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6551发布日期:2022-11-30 00:3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汽车遮阳板。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2220205958.4名称为《遮阳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遮阳板,其包括活动设置于内饰面上的板体、设置于板体上的活动板、及设置于活动板上的镜面;板体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在板体位于闭合位置时与内饰面相抵接,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件;活动板可相对板体活动,以使镜面盖设于第二侧面,或使发光件产生的光线能够直接和/或间接投射至镜面,并使镜面朝向预定使用方向;如此,发光件产生的光线能够直接和/或间接投射至镜面,并使镜面朝向预定使用方向,无需转动板体即可使用镜面,避免对驾驶员的实现造成干扰;其次,发光件设置于第二侧面上,能够避免光线直射使用人员脸部,防止眼球干涉,使用舒适性高。然而,该遮阳板打开和关闭仍不够方便,因此该遮阳板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打开和关闭省力、方便的汽车遮阳板。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上的镜子,其特征在于:在板体的上部设置有缺口部,在所述缺口部上设置有能与吸铁石相吸附的定位杆,在汽车内饰面上设置有能吸附定位杆的吸附块,在远离缺口部的板体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头连接在汽车内饰面上,当所述板体相对转动机构转动至定位杆与吸附块相对应时,所述定位杆吸附在吸附块上而定位。
5.作为改进,所述吸附块可优选插接在汽车内饰面上。
6.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吸附块的吸附面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的吸附块凹槽。
7.作为改进,与转动头对应的板体位置可优选为能使板体贴合在汽车内饰面上的弧形面。
8.作为改进,在所述板体的外表面上可优选套置有皮革套。
9.作为改进,所述镜子的上部可优选设置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板、电源相连接。
10.作为改进,所述板体可优选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对合在一起,所述镜子、发光体和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对合的腔体中。
11.进一步改进,所述镜子可优选包括镜片底座、镜片和镜盖,所述控制电路板和镜片底座连接在后壳体上,所述发光体嵌置在镜片底座的前表面凹部上,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穿过镜片底座的导线与发光体相连接,所述镜片连接在镜片底座上,所述镜盖能转动地连接在镜片底座上。
12.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镜片底座的前表面上可优选还设置有能嵌置磁铁的凹槽,在所述镜盖上也嵌置有磁铁。
13.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镜盖的表面可优选覆盖有保护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板体的摆动端通过吸附块与汽车内饰面相连接,吸附效果好,同时省略了卡扣结构,连接结构整洁,使用寿命长,遮阳板的打开和关闭变得十分省力和方便。镜子上连接有发光体,在昏暗的环境中仍可以正常使用,使用效果好,且镜子和发光体采用拼接的结构,占用空间小,安装和更换变得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为图1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17.图3是图1中去除皮革套后的侧面投影图;
18.图4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19.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20.图6是图5中去除前壳体和皮革套后的结构分解图;
21.图7是图6中后壳体及仍连接在后壳体上结构的立体图;
22.图8是图7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1和设置在板体1上的镜子2,在板体1的上部设置有缺口部11,在缺口部11上设置有能与吸铁石相吸附的定位杆12,在汽车内饰面上设置有能吸附定位杆12的吸附块3,在远离缺口部11的板体1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机构4,转动机构4的转动头41连接在汽车内饰面上,当板体1相对转动机构4转动至定位杆12与吸附块3相对应时,定位杆12吸附在吸附块3上而定位。吸附块3插接在汽车内饰面上。在吸附块3的吸附面上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12的吸附块凹槽31。与转动头41对应的板体位置为能使板体1贴合在汽车内饰面上的弧形面13。在板体1的外表面上套置有皮革套5。转动机构4包括外壳40和转动杆、转动座,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吸附块3内设置有磁铁,定位杆12采用铁杆或能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杆。
25.镜子2的上部设置有发光体21,发光体21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板6、电源相连接。发光体21包括led灯,玻璃保护片和led灯定位架,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电路板6的具体电路结构也属于现有技术,故也不再详细描述。
26.板体1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对合在一起,镜子2、发光体21和控制电路板6设置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对合的腔体中。后壳体102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架1021,发光体21和控制电路板6连接在定位支架1021上。
27.镜子2包括镜片底座201、镜片202和镜盖203,控制电路板6和镜片底座201连接在后壳体102上,发光体21嵌置在镜片底座201的前表面凹部上,控制电路板6通过穿过镜片底座201的导线与发光体21相连接,镜片202连接在镜片底座201上,镜盖203能转动地连接在镜片底座201上。在镜片底座201的前表面上还设置有能嵌置磁铁204的凹槽,在镜盖203上
也嵌置有磁铁204。镜盖203如图所示由三部分拼合而成,方便磁铁204的安装。在镜盖203的表面覆盖有保护层205。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1)和设置在板体(1)上的镜子(2),其特征在于:在板体(1)的上部设置有缺口部(11),在所述缺口部(11)上设置有能与吸铁石相吸附的定位杆(12),在汽车内饰面上设置有能吸附定位杆(12)的吸附块(3),在远离缺口部(11)的板体(1)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的转动头(41)连接在汽车内饰面上,当所述板体(1)相对转动机构(4)转动至定位杆(12)与吸附块(3)相对应时,所述定位杆(12)吸附在吸附块(3)上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3)插接在汽车内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块(3)的吸附面上设置有能嵌入定位杆(12)的吸附块凹槽(3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与转动头(41)对应的板体位置为能使板体(1)贴合在汽车内饰面上的弧形面(13)。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1)的外表面上套置有皮革套(5)。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2)的上部设置有发光体(21),所述发光体(21)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板(6)、电源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所述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对合在一起,所述镜子(2)、发光体(21)和控制电路板(6)设置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对合的腔体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2)包括镜片底座(201)、镜片(202)和镜盖(203),所述控制电路板(6)和镜片底座(201)连接在后壳体(102)上,所述发光体(21)嵌置在镜片底座(201)的前表面凹部上,所述控制电路板(6)通过穿过镜片底座(201)的导线与发光体(21)相连接,所述镜片(202)连接在镜片底座(201)上,所述镜盖(203)能转动地连接在镜片底座(201)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片底座(201)的前表面上还设置有能嵌置磁铁(204)的凹槽,在所述镜盖(203)上也嵌置有磁铁(20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盖(203)的表面覆盖有保护层(205)。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上的镜子,在板体的上部设置有缺口部,在所述缺口部上设置有能与吸铁石相吸附的定位杆,在汽车内饰面上设置有能吸附定位杆的吸附块,在远离缺口部的板体的上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头连接在汽车内饰面上,当所述板体相对转动机构转动至定位杆与吸附块相对应时,所述定位杆吸附在吸附块上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板体的摆动端通过吸附块与汽车内饰面相连接,吸附效果好,同时省略了卡扣结构,连接结构整洁,使用寿命长,遮阳板的打开和关闭变得十分省力和方便。和关闭变得十分省力和方便。和关闭变得十分省力和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乐明 陆备峰 朱军伟 毛兴旺 汪金星 陈剑波 朱长宏 陆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市银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4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