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充电桩、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6211发布日期:2022-08-05 1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10),所述充电座(110)内形成有充电腔(110a),所述充电座(110)设置有位于所述充电腔(110a)内的第一充电端子,所述第一充电端子适于与充电枪(200)配合;密封罩(120),所述密封罩(120)设置于所述充电座(110)上且覆盖所述充电腔(110a)的敞开端,所述密封罩(120)上设置有可选择打开所述充电腔(110a)的连通开口(120a);启闭件(130),所述启闭件(1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密封罩(120)上,所述启闭件(130)移动以调整所述连通开口(120a)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120)包括:罩体(121),所述罩体(121)与所述充电座(110)固定,所述罩体(121)形成有与所述充电腔(110a)连通的安装口(121a);密封件(122),所述密封件(122)设于所述罩体(121)并覆盖所述安装口(121a),所述安装口(121a)边缘与所述密封件(122)之间形成有所述连通开口(120a)和/或相邻两个所述密封件(122)之间形成有所述连通开口(120a)和/或一个所述密封件(122)上形成有所述连通开口(120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开口(120a)具有彼此正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第一齿牙(1201b),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第二齿牙(1201c),所述启闭件(130)可选择地在所述连通开口(120a)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将所述第一齿牙(1201b)与所述第二齿牙(1201c)接合以调整所述连通开口(120a)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110)上设置有布置于所述充电腔(110a)外周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0b),所述罩体(1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b)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21b);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紧固件(140),所述紧固件(140)分别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110b)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1b)以将所述罩体(121)固定于所述充电座(1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开口(120a)由所述安装口(121a)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所述连通开口(120a)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口(121a)的一侧与安装口(121a)另一侧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2)构造为柔性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150),所述盖体(150)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充电座(110)上以可选择地封闭所述充电腔(110a)。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110)上设置有锁扣柱(112),所述盖体(150)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锁扣柱(112)配合的锁孔(151)。9.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装置(100),所述充电装置(100)构造为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100);充电枪(200),所述充电枪(200)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配合的第二充电端子,所述充电枪(200)与所述充电座(110)配合后,所述启闭件(130)可选择地调整所述连通开口(120a)的大小以令所述连通开口(120a)的外周壁与所述充电枪(200)的外周配合。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1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车辆,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内形成有充电腔,所述充电座设置有位于所述充电腔内的第一充电端子,所述第一充电端子适于与充电枪配合;密封罩,所述密封罩设置于所述充电座上且覆盖所述充电腔的敞开端,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可选择打开所述充电腔的连通开口;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密封罩上,所述启闭件移动以调整所述连通开口的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可在充电时遮蔽充电腔内部,起到了较好的防水防尘的作用,并且充电装置设置的密封罩便于维修和更换,降低充电装置的维修成本。装置的维修成本。装置的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1
技术公布日:2022/8/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