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1521发布日期:2023-03-17 22: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


背景技术:

2.现有户外自驾游爱好者和越野爱好者喜欢驾驶汽车去旅游,由于汽车内部空间有限,用户无法舒适地在汽车内休息,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安装在汽车顶部的硬升顶卧舱,硬升顶卧舱可以作为卧室使用,平时硬升顶卧舱折叠,不影响汽车运行,休息时候,用户展开硬升顶卧舱,用户通过打开汽车的天窗进入硬升顶卧舱内休息,满足用户需求。
3.但是,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01821776288.1,名称为:硬升顶式卧舱,其采用三角形车顶帐篷结构,矩形顶盖的前端与底板进行铰接,通过侧边两个支撑气缸的打开,矩形顶盖的后端绕前端的铰接处翻起打开,通过支架围绕在矩形顶盖三个侧面的软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立方舱体。缺点:

受限于三角形状的舱体,帐篷内部空间狭小。

帐篷打开后,因气缸在侧面导致空间小,不容易布置窗户,帐篷内,采光不好。
4.专利号:cn202010461370.0,名称为:一种车用剪式快速升降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车辆,其两侧布置剪式升降装置,通过气缸推动剪式升降装置将顶盖抬高,通过支架围绕在顶盖四个侧面的软棚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立方舱体。缺点:

帐篷打开后,因升降装置在侧面导致侧面布置窗户难,帐篷内采光不好。

软棚的材质为布料,保暖效果不好及容易被尖锐的物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开和折叠简单、坚固耐用、折叠机构不影响硬升顶卧舱功能的一种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包括顶盖、底板、升降框架、门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底板开有便于进出的开口和用于固定在汽车顶部的固定装置,所述升降框架包括支撑顶板、支撑底板、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和电驱动装置,所述上折叠部上端连接支撑顶板,上折叠部下端和下折叠部上端活动连接,下折叠部下端连接支撑底板,所述电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传动机构,所述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分别连接传动机构,所述电动推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相互展开或相互折叠;
8.所述顶盖和底板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升降框架设置在顶盖和底板之间并分别位于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框架和另一个升降框架之间形成安装区域;
9.所述上侧板设置在安装区域,所述上侧板的左、右侧壁分别以密封方式连接对应升降框架的上折叠部,上侧板的上侧以密封方式连接所述顶盖,上侧板的下侧设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下侧板设置在安装区域内,所述下侧板的上侧设置有防水泡棉,下侧板的左、右侧壁分别以密封方式连接对应升降框架的下折叠部,所述下侧板的下侧以密封方式连接底板;
10.所述门板以转动方式连接顶盖/底板/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四周对应门板四周设置有对应的防水件,所述门板旋转紧贴防水件时,门板密封升降框架内腔,门板旋转远离升降框架时,门板打开升降框架内腔。
11.用户需要展开硬升顶卧舱时,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相互展开,从而展开升降框架,升降框架带动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展开,接着用户翻转门板,令门板封闭升降框架内腔,从而使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围成展开状态的卧舱,而且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方式连接,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12.用户需要折叠硬升顶卧舱时,用户首先旋转门板,令门板打开升降框架内腔,接着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相互靠拢,从而折叠升降框架,同时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靠拢,同时顶盖和底板相互靠拢,此时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叠合形成合拢状态的卧舱,减少硬升顶卧舱的占用空间。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14.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的下侧设置有l型缺口,所述l型缺口处设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下侧板的上侧设置有l型缺口,l型缺口处设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展开时,上侧板的l型缺口和下侧板的l型缺口配合,同时防水泡棉和防水泡棉相互挤压,上侧板和下侧板连接成整板。
15.所述硬升顶卧舱展开时,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展开,上侧板的l型缺口插入下侧板的l型缺口内,同时防水泡棉和防水泡棉相互挤压,上侧板和下侧板组成一整板,防水泡棉密封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的连接间隙,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开有上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内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上侧板上侧置于上安装槽内,防水泡棉密封上安装槽和上侧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底板开有下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内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下侧板置于下安装槽内,防水泡棉密封下安装槽和上侧板之间的间隙。
