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5686发布日期:2022-10-22 07:3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抢险排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


背景技术:

2.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而没有了土地、草地保护,城市内涝在国内肆虐。根据已有的信息统计,以前的城市内涝主要发生在一些沿海且地势较低的区域,而现有的城市内涝已经发展到了内陆中,并呈现出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的特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安全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3.现有技术中,对内涝区域的排水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首先于内涝区域的岸边安装固定支架,随后将延伸臂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令其一端伸入内涝区域内,最后利用机械设备吸出内涝区域的积水,实现排涝效果。
4.发明人发现,上述过程中所需要的准备时间过长,影响抢险救灾的效率;并且在准备阶段,内涝区域会不断增大,进而影响到救灾人员的准备工作,降低了抢险救灾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抢险救灾效率低下、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包括:
8.车身,用于行驶在陆地或水中,采用六轮车体结构或八轮车体结构,且其轮胎用于划水;所述车身通过汽油、柴油和电池的其中之一供能,具有朝上敞口设置的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具有用于控制所述车身移动的操控系统,且所述操控系统选用方向盘式操作器或操纵杆式操作器;所述车身上还安装有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用于在水中向后推进,以辅助或替代所述轮胎划水的驱动方式;
9.排水元件,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用于吸收并排出水分,具有闲置状态和使用状态;以及
10.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和所述排水元件之间,用于连接所述车身和所述排水元件,以使所述排水元件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或所述使用状态;
11.其中,在所述排水元件处于所述闲置状态时,所述排水元件高于地面和水平;在所述排水元件处于所述使用状态且所述车身位于水中时,所述排水元件的吸水部位适于伸入水下。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水元件包括:
13.支撑台,沿水平方向铰接设置在所述车身上;以及
14.排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连接有动力系统;所述排水泵具有进水端和排
水端,且所述排水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其中一端用于固定在内涝区域中;
15.其中,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和所述支撑台之间;所述支撑台能够摆动至所述排水泵高于地面和水面,还能够摆动至所述进水端适于进入水下。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水泵为液压潜水泵,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站;其中,所述液压动力站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上,处于所述驾驶室后方,且通过液压管与所述液压潜水泵连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上固定设置有设备仓;所述设备仓处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具有朝后开口的容纳腔,且所述液压动力站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19.拉带,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其中一端与所述支撑台的摆动端相连,另一端适于伸入所述驾驶室内,以用于所述驾驶室内人员控制;
20.其中,人员拉动所述拉带能够使所述支撑台摆动至所述排水泵高于地面和水面,人员松开所述拉带能够使所述支撑台摆动至所述进水端适于进入水下。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驾驶室的内侧面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具有适于供所述拉带通过的通孔,且所述拉带的端部具有适于与所述限位件抵接的限位部。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具有适于供所述拉带通过的导向孔。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台包括:
24.两个摆臂,沿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端面上,且均与所述车身沿左右方向铰接;以及
25.连接臂,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摆臂的自由端相连,所述锁止机构与所述连接臂相连;
26.其中,所述排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上,且所述进水端自两个所述摆臂之间伸出至所述摆臂下方。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水元件包括:
28.排水泵,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车身上,连接有用于控制自身升降的升降驱动元件。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浮筒,所述浮筒用于增大所述车身在水中的浮力。
30.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水元件摆动至闲置状态,从而避免对车体的正常行驶造成干预。在进行紧急排涝作业时,将车身行驶至内涝区域,并将排水元件切换为使用状态,实现应急排涝的目的。
