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和车辆

文档序号:31374054发布日期:2022-09-02 23:1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和车辆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固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号为cn111994009a的车顶行李架以及包括该车顶行李架的车辆,其车顶的两侧分别固定一根铝型材,便于使用者通过两根铝型材在车顶固定例如行李、帐篷等大件物品。但是两根固定设置的铝型材并不能够直接对物品起到固定作用,因为物品的形状以及大小不一,使用者通常还需要使用弹力绳、挂钩等工具将需要固定的物品辅助固定在铝型材上。
3.从而,现有行李架不能够直接对物品起到固定作用。使用者通常还需要使用弹力绳、挂钩等工具将需要固定的物品辅助固定在铝型材上。由于弹力绳本身具有弹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加速度以及震动影响,固定效果不好,有掉落风险,还有安全隐患。
4.需要提到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和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适于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其包括一用于容放外部行李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含可拆装地设置在车顶上的至少两个支架、以及位置可调地配置在支架上的限位组件;其中,两个支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外部行李的横向托举空间;所述限位组件包含固设在支架其中一端侧的第一挡板、以及可沿支架长度方向滑动配置在支架另一端侧的第二挡板,从而在两挡板之间形成用于外部行李的纵向卡置空间;且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提供给外部行李以倚靠于第一挡板的压紧力。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设置,以在其伸缩活动后卡合固定在车顶上。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含至少部分相互内外套置的内杆体和外杆体,且两杆体在相互远离的端部上均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弹性卡部。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内杆体的靠外一端侧,所述第二挡板与内杆体的靠内一端通过一配置有压簧的连接筒活动相连,以使所述第一挡板在朝向远离内杆体的方向活动时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的端部配置成一滑动块,所述外杆体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块相嵌合的滑槽。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的顶部向上延伸设有第二弹性卡部。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卡部可上下滑动地配置在其所配属的杆体端部,且第一弹性卡部与杆体端部之间配置有一弹簧件,以驱使所述第一弹性卡部在向下活动后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卡部可上下滑动地配置在各自的挡板上,且第二弹性卡部与挡板之间配置有另一弹簧件,以驱使所述第二弹性卡部在向上活动后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
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性卡部朝向外部行李方向延伸设有一折弯部,从而沿侧面朝下按压住外部行李。
15.本技术另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在车顶上设有行李架的车体、以及上述的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其中,所述支架与行李架相安装适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7.本技术的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适用于在车辆的车顶上的安装,从而实现安放装置在车顶上的使用配合,一方面能够固定在车辆上,另一方面能够固定外部行李。其中,通过支架在车顶上的拆装设置,大大提升装置在车辆上的有效安装及维护。并且,两支架之间形成横向托举空间,以及配置在支架上的两个挡板之间形成纵向卡置空间,以确保外部行李在上述空间内容放后的平稳固定。尤其是,第一挡板相对固定在支架上,起到基准定位的目的,而第二挡板可相对支架滑动调节位置,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外部行李在空间内的容放,且在固定外部行李后,第二挡板能够提供倚靠于第一挡板的压紧力给外部行李,从而实施外部行李的高效固定,显著提升其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的其中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展示放大i处区域,隐藏外杆体;
22.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是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7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标:1-固定机构;2-支架;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内杆体;6-外杆体;7-第一弹性卡部;8-压簧;9-连接筒;10-滑动块;11-滑槽;12-第二弹性卡部;13-折弯部;a-外部行李;b-行李架;c-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实施例
33.结合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部行李的安放装置,适于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上,其包括一用于容放外部行李a的固定机构1。固定机构1包含可拆装地设置在车顶上的至少两个支架2、以及位置可调地配置在支架2上的限位组件。其中,两个支架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以形成用于外部行李a的横向托举空间。限位组件包含固设在支架2其中一端侧的第一挡板3、以及可沿支架2长度方向滑动配置在支架2另一端侧的第二挡板4,从而在两挡板之间形成用于外部行李a的纵向卡置空间。且第二挡板4能够提供给外部行李a以倚靠于第一挡板3的压紧力。
34.上述中的安放装置,适用于在车辆的车顶上的安装,从而实现安放装置在车顶上的使用配合,一方面能够固定在车辆上,另一方面能够固定外部行李a。其中,通过支架2在车顶上的拆装设置,大大提升装置在车辆上的有效安装及维护。并且,两支架2之间形成横向托举空间,以及配置在支架2上的两个挡板之间形成纵向卡置空间,以确保外部行李a在
上述空间内容放后的平稳固定。尤其是,第一挡板3相对固定在支架2上,起到基准定位的目的,而第二挡板4可相对支架2滑动调节位置,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外部行李a在空间内的容放,且在固定外部行李a后,第二挡板4能够提供倚靠于第一挡板3的压紧力给外部行李a,从而实施外部行李a的高效固定,显著提升其操作效率。
3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在车辆顶部上的安装或拆卸,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是通过车辆顶部的行李架b来进一步实现。
36.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架2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设置,以在其伸缩活动后卡合固定在车顶上。具体地,支架2包含至少部分相互内外套置的内杆体5和外杆体6,且两杆体在相互远离的端部上均向下延伸设有第一弹性卡部7。从而,相互插接的外杆体6和内杆体5,其外杆体6内部为中空,内杆体5插接在外杆体6内,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伸缩,使得该安放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辆行李架b。另外,杆体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卡部7,可作为优选的是,第一弹性卡部7是可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安放装置在车辆顶部安装固定的灵活性。
37.其中,第一挡板3固定在内杆体5的靠外一端侧,第二挡板4与内杆体5的靠内一端通过一配置有压簧8的连接筒9活动相连,以使第一挡板3在朝向远离内杆体5的方向活动时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并且,第二挡板4的端部配置成一滑动块10,外杆体6开设有与滑动块10相嵌合的滑槽11。从而,第二挡板4能够在外杆体6上自如滑动,并在压簧8的作用下具有靠近第一挡板3的运动驱使。在使用时,由于外部行李a的尺寸不一致,将其放置于支架2上,并通过两个挡板之间定位和限位,压簧8的回复力使得第二挡板4相对于和第一挡板3靠近,从而夹紧外部行李a。
38.其中,第二挡板4和第一挡板3的顶部向上延伸设有第二弹性卡部12。具体地,第一弹性卡部7可上下滑动地配置在其所配属的杆体端部,且第一弹性卡部7与杆体端部之间配置有一弹簧件,以驱使第一弹性卡部7在向下活动后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以及,第二弹性卡部12可上下滑动地配置在各自的挡板上,且第二弹性卡部12与挡板之间配置有另一弹簧件,以驱使第二弹性卡部12在向上活动后始终具有弹性回复势能。显然的,第二挡板4和第一弹性卡部7及第二弹性卡部12的弹性复位,其原理大致相同,弹力压缩或拉伸后对应驱使其具有回复力,以此来进行调节限位。
39.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卡部12朝向外部行李a方向延伸设有一折弯部13,从而沿侧面朝下按压住外部行李a。从而,沿侧面挡住外部行李a并按压住,进一步防止外部行李a相对滑动。
40.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在车顶上设有行李架b的车体c、以及上述的用于外部行李a的安放装置。其中,支架2与行李架b相安装适配。具体地,支架2端部延伸的第一弹性卡部7与行李架b相弹力卡合并扣紧,从而,配置在车顶上的两个独立的行李架b,在支架2伸缩并通过其端部卡合固定在行李架b上,以实现安放装置在车辆上的快速安装、固定。
4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