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1907发布日期:2022-10-04 23:3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2.头枕是汽车座椅上确保乘员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所必需的组成部件,但是,不可折叠的头枕也会对驾驶员的后方视野造成妨碍,因此,现有技术中,将折叠头枕应用在汽车座椅上,从而在汽车座椅无人乘坐时,可以将头枕折叠起来,以改善驾驶员的后方视野。并且,对于中排和后排的汽车座椅,往往通过将汽车座椅的靠背翻转折叠在坐垫上,以此来增大汽车的行李箱空间,而通过将头枕也折叠起,则可以进一步缩减折叠后汽车座椅占用的空间,以进一步增大汽车的行李箱空间。
3.现有的折叠头枕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刚性差,头枕静强度和头枕冲击试验通过难度大;要求可翻转折叠,运动机构中存在轴孔配合,因衬套在头枕使用过程会产生变形,且轴孔配合公差带是过渡配合,导致头枕在使用时,轴孔间会存在间隙,在外力作用下,头枕会产生晃动,导致异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头枕结构,以解决头枕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晃动以及异响的缺陷。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折叠头枕结构,包括活动支架、固定支架、连接转轴、解锁转轴、限位轴及连接支架,所述活动支架通过连接转轴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能够绕所述连接转轴旋转至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所述解锁转轴与所述活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弧形槽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解锁转轴固定连接,连接后的限位轴可在弧形槽内滑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具有开口的限位槽,所述限位轴能够绕所述解锁转轴旋转进入或退出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内侧壁形成有用于对所述限位轴进行锁止的限位轮廓,所述限位轮廓为第一圆弧面,用于实现限位轴与限位轮廓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的状态。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由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至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成弧形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一内侧壁还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光滑过渡衔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半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与所述限位轴的半径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槽底、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槽底衔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开口的端部,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限位轮廓形成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槽底向上向外倾斜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解锁转轴延伸出活动支架的端部配置有解锁手柄。
13.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支架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活动支架由折叠位置向使用位置的方向旋转时,在第一定位结构接触到第二定位结构时,所述活动支架停止旋转。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限位槽的限位轮廓设置成第一圆弧面,无论外力对头枕施加向前或向后的作用力,限位轴与限位轮廓之间始终都保持接触的状态,主动消除了头枕运动机构的间隙,从而避免头枕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晃动异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中活动支架处于使用位置;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图中活动支架处于折叠位置;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示意图之三;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示意图之四,图中没有示出轴支架;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示意图之五;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的限位轴在不同限位点的示意图;
22.图中:1、活动支架;11、弧形槽;2、固定支架;21、限位槽;22、第一圆弧面;23、第二圆弧面;3、连接转轴;4、解锁转轴;5、限位轴;6、连接支架;7、解锁手柄;8、第一定位结构;9、第二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构相同、功能类似)。
26.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头枕结构,包括活动支架1、固定支架
2、连接转轴3、解锁转轴4、限位轴5及连接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1通过连接转轴3与所述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1能够绕所述连接转轴3旋转至折叠位置或使用位置,所述解锁转轴4与所述活动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架1上设有弧形槽11,所述限位轴5穿过所述弧形槽11并通过所述连接支架6与所述解锁转轴4固定连接,连接后的限位轴5可在弧形槽11内滑动,所述固定支架2上设有具有开口的限位槽21,所述限位轴5能够绕所述解锁转轴4旋转进入或退出所述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一内侧壁形成有用于对所述限位轴5进行锁止的限位轮廓,所述限位轮廓为第一圆弧面22,用于实现限位轴5与限位轮廓之间始终保持接触的状态。
27.在本实用新型中,解锁转轴4、限位轴5与连接支架6组成锁止机构,如图2所示,当顺时针转动解锁转轴4时,限位轴5绕解锁转轴4旋转,当限位轴5超出限位槽21时,头枕完成解锁,活动支架1绕连接转轴3旋转,头枕进行折叠。从头枕的结构及运动原理进行分析,头枕间隙有四个来源,分别是解锁转轴4与衬套之间的间隙,限位轴5位置偏差与限位槽21之间的间隙,第一定位结构8与第二定位结构9之间的间隙;连接转轴3上的紧固件与衬套之间的间隙,这些零件之间的间隙会造成头枕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晃动,产生异响。
28.如图6所示,为解决头枕在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晃动及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位槽21的限位轮廓设计成第一圆弧面22,限位轴5的运动轨迹是圆弧线,限位轴5与第一圆弧面22交点就是限位轴5在限位轮廓的限位点,假设理论限位点是o,l表示限位轴5限位点相对解锁转轴4的理论距离,di表示负偏差,dm表示正偏差,当上述间隙导致出现负偏差di时,限位轴5的限位点会上移到o1,当上述间隙导致出现正偏差dm时,限位轴5的限位点会下移到o2,总之,在正负偏差(di,dm)范围内,限位轴5的限位点始终在限位轮廓上,即限位轴5与限位轮廓始终接触,在此情况下,无论外力对头枕施加向前或向后的作用力,限位轴5都保持与限位轮廓接触的状态,而不会产生晃动。
29.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轴5在限位槽21的落点位置变化可主动消除头枕运动机构的间隙,从而避免头枕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晃动异响。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弧面22由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至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成弧形设置。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21一内侧壁还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圆弧面23,所述第二圆弧面23与所述第一圆弧面22光滑过渡衔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限位轴5的限位点下移到限位槽21的底部时,由于设置第二圆弧面23,限位轴5与限位轮廓仍然保持接触的状态,防止头枕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晃动异响。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弧面22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面23的半径。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圆弧面23的半径与所述限位轴5的半径相同。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槽21包括槽底、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槽底衔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开口的端部,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限位轮廓形成于所述右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槽底向上向外倾斜设置。
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解锁转轴4延伸出活动支架1的端部配置有解锁手柄7。通过设置解锁手柄7,便于转动解锁转轴4。
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支架1设有第一定位结构8,所述固定支架2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结构8位置设有第二定位结构9,所述活动支架1由折叠位置向使用位置的方向
旋转时,在第一定位结构8接触到第二定位结构9时,所述活动支架1停止旋转。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8和第二定位结构9,对活动支架1的运动和停止起到定位作用。
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