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轴车辆及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2355发布日期:2023-01-13 04:4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轴车辆及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轴车辆及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采用液压制动的四轴车辆来说,现有技术中的驻车制动装置,一般采用单一的后轴制动器驻车制动装置,无冗余驻车系统装置,安全性不高。
3.因此,对于采用液压制动的四轴车辆,如何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能够满足四轴车辆在载重情况下的驻车功能需求,同时提高驻车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轴车辆及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能够满足四轴车辆在载重情况下的驻车功能需求,同时提高驻车安全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包括两套驻车制动机构;所述驻车制动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操作部、前拉锁、连接部、后拉索和制动器,所述后拉索和所述制动器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后拉索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拉锁连接,所述操作部及所述连接部均与四轴车辆的车体固定;一套所述驻车制动机构的所述制动器与四轴车辆的第三轴配合,另一套所述驻车制动机构的所述制动器与所述四轴车辆的第四轴配合。
6.四轴车辆包括驻车制动装置,该驻车制动装置设有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与第三轴配合,以对第三轴实现制动,另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与第四轴配合,以对第四轴实现制动,从而通过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分别对第三轴和第四轴制动,当四轴车辆在大重载、坡道状态时,对驻车制动力要求较高,此时可通过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同时作用,以保证车辆驻车的稳定性。而当四轴车辆为轻型商用车或者中型商用车时,可仅采用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进行驻车制动即可,此时,两套驻车制动机构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发生故障时,另外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保证驻车性能,安全性高。
7.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中,包括两套驻车制动机构,这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应用,可以同时采用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同时实现驻车制动,也可以仅采用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实现驻车制动均可。
8.可选地,一套所述驻车制动机构的所述操作部为手刹操作部,另一套所述驻车制动机构的所述操作部为脚刹操作部。
9.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框与所述车体固定,所述连接件活动地设于所述连接框内,所述连接框的前侧设有第一穿孔,所述连接框的后侧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前拉锁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后拉索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穿孔的轴线对称布置于所述
第一穿孔的轴线的两侧,且所述前拉锁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连接件左右方向的轴线上,两个所述后拉索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点关于所述连接件左右方向的轴线对称布置。
11.可选地,所述前拉锁包括第一钢丝绳和套设于所述第一钢丝绳外的第一套管,所述后拉索包括第二钢丝绳和套设于所述第二钢丝绳外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一钢丝绳和所述第二钢丝绳能够穿过穿孔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套管与所述连接框固定。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分别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连接框固定。
13.可选地,所述连接框与所述车体的横梁焊接固定。
14.可选地,所述操作部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车体。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四轴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
16.具有如上所述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四轴车辆,其技术效果与上述驻车制动装置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驻车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手刹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脚刹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前拉锁、后拉索与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1-图4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2.1-手刹操作部,11-手柄,12-按钮;
23.2-脚刹操作部,21-踏板;
24.3-前拉锁,31-第一钢丝绳,32-第一套管;
25.4-连接部,41-连接框,42-连接件;
26.5-后拉索,51-第二钢丝绳,52-第二套管;
27.61-第一制动器,62-第二制动器;
28.7-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轴车辆及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其中,四轴车辆是指车体前面设有两排转向轮,后面设有两排驱动轮的车辆,四轴车辆包括车体以及设于车体后侧的第三轴和第四轴,该第三轴和第四轴均为与驱动轮连接的轴。四轴车辆包括驻车制动装置,并采用液压的方式实现制动。
31.具体的,驻车制动装置设有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与第三轴配合,以对第三轴实现制动,另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与第四轴配合,以对第四轴实现制动,从而通过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分别对第三轴和第四轴制动,当四轴车辆在大重载、坡道状态时,对驻车制动力要求较高,此时可通过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同时作用,以保证车辆驻车的稳定性。而当四轴车辆为轻型商用车或者中型商用车时,可仅采用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