31.在上述过程中,使用人员能够通过锁止机构限定排水元件的位置,从而确保排水元件能够稳定的处在闲置状态和使用状态中。
32.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车身能够行驶至排涝区域,因此能够及时进行排涝作业,确保了应急抢险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设备仓和动力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限位件、凸起部和拉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车身;11、驾驶室;12、设备仓;121、容纳腔;13、限位件;131、通孔;14、凸起部;141、导向孔;2、支撑台;21、摆臂;22、连接臂;3、排水泵;31、进水端;32、排水端;321、排水管;4、动力系统;5、拉带;51、限位部;6、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8.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进行说明。本技术所提出的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包括车身1、排水元件和锁止机构。
39.车身1具有行驶在陆地或水中的功能,所用车型为六轮车体结构或八轮车体结构,且为了增强行驶的稳定性,两侧的车轮上均可以加装履带。
40.车身1行驶的能量来源可选用汽油、柴油和电池的其中之一。
41.车身1的表面能够装载对排涝作业起到正面作用的工具,例如:应急照明灯、伸缩式照明灯、警报器、喊话器、车辆定位器、车辆行驶记录仪、应急指挥装置、泵的远程遥控装置、动力源远程遥控装置、绞盘等。同时,车身1还能够加装无人机(及机器的控制终端)、探测系统、监控系统和安全充气囊(或其他增强浮力的安全系统)等,具有当下水陆两栖车的全部性能和特点。
42.在车身1上具有朝上敞口设置的驾驶室11,且驾驶室11的敞口面高度低于成年人的平均身高,便于驾驶人员直接跳入或爬入驾驶室11内。
43.车身1的驾驶室11内配备了用于控制车身1移动的操控系统,该操控系统可选用方向盘式操作器、把式操作器或推拉杆式操作器等操作机构。
44.车身1于水下的行驶通过轮胎实现,具体的,轮胎的周向上具有用来划水的凸出片材。同时,车身1上还安装有用于在水中向后推进的推进系统(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桨等用来提供反推力的元件均与此推进系统起到等同作用)。在实际生产时,对于车身1在水下的行驶模式,可选择轮胎滑动模式和推进系统的其中之一,以节约成本投入。
45.排水元件设置在车身1上,用于吸收并排出水分,具体的:排水元件的吸水位置与车身1位置相同,排水元件的排水位置能够处在远离车身1(即远离内涝区域)的位置,其技术目的可通过可延伸的管道结构实现。
46.排水元件具有闲置状态和使用状态,在排水元件处于闲置状态时,排水元件高于地面和水平;在排水元件处于使用状态且车身1位于水中时,排水元件的吸水部位适于伸入水下。
47.锁止机构设置在车身1和排水元件之间,用于连接车身1和排水元件,以使排水元件处于闲置状态或使用状态。
48.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排水元件摆动至闲置状态,从而避免对车体的正常行驶造成干预。在进行紧急排涝作业时,将车身1行驶至内涝区域,并将排水元件切换为使用状态,实现应急排涝的目的。
49.在上述过程中,使用人员能够通过锁止机构限定排水元件的位置,从而确保排水元件能够稳定的处在闲置状态和使用状态中。
5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陆两栖全地形应急排涝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车身1能够行驶至排涝区域,因此能够及时进行排涝作业,确保了应急抢险的时效性。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排水元件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排水元件包括支撑台2和排水泵3。
52.支撑台2沿水平方向铰接设置在车身1上,通常是装配于车身1的外周面上,具体的:支撑台2设置在车身1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以构成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53.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台2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支撑台2铰接设置在车身1的前端面上,铰接轴向与车身1的左右方向平行。在本排涝车行驶至积水区域时,驾驶员向前观察积水情况并判断是否调整支撑台2至工作状态,无需观察后视镜,便于确定积水位置,优化了排涝作业的稳定性。
54.在第二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台2铰接设置在车身1的后端面上,铰接轴向与车身1的左右方向平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车身1行驶时,车身1前侧是容易与水下凸起的障碍物发生碰撞的位置,将支撑台2设置在车身1后端面,可以有效避免排水泵3发生碰撞,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排水泵3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本产品在实际工作时的稳定性。
55.在第三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台2铰接设置在车身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铰接轴向与车身1的前后方向平行,且支撑台2避让于车身1的车轮布置;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车身1行驶时,驾驶员向边侧观察积水情况,同时不会与水下障碍物发生碰撞,具有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56.排水泵3固定设置在支撑台2上,连接有用来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4,其作用是吸收内涝区域的积水并向外排出。排水泵3具有进水端31和排水端32;其中,进水端31用于伸入液面下方,以使积液进入泵体内;排水端32用于排出泵体内的液体,且排水端32连接有排水管321,该排水管321的一端与排水端32固定连接,并与泵体内部连通,排水管321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排水区域内。
57.其中,锁止机构设置在车身1和支撑台2之间;支撑台2能够摆动至排水泵3高于地面和水面,还能够向下摆动至进水端31适于进入水下。