17.所述上侧板上侧置于顶盖的上安装槽内,同时防水泡棉密封上侧板和上安装槽之间的间隙,提高上侧板和顶盖之间的防水效果,所述下侧板下侧置于底板的下安装槽内,同时防水泡棉密封下侧板和下安装槽之间的间隙,提高下侧板和底板之间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硬顶升卧舱的防水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朝向门板左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朝向门板右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所述顶盖朝向门板上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所述底板朝向门板下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多个防水橡胶条组成所述防水件。
19.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外围设置有一圈下翻边,所述下翻边内侧围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置有防水泡棉,所述底板设置有一圈上翻边,所述上翻边顶部设置防水泡棉,所述顶盖和底板相互靠拢时,上翻边伸入容置槽内,防水泡棉相互挤压。所述顶盖开有便于透光以及通风的窗户和设置有太阳能板。
20.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为硬质隔热保温顶盖,所述底板为硬质隔热保温底板,所述门板为硬质隔热保温门板,所述上侧板为硬质隔热保温上侧板,所述下侧板为硬质隔热保温下侧板。
21.所述顶盖、底板、门板、上侧板和下侧板均为硬质隔热保温板体,采用硬质隔热保
温板体,避免硬升顶卧舱被尖锐物品刺破,安全系数高,同时令硬升顶卧舱具备保温隔热效果,用户在硬升顶卧舱休息更舒适。
22.进一步地,所述门板包括电动旋转装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动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电机、蜗轮和蜗杆,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蜗轮和蜗杆置于门板内,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蜗轮,所述蜗杆两端分别伸出门板侧壁外连接对应的第一齿轮,而且蜗杆端部伸出第一齿轮外形成转轴,所述升降框架开有轴孔,所述蜗杆端部插入对应的轴孔内,门板以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而且第二齿轮设置在升降框架对应轴孔位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旋转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绕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门板自动旋转。
23.所述门板设置电动旋转装置后,门板可以转换成电动门板,当门板需要展开或折叠时,用户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工作,第一旋转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二齿轮绕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实现门板自动旋转,从而实现整个硬升顶卧舱全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
24.进一步地,所述门板还包括自动上锁装置,所述自动上锁装置包括第一锁销、第二锁销、丝杆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丝杆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门板内,所述第一锁销置于门板内,第一锁销一端朝向门板侧壁,第一锁销另一端套置在丝杆上,所述第二锁销置于门板内,第二锁销一端朝向门板侧壁,第二锁销另一端套置在丝杆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和丝杆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带动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移动,令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同步伸出或缩入门板内,所述升降框架的顶部、底部分别开有便于第一锁销或第二锁销插入的锁孔。
25.所述门板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对准上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伸出门板外插入对应的上定位孔内,完成门板的折叠状态自动锁定,所述门板处于完成展开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对准下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锁销和第二锁销伸出门板外插入对应的下定位孔内,完成门板的展开状态自动锁定,门板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均可以进行锁定,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安全性。
26.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器,所述底板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插座和usb供电接口,所述电动推杆、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分别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供电由汽车电源或太阳能板或蓄电池提供,所述遥控器和控制面板通信,遥控器控制电动推杆、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插座和usb供电接口的通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操作更简单方便。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8.本实用新型,用户需要展开硬升顶卧舱时,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相互展开,从而展开升降框架,升降框架带动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展开,接着用户翻转门板,令门板封闭升降框架内腔,从而使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围成展开状态的卧舱,而且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方式连接,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用户需要折叠硬升顶卧舱时,用户首先旋转门板,令门板打开升降框架内腔,接着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上折叠部和下折叠部相互靠拢,从而折叠升降框