构进行驻车制动即可,此时,两套驻车制动机构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发生故障时,另外一套驻车制动机构能够保证驻车性能,安全性高。
3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四轴车辆的驻车制动装置中,包括两套驻车制动机构,这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应用,可以同时采用两套驻车制动机构同时实现驻车制动,也可以仅采用其中一套驻车制动机构实现驻车制动均可。
33.具体的,两套驻车制动机构的结构类似,每一套驻车制动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操作部、前拉锁3、连接部4、后拉索5和制动器,其中,前拉锁 3和后拉索5之间通过连接部4连接,操作部和连接部4均与车体固定。后拉索5和制动器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后拉索5连接于连接部4和制动器之间,制动器与第三轴或第四轴配合,以对第三轴和第四轴实现制动。也就是说,一个前拉锁2通过连接部4带动两个后拉索4动作,进而通过两个制动器对第三轴两端的两个驱动轮或者第四轴两端的两个驱动轮实现制动。具体的,制动器如何通过液压的形式与第三轴和四轴配合作用,以实现制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的现有技术,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3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套驻车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为手刹操作部 1,是通过手动操作以实现制动的,另一套驻车制动机构的操作部为脚刹操作部2,是通过脚踏操作以实现制动的。当然,本实施例中,两套驻车制动机构的操作部可以都是手刹操作部1,也可以都是脚刹操作部2,而将一个操作部通过手动控制,另一个操作部通过脚踏控制时,能够简化司机的操作、提高便捷性,并且便于空间布置。
35.并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手刹操作部1的驻车制动机构的第一制动器61与第三轴配合,以对第三轴进行制动,设有脚刹操作部2 的驻车制动机构的第二制动器62与第四轴配合,以对第四轴进行制动。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制动器61与第四轴配合制动,第二制动器62与第三轴配合制动均可。
36.如图4所示,连接部4包括连接框41和连接件42,其中,连接框41 与车体固定,连接件42位于连接框41内,并可在连接框41内活动,连接框41的前侧(朝向前拉锁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穿孔,连接框41的后侧 (朝向后拉索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穿孔,前拉锁3的后端穿过第一穿孔并与连接件42连接,后拉索5的前端穿过第二穿孔并与连接件42连接。
37.连接件42活动地设于连接框41内,并可在前拉锁3的作用下沿前后移动,同时带动后拉索5移动,以实现制动和解除制动的效果。
38.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连接部4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还可以将其设置为块状结构等,而将其设置为连接框41,连接件42能够在连接框41内活动时,可简化整体结构并减轻整体重量,便于实现轻量化。
39.具体的,每个驻车制动机构均设有一个前拉锁3和两个后拉索5,因此,第一穿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二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穿孔的轴线关于第一穿孔的轴线对称设置。同时,前拉锁3与连接件42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连接件42的左右方向(具体指车体的左右方向)的轴线上,该轴线是沿车体的纵向方向,即前后方向布置的,一个前拉锁3与连接件42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该轴线上,两个后拉索5与连接件42之间的连接点关于该轴线对称布置,如此一来,便于实现连接件42的平衡,避免其在制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保证其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
40.前拉锁3包括第一钢丝绳31和第一套管32,第一套管32套设于第一钢丝绳31外,后
拉索5包括第二钢丝绳51和第二套管52,第二套管52 套设于第二钢丝绳51外,第一钢丝绳31穿过第一穿孔并与连接件42连接,第二钢丝绳51穿过的第二穿孔并与连接件42连接,第一套管32的后端和第二套管52的前端与连接框41固定。钢丝绳能够在套管内与套管发生轴向相对移动,从而通过操作部的动作带动钢丝绳移动,并作用于制动器以实现制动和解除制动的效果。
41.具体的,对于钢丝绳和连接件42之间如何连接,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制,如连接件42设置有插孔,钢丝绳的端部穿过插孔并通过限位件限位即可。
42.第一套管32和第二套管52分别与连接框41固定,具体的,套管和连接框41之间分别通过紧固螺母7实现固定,可简化整体结构。
4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钢丝绳的端部如何与操作部以及制动器之间连接,以及套管的的端部如何与操作部、连接部4、制动器之间的连接,以及如何通过操作部动作实现制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的现有技术,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44.连接框41和车体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种,连接框41是与车体的横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的,或者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5.操作部通过紧固件与车体固定,可简化安装操作。
46.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驻车制动装置对四轴车辆进行驻车制动时,手动操作手刹操作部1,具体的,将手刹操作部1的手柄11上抬,机构的导轨旋转,前拉锁3的第一钢丝绳31随导轨旋转向前移动,并带动连接件 42向前移动,通过后拉索5的第二钢丝绳51传递至第一制动器61,并作用于第三轴,第一制动器61产生驻车制动力,实现车辆的驻车制动。
47.由手刹操作部1的卡爪和齿槽配合,在松开手刹操作部1的手柄11 后,其卡爪卡在齿槽上,从而保持第一制动器61能够持续产生驻车制动力,保证驻车制动效果稳定。
48.当需要解除手刹操作部1的驻车制动时,驾驶员手动按下手刹操作部1的手柄11端部按钮12,同时微微上抬再松开手柄11,手柄11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一制动器61对第三轴的驻车制动力解除。
49.驾驶员踩下脚刹操作部2的踏板21,机构的导轨旋转,前拉锁3的第一钢丝绳31随导轨旋转向前移动,并带动连接件42向前移动,并通过后拉索5的第二钢丝绳51传递至第二制动器62,并作用于第四轴,第二制动器62产生驻车制动力,实现车辆的驻车制动。
50.由脚刹操作部2的卡爪以及齿槽配合,在松开脚后,其卡爪卡在齿槽上,从而保持第二制动器62能够持续产生驻车制动力,保证驻车制动效果稳定。
51.驻车状态下,驾驶员脚踩踏板21,当需要解除驻车制动时,驾驶员的脚与踏板21脱离,踏板21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二制动器62对第四轴的驻车制动力即可解除。
52.本实施例中,对于手刹操作部1和脚刹操作部2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的现有技术。
53.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