58.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排水泵3和动力系统4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排水泵3为液压潜水泵,动力系统4为液压动力站;其中,液压动力站固定设置在车身1上,处于驾驶室11的后方,从而避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液压动力站通过液压管与液压潜水泵连通,其具体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59.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排水泵3还可以选用的主体为:自吸泵、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污水泵、转子泵、消防泵、供水泵等;动力系统4还可以选用的主体为:柴油机、汽油机、发电机、空气压缩机、太阳能、电池等。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身1和液压动力站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车身1上固定设置有设备仓12;设备仓12处于驾驶室11的后方,具有朝后开口的容纳腔121,且液压动力站固定设置在容纳腔121内,设备仓12对液压动力站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界液体干扰液压动力站的正常使用。
61.需要说明的是,设备仓12可以选用敞开式结构或静音式结构,具体的:在设备仓12选用敞开式结构时,设备仓12的敞口面为后侧面,由于车身1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向前行驶的状态,因此积水会向两侧分流,只有少量的液体通过敞口进入容纳腔121,并不会影响液压动力站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仓12选用了静音式结构,即在设备仓12的敞口处装载可开合的挡门,从而隔绝内部噪音,同时确保了对液压动力站的保护作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设备仓12选用静音式结构时,设备仓12的外侧面还可以设置散热孔,以确保内部散热。
6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锁止机构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锁止机构包括拉带5,该拉带5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其中一端与支撑台2的摆动端相连,另一端适于伸入驾驶室11内,以用于驾驶室11内人员控制。
63.在实际使用时,驾驶室11内的人员向内拉动拉带5能够使支撑台2摆动至闲置状态,而驾驶室11内的人员松开拉带5能够使支撑台2向下摆动至工作状态,便于对支撑台2使用状态的调整,相较于自动化调整方式,这种方式所需投入的成本较少,而且便于对支撑台2进行更换和维护。
6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身1和拉带5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驾驶室11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上具有适于供拉带5通过的通孔131。拉带5的端部具有适于与限位件13抵接的限位部51,而在限位部51接触限位件13时,支撑台2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可以免除人为拉动并可以保证拉带5的控制端处在驾驶室11内,优化了人为控制过程。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身1和拉带5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车身1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凸起部14,凸起部14上具有适于供拉带5通过的导向孔141,通过导向孔141调整拉带5的位置,避免拉带5绷紧时按压车身1表面,从而对车身1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6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支撑台2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支撑台2包括两个摆臂21和连接臂22。
67.两个摆臂21沿车身1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车身1的前端面上,且均与车身1沿左右方向铰接。连接臂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摆臂21的自由端相连,上述锁止机构与连接臂22相连;并且,上述排水泵3固定设置在摆臂21上,且排水泵3的进水端31自两个摆臂21之间伸出至摆臂21下方,以适于伸入水下。两个摆臂21和连接臂22的组合结构能够减少结构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得其使用状态更加容易人为调整(也就是减少拉动拉带5的作用力)。
68.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摆臂21可采用伸缩结构,具体是指每个摆臂21的长度均可调整,从而调整排水泵3的位置,以确保排水泵3能够伸入水下,并且能够调整排水泵3伸入水下的深度。
6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排水元件还可以采用另一结构体系,具体的:排水元件包括排水泵3,该排水泵3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车身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自身升降的升降驱动元件,该升降驱动元件可选用直线气缸、直线电机等用于提供直线驱动力的设备。
7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身1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车身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浮筒6,浮筒6用于增大车身1在水中的浮力,以提高车身1在水中行驶的安全性。
71.在实际使用时,浮筒6选用可充气结构,其增加浮力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72.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