架,同时上侧板和下侧板相互靠拢,同时顶盖和底板相互靠拢,此时顶盖、升降框架、上侧板、下侧板、门板和底板叠合形成合拢状态的卧舱,减少硬升顶卧舱的占用空间。
30.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板设置电动旋转装置后,门板可以转换成电动门板,当门板需要展开或折叠时,用户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工作,第一旋转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二齿轮绕第二齿轮旋转,从而实现门板自动旋转,从而实现整个硬升顶卧舱全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
31.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板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对准上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伸出门板外插入对应的上定位孔内,完成门板的折叠状态自动锁定,所述门板处于完成展开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和第二锁销对准下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锁销和第二锁销伸出门板外插入对应的下定位孔内,完成门板的展开状态自动锁定,门板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均可以进行锁定,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的示意图(折叠状态)。
3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34.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35.图4为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的示意图(展开状态)。
36.图5为图4为剖视图。
37.图6为图5的a部分放大图。
38.图7为图5的b部分放大图。
39.图8为图4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40.图9为图8的c部分放大图。
41.图10为图8的d部分放大图。
42.图11为图8的e部分放大图。
43.图12为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的示意图(门板翻转状态)。
44.图13为升降框架的示意图(折叠状态)。
45.图14为升降框架的示意图(半展开状态)。
46.图15为升降框架的剖视图(半展开状态)。
47.图16为升降框架的示意图(展开状态)。
48.图17为升降框架的部分示意图。
49.图18为升降框架的分解图。
50.图19为门板示意图(电动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52.结合图1到图19所示,一种汽车用的硬升顶卧舱,包括顶盖1、底板2、升降框架3、门板4、上侧板5和下侧板6,所述底板2开有便于进出的开口21和用于固定在汽车顶部的固定装置,所述升降框架3包括支撑顶板31、支撑底板32、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和电驱动装
置7,所述上折叠部33上端连接支撑顶板31,上折叠部33下端和下折叠部34上端活动连接,下折叠部34下端连接支撑底板32,所述电驱动装置7包括电动推杆71和传动机构72,所述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分别连接传动机构72,所述电动推杆71和传动机构72连接,电动推杆71通过传动机构72带动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相互展开或相互折叠;
53.所述顶盖1和底板2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升降框架3设置在顶盖1和底板2之间并分别位于在底板2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框架3和另一个升降框架3之间形成安装区域;
54.所述上侧板5设置在安装区域,所述上侧板5的左、右侧壁分别以密封方式连接对应升降框架3的上折叠部33,上侧板5的上侧以密封方式连接所述顶盖1,上侧板5的下侧设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下侧板6设置在安装区域内,所述下侧板6的上侧设置有防水泡棉,下侧板6的左、右侧壁分别以密封方式连接对应升降框架3的下折叠部34,所述下侧板6的下侧以密封方式连接底板2;
55.所述门板4以转动方式连接顶盖1/底板2/升降框架3,所述升降框架3四周对应门板4四周设置有对应的防水件,所述门板4旋转紧贴防水件时,门板4密封升降框架3内腔,门板4旋转远离升降框架3时,门板4打开升降框架3内腔。
56.用户需要展开硬升顶卧舱时,电动推杆71通过传动机构72带动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相互展开,从而展开升降框架3,升降框架3带动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展开,接着用户翻转门板4,令门板4封闭升降框架3内腔,从而使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围成展开状态的卧舱,而且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方式连接,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57.用户需要折叠硬升顶卧舱时,用户首先旋转门板4,令门板4打开升降框架3内腔,接着电动推杆71通过传动机构72带动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相互靠拢,从而折叠升降框架3,同时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靠拢,同时顶盖1和底板2相互靠拢,此时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叠合形成合拢状态的卧舱,减少硬升顶卧舱的占用空间。
58.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5的下侧设置有l型缺口51,所述l型缺口51处设置有防水泡棉,所述下侧板6的上侧设置有l型缺口51,l型缺口51处设置有防水泡棉8,所述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展开时,上侧板5的l型缺口51和下侧板6的l型缺口51配合,同时防水泡棉8和防水泡棉8相互挤压,上侧板5和下侧板6连接成整板。
