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灯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7345发布日期:2022-11-18 21: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大灯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安装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大灯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大灯指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装置。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前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夜间行车驾驶的操作和交通安全,因此世界各国交通管理部门一般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标准,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
3.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汽车大灯虽然有灯罩,但是在出事故中被撞击,会向车内部凹陷,导致影响其他的车内部组件。
4.为了解决汽车大灯在出事故中被撞击,会向车内部凹陷,导致影响其他的车内部组件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防撞杆进行处理,但是出现中大事故时防撞杆会被撞击向车内部弯折或者碎片飞溅的情况出现,无法保证车内部组件的完好程度,进而导致更换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为解决导致更换费用高问题所提出一种汽车大灯安装组件。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灯、防护装置和可拆卸装置,所述主体灯的底部设置有防撞杆,所述主体灯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卡块,所诉防护装置设置在主体灯的底部,所述可拆卸装置设置在主体灯的底部,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块和第一矩形块,所述防护块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装置,使得发生事故时,防撞杆由于被撞击,向内凹陷,折叠进防护装置,减少防撞杆的损伤或者碎片飞溅,使得车内部零件减少损伤。
8.优选的,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使得第一连接块在第一连接杆上完成滑动的效果。
10.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使得第一连接块在第一连接杆上完成滑动的效果。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使得第一连接块辅助完成滑动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矩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圆孔。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受力发生形变。
14.优选的,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l块,所述l块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盘,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设置有u 形块。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l块、u形块和第二圆杆,使得第二圆杆在l块和u形块的内壁滑动,完成第二圆杆可以被拉动的效果。
16.优选的,所述u形块与l块的内壁插设同一个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矩形块,所述第二圆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受力发生形变。
18.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l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三矩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矩形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三圆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三圆杆,完成对第一矩形块的固定效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通过设置防护装置,使得发生事故时,防撞杆由于被撞击,向内凹陷,折叠进防护装置,减少防撞杆的损伤或者碎片飞溅,使得车内部零件减少损伤。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现有技术相关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可拆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中主体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主体灯;2、防撞杆;3、防护装置;31、防护块;32、第一矩形槽; 33、第二矩形槽;34、第一矩形块;35、第一圆杆;36、第一连接杆;37、第一连接块;38、第二连接杆;39、第二矩形块;310、第一圆孔;311、第一弹簧;4、可拆卸装置;41、l块;42、u形块;43、第二圆杆;44、操作盘;45、第二弹簧;46、第三矩形块;47、第三圆杆;48、第二圆孔; 5、伸缩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包括主体灯1、防护装置3和可拆卸装置4,主体灯1的底部设置有防撞杆2,通过设置防撞杆2,主体灯1 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卡块5,所诉防护装置3设置在主体灯1的底部,通过设置防护装置3,使得发生事故时,防撞杆2由于被撞击,向内凹陷,折叠进防护装置3,减少防撞杆2的损伤或者碎片飞溅,使得车内部零件减少损伤,可拆卸装置4设置在主体灯1的底部,通过设置可拆卸装置4,使得防撞杆2损坏,但是防护装置3没有损坏时,可以不更换防护装置3,防护装置3包括防护块31和第一矩形块34,防护块3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2,通过设置第一矩形槽32,使得主体灯1和防撞杆2,发生事故时,被折叠进第一矩形槽32,减少损伤,第一矩形槽32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槽33,通过设置第二矩形槽33,使得第一矩形块34遭遇碰撞时,可以折叠进第二矩形槽33,第二矩形槽3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35,通过设置第一圆杆35,使得第二矩形块39沿着第一圆杆35滑动,第一圆杆3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矩形块39,通过设置第二矩形块39,使得第一连
接杆36被固定。
29.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第二矩形块3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6,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36,使得第一连接块37在第一连接杆36的外表面转动,第一连接杆3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7,第一连接块3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8,第一矩形块34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杆3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矩形块34,使得第二连接杆 38被固定,从而带动第一连接块37运动。
30.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一圆杆35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311,通过设置第一弹簧311,是得第一弹簧311受力发生形变,第一弹簧311的一端与第二矩形块3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11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槽3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槽3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圆孔 310,通过设置第一圆孔310,使得伸缩卡块5插设在第一圆孔310的内壁。
31.参照图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可拆卸装置4包括l 块41,通过设置l块41,使得防护装置3与防撞杆2固定,l块4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圆杆43,通过设置第二圆杆43,使得第二圆杆43与第三矩形块46固定连接,第二圆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盘44,通过设置操作盘44,使得拉动操作盘44,从而带动第二圆杆43运动,第二圆杆43的外表面设置有u形块42,通过设置u形块42,使得u形块42对第一矩形块34有支撑作用,u形块42与l块41的内壁插设同一个第二圆杆43,第二圆杆4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矩形块46,通过设置第三矩形块46,使得第三圆杆47被支撑。
32.参照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二圆杆4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45,通过设置第二弹簧45,使得第二弹簧45受力发生形变,第二弹簧45的一端与l块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5的另一端与第三矩形块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三矩形块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杆47,通过设置第三圆杆47,使得第一矩形块34被固定,第一矩形块3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48,第二圆孔48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三圆杆47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二圆孔48,使得第三圆杆47被拔出。
33.工作原理为:当发生重大事故撞到主体灯1时,主体灯1受撞击向内凹陷,撞击防撞杆2向内凹陷,从而第一矩形块34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连接块3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矩形块39沿着第一圆杆35向第一弹簧 311运动,当第一矩形块34向下运动至第二矩形槽33内壁,此时主体灯1 和防撞杆2被折叠进入第一矩形槽32,此时完成对防撞杆2和车内部靠近的防撞杆2的零件的防护,当防撞杆2受损,但是防护装置3没有受损时,此时向外拉动操作盘44,使得操作盘44带动第二圆杆43运动,此时第三矩形块46运动,带动第三圆杆47运动,使得第三圆杆47与第二圆孔48 分离,此时完成对防护装置3的拆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