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8765发布日期:2022-12-24 09: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或微型车的轮毂加工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


背景技术:

2.我们知道,轮毂在涂装喷涂前需要进行喷淋清洗。现有的小型汽车、沙滩草地车、高尔夫车或倒三轮摩托车等微型车辆的轮毂大多使用质量轻、体积小的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如庞巴迪600cc倒三轮车轮的轮毂。这种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在喷淋清洗时,使用支撑架将其悬挂后喷淋;具体结构是:支撑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悬挂杆,悬挂杆上设有耐腐蚀橡胶保护套。对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喷淋清洗时,通过轮毂中心孔将轮毂套在悬挂杆的耐腐蚀橡胶保护套处进行悬挂,使用喷淋嘴对其表面进行喷水清洗。这种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的毂部厚度薄、中心孔直径小,需要中心孔配合安装到轴承上,中心孔处轴向大部分为呈与轴线45度角的锥形孔,这就造成了产品挂到悬挂杆上后不平衡,容易前后倾斜;因中心孔厚度较薄,与轴向平行的最薄处只有1.5-3毫米,中心孔与悬挂杆接触面积小、重心不稳,中心孔上部的轮毂容易倾斜、向前倒伏,清洗时喷淋嘴喷水压力导致轮毂整体晃动、转动无法稳定,造成橡胶保护套与中心孔接触处很快割破破损,轮毂清洗完成后,中心孔处与钢质的悬挂杆摩擦碰伤影响外观和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悬挂后稳定性高、不易前后倾斜,清洗时不易因水的冲击而晃动或转动,中心孔不易与悬挂杆摩擦碰撞、避免损伤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包括与悬挂杆配合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前部设有前定位挡环,连接套筒后部设有后定位挡环,前定位挡环后侧面呈由前至后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面状,后定位挡环前侧面为平面,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轴向距离不大于轮毂中心孔最薄处的轴向距离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套筒的外周下侧与前定位挡环的外周下侧内切;连接套筒的外周下侧与后定位挡环的外周下侧内切。即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为在连接套筒上向上凸起的偏心挡环,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直径,当轮毂挂在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之间时,也会有足够的径向尺寸与轮毂前后侧面接触,更利于轮毂与防护垫圈的套挂操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定位挡环后侧面的锥形母线与连接套筒的轴线呈45度夹角;后定位挡环前侧面与连接套筒的轴线呈90度夹角。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轴向距离为1.5-3毫米。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套筒和后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后支撑座,连接
套筒和前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前支撑座。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使用不锈钢制成;连接套筒、前定位挡环、后定位挡环使用耐腐蚀橡胶、四氟等耐腐蚀且具有一定柔韧性材料一体制成。不锈钢材质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嵌入其内,使其受力后不易变形,进一步提高了轮毂挂在其上后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连接套筒将其过盈配合的套设在支撑架的悬挂杆上,将需要喷淋冲洗的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通过其中心孔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外周、使中心孔处与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之间间处相对,释放轮毂后,轮毂由于重力下落,中心孔处与轴线45度夹角的锥形孔上部与前定位挡环后侧面的锥形斜面接触,轮毂中心孔处的后侧面上部与后定位挡环前侧面接触,将轮毂轴向固定、悬挂在悬挂杆上;轮毂不易前后倾斜;中心孔与连接套筒、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接触面积大、重心稳定,中心孔上部的轮毂不容易倾斜,清洗时喷淋嘴喷水压力不易使轮毂整体晃动,轮毂中心孔处不易割破连接套筒、避免损伤轮毂中心孔处。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右视图。
13.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3所示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包括与悬挂杆配合的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可与悬挂杆过盈配合的固定套在悬挂杆上。连接套筒5前部设有前定位挡环4,连接套筒5后部设有后定位挡环1,前定位挡环4后侧面3呈由前至后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面状,后定位挡环2前侧面为平面,所述的前定位挡环4后侧面3的锥形母线与连接套筒5的轴线呈45度夹角;后定位挡环1前侧面2与连接套筒5的轴线呈90度夹角。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最小)轴向距离为1.5-3毫米、不大于轮毂中心孔最薄处的轴向距离。
18.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套筒5的外圆周下侧与前定位挡环的外圆周下侧内切;连接套筒的外圆周下侧与后定位挡环的外圆周下侧内切。即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为在连接套筒上向上凸起的偏心挡环,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的直径可以小于中心孔直径的尺寸较大,当轮毂挂在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之间时,也会有足够的径向尺寸与轮毂前后侧面接触,更利于轮毂与防护垫圈的套挂操作。
1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连接套筒将其过盈配合的套设在支撑架的悬挂杆上,将需要喷淋冲洗的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通过其中心孔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外周、使中心孔处与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之间间处相对,释放轮毂后,轮毂由于重力下落,中心孔处与轴线45度夹角的锥形孔上部与前定位挡环后侧面的锥形斜面接触,轮毂中心孔处的后侧面上部与后定位挡环前侧面接触,将轮毂轴向固定、悬挂在悬挂杆上;轮毂不易前后倾斜;中心孔与连接套筒、前定位挡环和后定位挡环接触面积大、重心稳定,中心孔上部的轮毂不
容易倾斜,清洗时喷淋嘴喷水压力不易使轮毂整体晃动,轮毂中心孔处不易割破连接套筒、避免损伤轮毂中心孔处。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20.实施例2
21.如图4所示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连接套筒和后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后支撑座6,连接套筒和前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前支撑座7。前支撑座7和后支撑座使用不锈钢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连接套筒、前定位挡环、后定位挡环使用耐腐蚀橡胶、四氟等耐腐蚀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一体制成。不锈钢材质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嵌入其内,使其受力后不易变形,进一步提高了轮毂挂在其上后的稳定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包括与悬挂杆配合的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前部设有前定位挡环,连接套筒后部设有后定位挡环,前定位挡环后侧面呈由前至后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面状,后定位挡环前侧面为平面,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轴向距离不大于轮毂中心孔最薄处的轴向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筒的外周下侧与前定位挡环的外周下侧内切;连接套筒的外周下侧与后定位挡环的外周下侧内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定位挡环后侧面的锥形母线与连接套筒的轴线呈45度夹角;后定位挡环前侧面与连接套筒的轴线呈90度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轴向距离为1.5-3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筒和后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后支撑座,连接套筒和前定位挡环内部设有前支撑座。

技术总结
一种轮毂预处理清洗使用防护套,涉及小型或微型车的轮毂加工用工装,包括与悬挂杆配合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前部设有前定位挡环,连接套筒后部设有后定位挡环,前定位挡环后侧面呈由前至后直径逐渐变小的锥台面状,后定位挡环前侧面为平面,前定位挡环与后定位挡环间轴向距离不大于轮毂中心孔最薄处的轴向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对轮毂轴内嵌螺栓固定式轮毂悬挂后稳定性高、不易前后倾斜,清洗时不易因水的冲击而晃动或转动,中心孔不易与悬挂杆摩擦碰撞、避免损伤等优点。避免损伤等优点。避免损伤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焦玲 吴书起 张明亮 徐福孙 余益民 憨钊华 刘伟 侯钦成 刘茂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