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3351发布日期:2023-01-25 02:2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2.电动车绿色环保方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主要代步工具,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目前的电动车主要是通过使用充电桩对电动车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在通过电池放电为电机提供电能,电机带动电动车行驶。而目前的电动车存在主要问题是:电动车因电池能量密度低以及电池储能不足,导致电动车出现行驶距离短、动能单一、充电次数多、动能持续时间少和资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存在行驶距离短、动能单一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提供了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其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部设置有用于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电机驱动车身的车轮转动;
6.车身的顶部设置有悬浮顶,所述悬浮顶的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车身的前引擎盖下面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车身的轮毂上设置有轮毂发电装置;
7.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和轮毂发电装置均通过电缆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8.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铺设在悬浮顶上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铺设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
9.凹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均设置有过滤网。
10.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顶部开口处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护板,所述透明防护板的四周与凹槽顶部开口处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一个防撞装置,每个所述防撞装置均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水平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固定设置有防撞球;4个防撞装置分别位于车身的4个车灯的周缘。
12.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球包括呈球形结构的外套和呈圆柱形结构的内套,所述外套和内套密封连接,内套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固定柱上设置有多个卡环,内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卡环配合的环形槽,一个卡环匹配一个环形槽;
13.所述外套和内套的材质均为弹性材料,外套上设置有充气阀门。
14.进一步地,所述悬浮顶前沿为半圆形结构,悬浮顶前沿超出所述车身的挡风玻璃
400mm,悬浮顶的周缘粘贴有安全警示反光带。
15.进一步地,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多组均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发电机,多组第一发电机均设置于车身进气格栅的后方,每组第一发电机的转轴上均设置有风轮。
16.进一步地,轮毂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身车轮上方的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发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套上于轮毂和皮带轮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和轮毂发电装置利用多种能源,分别将太阳能、风力和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源为锂电池,电源对电能进行存储,发电效率高,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次数。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风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轮毂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车身;2、悬浮顶;3、太阳能发电装置;301、安装板;302、凹槽;303、太阳能电池板;304、支撑柱;305、进风口;306、出风口;307、过滤网;308、透明防护板;4、风能发电装置;401、第一发电机;402、风轮;5、轮毂发电装置;501、第二发电机;502、皮带轮;503、传动皮带;6、防撞装置;601、固定板;602、固定柱;7、防撞球;701、外套;702、内套;8、卡环;9、环形槽;10、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其包括车身1,车身1内部设置有用于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电机驱动车身1的车轮转动。电源和驱动电机均设置于车身1内部,图1中未画出。
26.车身1的顶部设置有悬浮顶2,悬浮顶2的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3;车身1的前引擎盖下面设置有风能发电装置4;车身1的轮毂上设置有轮毂发电装置5;
27.太阳能发电装置3、风能发电装置4和轮毂发电装置5均通过电缆与电源电性连接。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3、风能发电装置4和轮毂发电装置5利用多种能源,分别将太阳能、风力和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源为锂电池,电源对电能进行存储,发电效率高,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次数。
28.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但不局限地,太阳能发电装置3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太阳能发电装置3包括铺设在悬浮顶2上表面的安装板301,安装板301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302,
凹槽302内铺设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303,太阳能电池板303的下端面与凹槽30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304;凹槽30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305和出风口306,进风口305和出风口306内均设置有过滤网307。
29.太阳能电池板303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控制器和逆变器输出至电源存储,而太阳能电池板303与凹槽302之间通过支撑柱304连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303与凹槽302之间具有散热空间,并且通过进风口305和出风口306将太阳能电池板303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与外界交换,降低太阳能电池板303的工作温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303的使用寿命。过滤网307避免外界灰尘或者其他杂物通过进风口305或出风口306进入凹槽302中,对太阳能电池板303造成损坏。
30.优选地,太阳能电池板303上设置有与凹槽302顶部开口处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护板308,透明防护板308的四周与凹槽302顶部开口处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透明防护板308在不减弱太阳光照射至太阳能电池板303上强度的情况下,对太阳能电池板30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雨水侵蚀或者重物损坏太阳能电池板303。
31.如图1和图3所示,车身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一个防撞装置6,每个防撞装置6均包括与车身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水平设置有固定柱602,固定柱602上固定设置有防撞球7;4个防撞装置6分别位于车身1的4个车灯的周缘。防撞装置6防撞系数高,在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与其他车辆碰撞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其他车辆的外观伤害。
32.优选但不局限地,防撞球7包括呈球形结构的外套701和呈圆柱形结构的内套702,外套701和内套702密封连接,内套702套设于固定柱602上,固定柱602上设置有多个卡环8,内套70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多个卡环8配合的环形槽9,一个卡环8匹配一个环形槽9;外套701和内套702的材质均为弹性材料,外套701上设置有充气阀门10。
33.通过充气阀门10向外套701和内套702之间的空间充气,外套701和内套702之间的空间充气膨胀后,挤压内套702,实现内套702固定在固定柱602,进而实现整个防撞球7与固定柱602的固定连接。防撞球7可以对车身1起到保护作用,发生安全事故时两车会自动弹开人车更安全,也能尽可能地减小对对方车辆的损害。
34.进一步地,悬浮顶2前沿为半圆形结构,悬浮顶2前沿超出车身1的挡风玻璃400mm,悬浮顶2的周缘粘贴有安全警示反光带。悬浮顶2前沿不影响开车视线,并挡住了阳光对驾驶室的暴晒也不晃眼。在夜晚行驶时也可挡住交通要道刺眼的监控灯强光,行车更安全。
35.如图4所示,作为风能发电装置4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风能发电装置4包括多组均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发电机401,多组第一发电机401均设置于车身1进气格栅的后方,每组第一发电机401的转轴上均设置有风轮402。电动车向前行驶时,流动的空气穿过进气格栅带动风轮402旋转,旋转的风轮402进而带动第一发电机401旋转发电,实现了将风能转变为电能。
36.如图5所示,作为轮毂发电装置5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轮毂发电装置5包括设置于车身1车轮上方的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发电机501,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皮带轮502,皮带轮502上设置有传动皮带503,传动皮带503套上于轮毂和皮带轮502上,电动车行驶时,通过转动的轮毂和传动皮带503带动第二发电机501发电,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为电动车的行驶提供能量。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多种能源供能的电动车,将太阳能、风力和机械能转
变为电能,电源为锂电池,电源对电能进行存储,发电效率高,提升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电动车的充电次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