再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的出气口a流出二位三通气控阀,依次进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车架处于上升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上升状态,升降阀处于“停”时,停止供气,也不放气,车架处于静止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静止状态,升降阀处于“降”位置时,承重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升降阀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向升降阀,通过升降阀的排气口放气,车架处于下降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下降状态,将升降阀安装在车内便能实现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车身高度的调节,通过升降阀能够控制车架的升降,并能做到随时停止车架的升降,从而能够精准的调节载货面的高度。
17.2)让升降阀处于空挡位置,电磁阀断电,气体通过电磁阀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出气口a流出电磁阀,到达二位三通气控阀的控制接口21f,气体通过升降阀的进气口21和进气口23进入升降阀,通过升降阀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出升降阀,进入两侧的后轴承重气囊,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的进气口p进入二位三通气控阀,再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的出气口流出二位三通气控阀,依次进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此时,调节五孔高度阀的调节杆,升到车辆的设计高度后固定五孔高度阀的摆杆,便能实现停车时调节车身的高度。
18.3)电磁阀通电,气体通过电磁阀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出气口b流出电磁阀,进入前轴提升气囊,此时由于电磁阀的出气口a断气,气体无法流入二位三通气控阀,前轴承重气囊的气体会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的排气口排出,实现了前轴的提升。
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过滤器;2、油雾器;3、闸阀;4、储气筒;5、第一气管;6、第二三通;7、第一三通;8、第二支路;9、卡套;10、五孔高度阀;11、升降阀;12、前轴承重气囊;13、后轴承重气囊;14、二位三通气控阀;15、第三支路;16、第一支路;17、电磁阀;18、前轴提升气囊;19、主供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
24.一种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4、电磁阀17、二位三通气控阀14、前轴提升气囊18、前轴承重气囊12、后轴承重气囊13、五孔高度阀10及升降阀11,储气筒4通过第一气管5分别连接第一支路16、第二支路8及第三支路15;第一支路16连接电磁阀17的进气口p,电磁阀17的出气口b连接前轴提升气囊18,电磁阀17的出气口a连接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控制接口21f;第二支路8连接五孔高度阀10的进气口1,五孔高度阀10的出气口21连接升降阀11的进气口21,升降阀11的出气口22依次连接一侧的若干后轴承重气囊13,五孔高度阀10的出气口22连接升降阀11的进气口23,升降阀11的出气口24依次连接另一侧的若干后轴承重气囊13,两侧末端的后轴承重气囊13连接在一起后连接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进气口p,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出气口a依次连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12;第三支路15连接五孔高度阀10的进气口12,五孔高度阀10的出气口23连接升降阀11的进气口1。
25.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电磁阀17断电,气体通过电磁阀17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17,通过电磁阀17的出气口a流出电磁阀17,到达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控制接口21f,升降阀11处于“升”位置时,气体通过升降阀11的进气口1进入升降阀11,通过升降阀11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出升降阀11,进入两侧的后轴承重气囊13,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进气口p进入二位三通气控阀14,再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出气口a流出二位三通气控阀14,依次进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12,车架处于上升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上升状态,升降阀11处于“停”时,停止供气,也不放气,车架处于静止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静止状态,升降阀11处于“降”位置时,承重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升降阀11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向升降阀11,通过升降阀11的排气口放气,车架处于下降状态,车身和载货面也处于下降状态,将升降阀11安装在车内便能实现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车身高度的调节,通过升降阀11能够控制车架的升降,并能做到随时停止车架的升降,从而能够精准的调节载货面的高度。
26.让升降阀11处于空挡位置,电磁阀17断电,气体通过电磁阀17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17,通过电磁阀17的出气口a流出电磁阀17,到达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控制接口21f,气体通过升降阀11的进气口21和进气口23进入升降阀11,通过升降阀11的出气口22、出气口24流出升降阀11,进入两侧的后轴承重气囊13,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进气口p进入二位三通气控阀14,再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出气口流出二位三通气控阀14,依次进入两侧的前轴承重气囊12,此时,调节五孔高度阀10的调节杆,升到车辆的设计高度后固定五孔高度阀10的摆杆,便能实现停车时调节车身的高度。
27.电磁阀17通电,气体通过电磁阀17的进气口p进入电磁阀17,通过电磁阀17的出气口b流出电磁阀17,进入前轴提升气囊18,此时由于电磁阀17的出气口a断气,气体无法流入二位三通气控阀14,前轴承重气囊12的气体会通过二位三通气控阀14的排气口排出,实现了前轴的提升。
28.三轴空气悬挂提升气路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7和第二三通6,第二三通6位于第一三通7和电磁阀17之间,第一三通7和第二三通6相连接,第一气管5和第二支路8分别与
第一三通7连接,第一支路16和第三支路15分别与第二三通6连接。第一三通7和第二三通6的配合能够较为方便快捷的将第一气管5分成三个支路。储气筒4的进气口连接主供气管路19,主供气管路19上设有闸阀3。主供气管路19还设有油雾器2,闸阀3位于油雾器2和储气筒4之间。主供气管路19还设有过滤器1,油雾器2位于过滤器1和闸阀3之间。前轴提升气囊18、前轴承重气囊12、后轴承重气囊13、储气筒4、五孔高度阀10和升降阀11均通过卡套9连接管路。
2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