59.所述硬升顶卧舱展开时,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展开,上侧板5的l型缺口51插入下侧板6的l型缺口51内,同时防水泡棉8和防水泡棉8相互挤压,上侧板5和下侧板6组成一整板,防水泡棉8密封上侧板5和下侧板6之间的连接间隙,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60.进一步地,所述顶盖1开有上安装槽11,所述上安装槽11内置有防水泡棉8,所述上侧板5上侧置于上安装槽11内,防水泡棉8密封上安装槽11和上侧板5之间的间隙,所述底板2开有下安装槽24,所述下安装槽24内置有防水泡棉8,所述下侧板6置于下安装槽24内,防水泡棉8密封下安装槽24和上侧板5之间的间隙。
61.所述上侧板5上侧置于顶盖1的上安装槽11内,同时防水泡棉8密封上侧板5和上安装槽11之间的间隙,提高上侧板5和顶盖1之间的防水效果,所述下侧板6下侧置于底板2的下安装槽24内,同时防水泡棉8密封下侧板6和下安装槽24之间的间隙,提高下侧板6和底板
2之间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硬顶升卧舱的防水效果。
62.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板5和下侧板6朝向门板4左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9,所述上侧板5和下侧板6朝向门板4右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9,所述顶盖1朝向门板4上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9,所述底板2朝向门板4下侧位置设置有防水橡胶条9,多个防水橡胶条9组成所述防水件。
6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1外围设置有一圈下翻边12,所述下翻边12内侧围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置有防水泡棉8,所述底板2设置有一圈上翻边22,所述上翻边22顶部设置防水泡棉8,所述顶盖1和底板2相互靠拢时,上翻边22伸入容置槽内,防水泡棉8相互挤压。所述顶盖1开有便于透光以及通风的窗户13和设置有太阳能板14。
64.进一步地,所述顶盖1为硬质隔热保温顶盖1,所述底板2为硬质隔热保温底板2,所述门板4为硬质隔热保温门板4,所述上侧板5为硬质隔热保温上侧板5,所述下侧板6为硬质隔热保温下侧板6。
65.所述顶盖1、底板2、门板4、上侧板5和下侧板6均为硬质隔热保温板体,采用硬质隔热保温板体,避免硬升顶卧舱被尖锐物品刺破,安全系数高,同时令硬升顶卧舱具备保温隔热效果,用户在硬升顶卧舱休息更舒适。
66.进一步地,所述门板4包括电动旋转装置41、第一齿轮42和第二齿轮43,所述电动旋转装置41包括第一旋转电机411、蜗轮412和蜗杆413,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11、蜗轮412和蜗杆413置于门板4内,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11的转轴连接蜗轮412,所述蜗杆413两端分别伸出门板4侧壁外连接对应的第一齿轮42,而且蜗杆413端部伸出第一齿轮42外形成转轴,所述升降框架3开有轴孔35,所述蜗杆413端部插入对应的轴孔35内,门板4以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而且第二齿轮43设置在升降框架3对应轴孔35位置,所述第一齿轮42和第二齿轮43啮合,所述第一旋转电机411通过蜗轮412、蜗杆413带动第一齿轮42旋转,第一齿轮42绕第二齿轮43旋转,从而带动门板4自动旋转。
67.所述门板4设置电动旋转装置41后,门板4可以转换成电动门板4,当门板4需要展开或折叠时,用户控制第一旋转电机411工作,第一旋转电机411通过蜗轮412、蜗杆413带动第一齿轮42旋转,第二齿轮43绕第二齿轮43旋转,从而实现门板4自动旋转,从而实现整个硬升顶卧舱全自动化,提升用户体验。
68.进一步地,所述门板4还包括自动上锁装置42,所述自动上锁装置42包括第一锁销421、第二锁销422、丝杆423和第二旋转电机424,所述丝杆423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门板4内,所述第一锁销421置于门板4内,第一锁销421一端朝向门板4侧壁,第一锁销421另一端套置在丝杆423一端朝向门板侧壁上,所述第二锁销422置于门板4内,第二锁销422一端朝向门板4侧壁,第二锁销422另一端套置在丝杆423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424和丝杆423连接,第二旋转电机424带动丝杆423旋转,丝杆423带动第一锁销421和第二锁销422移动,令第一锁销421和第二锁销422同步伸出或缩入门板4内,所述升降框架3的顶部、底部分别开有便于第一锁销421或第二锁销422插入的锁孔36。
69.所述门板4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421和第二锁销422对准上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424带动第一锁销421和第二锁销422伸出门板4外插入对应的上定位孔内,完成门板4的折叠状态自动锁定,所述门板4处于完成展开状态时,恰好第一锁销421和第二锁销422对准下定位孔,此时第二旋转电机424带动第二锁销422和第二锁销422伸出门
板4外插入对应的下定位孔内,完成门板4的展开状态自动锁定,门板4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均可以进行锁定,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安全性。
70.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器,所述底板2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插座和usb供电接口,所述电动推杆71、第一旋转电机411、第二旋转电机424分别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供电由汽车电源或太阳能板14或蓄电池提供,所述遥控器和控制面板通信,遥控器控制电动推杆71、第一旋转电机411、第二旋转电机424、插座和usb供电接口的通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操作更简单方便。
71.工作原理:
72.用户需要展开硬升顶卧舱时,电动推杆71通过传动机构72带动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相互展开,从而展开升降框架3,升降框架3带动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展开,接着用户翻转门板4,令门板4封闭升降框架3内腔,从而使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围成展开状态的卧舱,而且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方式连接,大大提高硬升顶卧舱的防水效果。
73.工作原理:
74.用户需要折叠硬升顶卧舱时,用户首先旋转门板4,令门板4打开升降框架3内腔,接着电动推杆71通过传动机构72带动上折叠部33和下折叠部34相互靠拢,从而折叠升降框架3,同时上侧板5和下侧板6相互靠拢,同时顶盖1和底板2相互靠拢,此时顶盖1、升降框架3、上侧板5、下侧板6、门板4和底板2叠合形成合拢状态的卧舱,减少硬升顶卧舱的占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