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1331发布日期:2023-03-07 20:5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2.据科学统计,人们日常活动方式大致分为三个类型,躺卧休眠、坐姿、行走站立,一天中三种方式占比,躺卧休眠时间为8小时占比33%、坐姿(办公坐姿、交通驾乘、居家休息等)时间12小时占比50%,实际上坐姿的实际时间会更长。如专职驾驶员(出租车、营运车辆)等、由于作业性质,导致这些职业人群无法频繁改变身体姿态,日积月累,对人的生理危害极大,如肥胖、高血压、记忆力下降、腿脚麻木、血液循环不畅等等。
3.现有的一些坐垫具备调节功能,在调节硬度时,可以通过充气装置改变坐垫的软硬程度,但是在给坐垫充气后,坐垫中间会鼓起,使得坐垫表面变形度慢慢变大,且由于坐垫的海绵之间存在空隙,人坐上去后容易发生倾斜,对人体的脊椎、肌肉、微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压力,使身体产生不适感,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以解决现有支撑垫充流体后坐垫内部不稳定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包括适于充入流体的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密封袋内具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适于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子单元,所述子单元内置由多孔材料制成的支撑体;所述支撑垫被配置为至少在第一硬度、第二硬度和第三硬度之间可调节,所述第一硬度是在未充入流体时仅由支撑体形成,所述第二硬度是在充入第一设定量的流体后由流体和支撑体共同形成,所述第三硬度是在充入第二设定量的流体后仅由流体形成;其中,所述第一硬度小于第二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第三硬度;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量大于第一设定量。
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袋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固定在所述上层和下层上。
7.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在所述密封袋内均匀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采用tpu材质。
9.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材料为海绵。
10.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袋通过气管连接有泵体,且在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阀。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袋与所述气管之间通过气嘴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流体为气体或者液体。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
14.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袋内交错设置隔板,使内部的支撑体被限制在隔板之间形成的空腔里面,有效防止了当密封袋内充满流体时支撑体容易移位的问题,使得在调节坐垫软硬程度时,坐垫中间不仅不会鼓起,还不会出现空隙,提高用户体验感。
16.2、产品可以多层重叠,可实现调整高低和面积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坐垫的厚度以调整高度和软硬度,或者将多个坐垫平铺成床垫供多人休息或者躺卧。
17.3、本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家用座椅、沙发及汽车座椅上。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标:密封袋1、上层11、下层12、气嘴2、气阀3、泵体4、气管5、隔板6、支撑体7。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
23.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硬度可调的支撑垫,包括适于充入流体的密封袋1,所述密封袋1内形成有内腔;所述密封袋内具有多个隔板6,所述多个隔板6适于将所述内腔分隔成多个子单元,所述子单元内置由多孔材料制成的支撑体7;所述支撑垫被配置为至少在第一硬度、第二硬度和第三硬度之间可调节,所述第一硬度是在未充入流体时仅由支撑体形成,所述第二硬度是在充入第一设定量的流体后由流体和支撑体共同形成,所述第三硬度是在充入第二设定量的流体后仅由流体形成;
24.其中,所述第一硬度小于第二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第三硬度;
25.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量大于第一设定量。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袋1可以使用现有常用的按摩椅气袋,其可以分为上层11和下层12,且上层11和下层1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袋1上设置有气嘴2,所述气嘴2用于与气管5连接,泵体4或者气阀3通过气管5连接到所述密封袋1的气嘴2上。本实施例以密封袋1内填充气体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的泵体4可以使用气泵,通过气泵对所述密封袋1内充气从而使密封袋1胀进行高度调节,这里通过设置气阀3来控制密封袋1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气阀3和泵体4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27.所述隔板6可以使用tpu材质或者240d牛津布双面附tpu的材质,通过电压焊机的方式将所述隔板6固定在所述密封袋1的上层11和下层12上,所述隔板6交错分布,且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相邻的隔板6之间形成有空腔用于容纳支撑体7;这里空腔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是均匀分布的正方形形状,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6之间均匀分布,以形成均匀的正方形或者圆形空腔,提高用户坐下时的体验感。当然,这里隔板6材质不局限于tpu材质;固定方式也不局限于电压焊接方式,具体固定方式可以根据采用的材料选择。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不对隔板6的形状和厚度做具体限定。
28.所述支撑体7可以使用海绵、发泡材料等多孔材料,其填充在隔板6围成的子单元空腔内,被所述子单元所限制,使得当密封袋1内填充有气体时,支撑体7不会在密封袋1内随意移动,导致人体坐到坐垫后跑偏。当然,这里所述支撑体7不局限于所列出的范围,其他
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体可以采用气体或者液体,当所述流体为气体时,则泵体4采用气泵,当所述流体为液体时,则所述泵体4可以采用液泵。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1.通过泵体4控制密封袋1内的流体量。在初始状态:密封袋1内不填充流体,此时密封袋1内无压力,袋内的支撑体7起支撑作用,软硬适中,即此时支撑垫处于第一硬度状态。
32.坐垫变软过程:气泵工作,充入第一设定量的流体,使密封袋1内的压力逐渐升高,到达一定压力后,此时袋内的气压起支撑作用,此时产品呈现较柔软的状态(类似于水床)。即此时支撑垫处于第二硬度状态
33.坐垫变硬过程:气泵工作,充入第二设定量的流体,将密封袋1填充满空气,此时袋内的隔板6能拉住鼓起的表面,使充满气后坐垫鼓起高度一致,起到水平支撑作用,此时产品呈现较硬的状态。即此时支撑垫处于第三硬度状态。
34.坐垫软硬度保持过程:当软硬度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气阀3关闭,袋内压力保持稳定;
35.这里所述第一设定量流体与第二设定量流体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但所述第二设定量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量,从而使第三硬度会大于第二硬度,且第二硬度大于第一硬度。通过坐垫内纵横交错的隔板6和相互贴合的支撑体7,使坐垫充气后鼓起高度统一,让坐垫保持最适宜人们的使用状态。上述几种状态即是由软到硬的状态,可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调节软硬。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有上述所述的支撑垫,通过该支撑垫,使得汽车座椅可以进行软硬度的调节。
37.本实用新型坐垫可以广泛适用于床垫、沙发垫及汽车座椅等,还可以通过将该气垫进行排列或者层叠,从而组成更大或者更厚的坐垫组合。对于密封袋1内的流体填充物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提高了适用性,同时隔板6和支撑体7可以使用多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的组合。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气垫的高度和硬度,并使充气后的气垫高度统一,还能使颈椎、腰椎不再倾斜,减轻身体自重对脊椎、肌肉、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压力,对脊柱起到护理作用,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改善提升人体的生理机能,对人有益,且能提高用户体验感。
3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9.上面对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附图介绍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