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1088发布日期:2022-12-03 01: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车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


背景技术:

2.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车轮作为整车的a级安全部件,无疑对车轮提出了必须是“绝对安全”的必然要求,车轮为刚性部件,在轮轴中心支撑轮胎,同时与传动部件相连,是车辆行驶系统的重要动力传递部件,应具备较高的强度与刚度和疲劳使用寿命,车轮作为整车的a级安全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性能。目前同种规格客货车车轮最大承载能力为3.5-4吨,特种车辆车轮最大承载能力为5.5吨,而apm300车轮在高峰时段的载荷要求达到7吨,远远超过客货车和特种车辆的标准要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运输平台,其具有发车频次高、启停次数多、载客变化大等特点,这要求车轮疲劳受力工况比客货车要求更严格,其使用寿命要求又远高于一般客货车的要求。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2937215a的“商用铝合金车轮”,包括镂空孔、转动轴心、外轮、支撑架和连接架,所述支撑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转盘,且转盘中间位置安装有转动轴心,转动轴心外侧皆均匀设置有旋转腔室,所述支撑架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镂空孔,且支撑架外侧皆均匀设置有外轮,外轮内侧壁上皆等间距设置有防滑纹。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分子金属加固层内部均匀设置有硬性金属条,且硬性金属条的顶端和底端皆均匀设置有加固块,且加固块的两端与高分子金属加固层的内侧壁连接,实现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硬度较强,防止变形,同时装置外侧具有耐腐蚀的功能,可以防止在长时间使用过后被润滑油腐蚀,增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4.原有apm 300车辆采用的轮胎和车轮均为国外公司生产,目前国内车轮仍然存在无法满足apm300车辆在出行高峰时段严重超载时车轮载荷过大的问题,且车轮的制造和运维成本偏高,车辆在行驶时车轮的稳定性较差,增加了车辆运行时的能量消耗,现有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车轮其抗拉强度低,车轮自重较大,从而造成油耗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国内车轮仍然存在无法满足apm300车辆在出行高峰时段严重超载时车轮载荷过大的问题,且车轮的制造和运维成本偏高,车辆在行驶时车轮的稳定性较差,增加了车辆运行时的能量消耗,现有的用于轨道交通的车轮其抗拉强度低,车轮自重较大,从而造成油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该轮毂为双气门嘴结构,方便车辆充气,车轮一体式结构使车轮的整体性能更加优秀,车轮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00mpa,屈服强度可达到260mpa,同
时车轮一体式结构提高了车轮的跳动和平衡标准,提高车轮行驶的稳定性,采用6061铝合金锻造工艺,实现了车轮的轻量化,实现单轮减重30%,降低油耗,同时车轮的导热率提升三倍,提高了车轮的散热能力,对车轮、刹车盘、轮胎的寿命提升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该车轮的载荷达到了单轮6700kg,实现车辆专用重载荷车轮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制造和运维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包括轮毂和螺栓,所述轮毂的外侧均匀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轮毂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气门嘴。
7.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螺栓的外壁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轮毂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9.优选的,所述轮毂的内偏距为141m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该轮毂为双气门嘴结构,从而方便车辆在任何形态下进行充气,摆脱了传统的适配轨道交通车辆的轮毂产品在使用时,车辆移动存在局限性的弊端。
12.2、本实用新型中,该轮毂为车轮一体式结构,同时制备过程中采用锻造和旋压成型工艺,使最终车轮产品的整体性能更加优秀,使车轮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00mpa,屈服强度可达到260mpa,同时车轮一体式结构提高了车轮的跳动和平衡标准,提高车轮行驶的稳定性。
13.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6061铝合金锻造工艺,取代旧式钢制轮辋,实现了车轮的轻量化,提高了运行品质,实现单轮减重30%,降低油耗,同时车轮的导热率提升三倍,提高了车轮的散热能力,对车轮、刹车盘、轮胎的寿命提升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14.4、本实用新型中,该轮毂装配轮胎为超宽胎,轮辋宽度达到十四吋,且车轮内偏距141mm,车轮表面采用碾压强化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双轮装配结构,提高了车轮产品的整体性和车辆运转的稳定性,该车轮的载荷达到了单轮6700kg,并且可安装爆胎安全装置,提高了车轮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国内车轮无法满足车辆在出行高峰时段严重超载时车轮载荷过大的问题,实现车辆专用重载荷车轮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制造和运维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正面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的图4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20.图中:
21.1、轮毂;3、螺栓;4、散热孔;5、螺纹孔;6、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图1-5所示: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重载荷铝合金车轮,包括轮毂1和螺栓3,轮毂1的外侧均匀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5,轮毂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气门嘴6,轮毂1为双气门嘴6结构,从而方便车辆在任何形态下进行充气,摆脱了传统的适配轨道交通车辆的轮毂1产品在使用时,车辆移动存在局限性的弊端。
24.如图1所示,螺纹孔5的内壁与螺栓3的外壁螺纹连接,螺纹孔5和螺栓3用于该车轮的安装。
25.如图1所示,轮毂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4,散热孔4用于车轮散热,轮毂1采用6061铝合金锻造工艺,取代旧式钢制轮辋,实现了车轮的轻量化,提高了运行品质,实现单轮减重30%,降低油耗,同时车轮的导热率提升三倍,提高了车轮的散热能力。
26.如图1和图2所示,轮毂1的内偏距为135-145mm,轮毂1装配轮胎为超宽胎,轮辋宽度达到14吋,车轮表面采用碾压强化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双轮装配结构,提高了车轮产品的整体性和车辆运转的稳定性。
27.该轮毂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气门嘴6,轮毂1为双气门嘴6结构,从而方便车辆在任何形态下进行充气,摆脱了传统的适配轨道交通车辆的轮毂1产品在使用时,车辆移动存在局限性的弊端;该轮毂1为车轮一体式结构,同时制备过程中采用锻造和旋压成型工艺,使最终车轮产品的整体性能更加优秀,使车轮的抗拉强度可达到300mpa,屈服强度可达到260mpa,同时车轮一体式结构提高了车轮的跳动和平衡标准,提高车轮行驶的稳定性;采用6061铝合金锻造工艺,取代旧式钢制轮辋,实现了车轮的轻量化,提高了运行品质,实现单轮减重30%,降低油耗,同时车轮的导热率提升三倍,提高了车轮的散热能力,对车轮、刹车盘、轮胎的寿命提升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该轮毂1装配轮胎为超宽胎,轮辋宽度达到14吋,且车轮内偏距135
‑‑
145mm,车轮表面采用碾压强化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双轮装配结构,提高了车轮产品的整体性和车辆运转的稳定性;该车轮的载荷达到了单轮6700kg,并且可安装爆胎安全装置,提高了车轮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国内车轮无法满足车辆在出行高峰时段严重超载时车轮载荷过大的问题,实现车辆专用重载荷车轮的国产化,进一步降低制造和运维成本。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