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6864发布日期:2022-08-16 18:5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


背景技术:

2.汽车控制臂使汽车悬架系统中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主要起支撑、传递载荷、控制车轮运动轨迹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转向作用,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起到关键作用。
3.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在于车架通过杆销进行连接,由于车体在运动会发生震动,而现有连接处缺少一定保护效果,当震动力较大时,极大的增加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负载,容易造成崩坏,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用于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缺少保护效果,当震动力较大时,极大的增加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负载,容易造成崩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的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活塞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外表面与控制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活塞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柱,所述l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8.优选的,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柱,所述第一齿柱的一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活塞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控制筒,控制筒的底部与活塞筒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活塞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活塞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柱,所述第二齿柱的上表面与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柱的外表面与控制筒滑动连接。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控制杆承受的作用力,使第一弹簧对控制杆进行缓冲,然后在通过活塞板在活塞筒内部上下运动,对震动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并逐渐降低,从而对控制臂本体和控制杆之间进行保护,实现解决现有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缺少保护效果,当震动力较大时,极大的增加控制臂和车架连接的负载,容易造成崩坏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筒和控制筒之间滑动连接,活塞板在上下中使第一弹簧逐渐复位,同时控制筒进一步提高活塞板上下运动中阻力,同时起到限制活塞板转动,使活塞板上方的第一齿柱和第一齿轮保持啮合,提高第一齿柱和第一齿轮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t型杆立体机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筒俯视图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筒正视图的剖视图。
18.图中标号:1、控制臂本体;2、控制杆;3、活塞筒;4、固定柱;5、活塞板;6、l型柱;7、伸缩杆;8、第一压力传感器;9、固定板;10、第一弹簧;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t型杆;13、第二弹簧;14、限制杆;15、第一齿柱;16、第一齿轮;17、第一转动轴;18、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20、第二转动轴;21、第四齿轮;22、第二齿柱;23、控制筒。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控制臂本体1的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杆2,控制杆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筒3,活塞筒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活塞筒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5,活塞筒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1,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顶部与控制杆2固定连接,控制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一压力传感器8数量有两组,分布在控制杆2的上下两侧,且与控制杆2曲面接触,检测控制杆2受到的作用李力。
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12,t型杆12的外表面与控制杆2滑动连接,t型杆12贯穿第一弹簧10中部,提高第一弹簧10上下运动中的稳定性,活塞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柱6,l型柱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一侧面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固定安装,固定板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杆14,限制杆14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限制杆14的形状为t型,第二弹簧13的数量有两组,且上下对称分布,固定板9的一侧面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接触,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3使两个固定板9相互靠近,然后固定板9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对控制杆2进行固定,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控制器连通,控制伸缩杆7开启。
22.活塞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柱15,第一齿柱15的一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16,活塞板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控制筒23,控制筒23的底部与活塞筒3固定连接,活塞板5表面设置有小孔,且活塞筒3内部设置有液压油,通过小孔便于液压油运动,提高活塞板
5上下运动的阻力,然后控制筒23对活塞板5限制转动,使活塞板5上下运动中第一齿柱15和第一齿轮16啮合,第一齿轮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7,第一转动轴17的一端与活塞筒3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9,第三齿轮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0,第三齿轮19的尺寸大于第二齿轮18的尺寸,形成一个费力杠杆,提高第二转动轴20转动阻力,第二转动轴20的一端与活塞筒3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1,第四齿轮21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柱22,第二齿柱22的上表面与控制杆2固定连接,第二齿柱22的外表面与控制筒23滑动连接,第二齿柱22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使控制筒23限制第二齿柱22转动,提高第二齿柱22和第四齿轮21啮合的稳定性。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悬架系统用控制臂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中,首先使伸缩杆7与电源相连通,通过第二弹簧13对固定板9进行定位,然后固定板9对第一压力传感器8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8对控制杆2检测,控制杆2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时,控制伸缩杆7进行工作,伸缩杆7带动固定板9运动,使两个固定板9相互远离,使控制杆2在控制臂本体1产生的作用力的效果,通过控制杆2一侧的第一弹簧10进行上下运动,同时控制杆2带动第二齿柱22上下运动,第二齿柱22带动第四齿轮21旋转,然后第四齿轮21通过第二转动轴20带动第三齿轮19旋转,然后通过第三齿轮19和第二齿轮18形成的一个费力杠杆,提高第二齿柱22上下运动的阻力。
24.同时第二齿轮18通过第一转动轴17带动第一齿轮16旋转,第一齿轮16带动第一齿柱15上下运动,使第一齿柱15进而带动活塞板5上下运动,然后活塞板5通过表面的小孔使活塞筒3内部的液压油上下运动,进一步提高活塞板5上下运动的阻力,从而使第一弹簧10快速恢复,实现对控制杆2和控制臂本体1进行减震,达到对控制杆2和控制臂本体1连接处进行保护效果,最后控制杆2上下运动中,逐渐复位,使第一弹簧10对下方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逐渐降低,使第二压力传感器11回到初始状态时,然后控制伸缩杆7进行复位。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