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3213发布日期:2022-12-31 10:2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上电器件越来越多,需要线束支架对线束进行固定。
3.但是,各主机厂为了占领市场,不断对车型进行改款,此时车身环境会发生相对变化。目前市场上座椅线束支架大都形状固定,难以适应车身环境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通用性较强,可根据车身环境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包括线束支架本体;
7.所述线束支架本体设置为长度可伸缩的线束支架本体,和/或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具有角度调节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线束支架本体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
9.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或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行程槽,所述紧固件延伸至所述行程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自攻钉;
11.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行程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上,所述自攻钉穿过所述行程槽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自攻钉上设置有防止所述自攻钉将线束支架本体打穿的垫片。
13.进一步地,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具有用于卡接在汽车座椅骨架的圆管上的卡爪。
14.进一步地,所述卡爪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上的连接柱。
15.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卡爪上用于与所述汽车座椅骨架相配合调节的角度限位筋。
16.进一步地,所述角度限位筋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加强筋。
1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8.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汽车座椅骨架;
19.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上开设有至少两条与所述角度限位筋相配合的角度限位槽。
20.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相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线束支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线束支架的通用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座椅周围环境的变化。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的爆炸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骨架上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骨架上的某角度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骨架上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28.图中:10、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1、第一安装孔;20、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1、行程槽;30、第一紧固件;40、汽车座椅骨架;41、圆管;42、角度限位槽;43、第二安装孔;50、卡爪;51、连接柱;52、角度限位筋;53、加强筋;6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0.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包括线束支架本体,线束支架本体设置为长度可伸缩的线束支架本体且线束支架本体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相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线束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支架具有结构新颖的特点,不仅可以无级调节长度还可以调节角度,大大增加了线束支架通用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座椅周围环境的变化。
31.在上述结构基础上,线束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30相连,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或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行程槽21,第一紧固件30延伸至行程槽21内。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紧固件30为自攻钉,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在其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行程槽21(即长圆孔)开设于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上,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位于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的下方,自攻钉穿过行程槽21连接于第一安装孔11内,在自攻钉上设置有防止自攻钉将线束支架本体打穿的垫片。如需调节线束支架本体长度只需将线束支架本体沿水平方向(y向)移动,通过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上的长圆孔与自攻钉摩擦力使两者固定在一起,实现线束支架本体长度无级调节,(其中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与自攻钉固定不动)。线束支架本体采用一侧打钉,y向另一侧保持自由,可很好吸收骨架公差。线束支架本体采用pa6-gf35且有很多加强棱可增加支架强度。
33.在上述结构基础上,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分别具有用于卡接在汽车座椅骨架40的圆管41上的卡爪50,在卡爪5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汽车座椅骨架40上的连接柱51(即boss柱)。第一线束支架本体10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20上的两个卡爪50直径等于圆管41直径,可将线束支架本体牢牢固定于圆管41上防止其晃动。
34.在上述结构基础上,角度调节结构为设置于卡爪50上用于与汽车座椅骨架40相配合调节的角度限位筋52,为加强角度限位筋强度,在角度限位筋52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53。
35.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汽车座椅骨架40;在汽车座椅骨架40上开设有两条与角度限位筋52相配合的角度限位槽42,且两条角度限位槽42交叉布置。如若调整线束支架本体角度只需在线束支架本体最开始安装时将角度限位筋52在两条角度限位槽42中切换调整即可。
36.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汽车座椅骨架40与连接柱51(即boss柱)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60相连,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紧固件60为自攻钉,在汽车座椅骨架40对应连接柱5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3。将角度限位筋52对准角度限位槽42,沿y向将线束支架本体装在汽车座椅骨架40上,同时将连接柱51孔位对准汽车座椅骨架40上第二安装孔43。随后将两个卡爪50卡到汽车座椅骨架40的圆管41上,最后将第二紧固件60(即自攻钉)通过第二安装孔43打入连接柱51安装孔中。
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支架本体;所述线束支架本体设置为长度可伸缩的线束支架本体,和/或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具有角度调节结构;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包括第一线束支架本体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和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或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行程槽,所述紧固件延伸至所述行程槽内;所述角度调节结构为设置于卡爪上用于与汽车座椅骨架相配合调节的角度限位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自攻钉;所述第一线束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行程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线束支架本体上,所述自攻钉穿过所述行程槽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钉上设置有防止所述自攻钉将线束支架本体打穿的垫片。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支架本体具有用于卡接在汽车座椅骨架的圆管上的卡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上的连接柱。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限位筋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加强筋。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汽车座椅骨架;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上开设有至少两条与所述角度限位筋相配合的角度限位槽。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骨架与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汽车座椅线束支架,包括线束支架本体;线束支架本体设置为长度可伸缩的线束支架本体,和/或线束支架本体具有角度调节结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汽车座椅骨架;汽车座椅骨架上开设有至少两条与角度限位筋相配合的角度限位槽。相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线束支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线束支架的通用性,可以很好的适应座椅周围环境的变化。的适应座椅周围环境的变化。的适应座椅周围环境的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肖阳 曾桂银 刘人鑫 田建明 韦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