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5753发布日期:2023-05-17 18:1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具体为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属于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配电网的一侧,其通信方式往往与配电网的自动化相结合;

2、传统的充电桩通讯方式主要分为有线以太网通讯和无线通讯两种方式,有线以太网通讯的主要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和网络容量大;但一个区域内通常需要安装多台充电桩,从而导致需要为每台充电桩单独进行布线,布线复杂且施工成本高,而无线通讯的主要有点是施工方便快捷,但其在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时十分容易受到干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包括多联充电桩组件和通讯机构,所述多联充电桩组件包括充电主桩、若干充电子桩和布线方管;

3、所述通讯机构包括若干子通讯箱、若干子端通讯模块、若干子端控制器、主通讯箱、主端通讯模块和主端控制器;

4、若干所述充电子桩均匀设于所述充电主桩的两侧,所述布线方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主桩和充电子桩的底部,若干所述子通讯箱分别安装于所述充电子桩的上表面中部,若干所述子端通讯模块分别安装于所述子通讯箱的内侧壁一侧,若干所述子端控制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子通讯箱的内侧壁另一侧,所述主通讯箱安装于所述充电主桩的内侧壁顶部,所述主端通讯模块安装于所述主通讯箱的内侧壁一侧,所述主端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主通讯箱的内侧壁中部。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主桩和充电子桩的前表面底部均安装有充电枪体,所述充电主桩和充电子桩的前表面顶部均安装有枪架,所述充电枪体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枪架的内侧壁。

6、进一步优选的,若干所述充电子桩的内侧壁顶部均安装有子桩控制单元。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主桩前表面中部安装有触控屏,所述充电主桩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读卡器。

8、进一步优选的,若干所述充电子桩的后表面均通过转轴铰接有门体。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主桩的前表面顶部均匀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充电子桩对应设置。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主桩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滤网。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子端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子端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子端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于主端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通讯模块、读卡器和触控屏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主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充电桩运营后台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指示灯的电性输入端。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子端控制器利用子端通讯模块将充电子桩的通讯数据传输至主端通讯模块,然后通过主端通讯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录入主端控制器,然后通过主端控制器利用有线以太网通讯的方式将数据远程传输至充电桩运营后台,从而通过对充电主桩和充电子桩进行集群式布置,利用短距离无线通讯的方式将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充电子桩数据汇总至一个充电主桩内,进而无需对充电子桩通讯进行单独布线,仅需对充电主桩通讯进行布线即可,节约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数据远程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传输效率。

1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包括多联充电桩组件(1)和通讯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充电桩组件(1)包括充电主桩(101)、若干充电子桩(102)和布线方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桩(101)和充电子桩(102)的前表面底部均安装有充电枪体(42),所述充电主桩(101)和充电子桩(102)的前表面顶部均安装有枪架(41),所述充电枪体(4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枪架(41)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充电子桩(102)的内侧壁顶部均安装有子桩控制单元(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桩(101)前表面中部安装有触控屏(44),所述充电主桩(101)的前表面一侧安装有读卡器(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充电子桩(102)的后表面均通过转轴铰接有门体(4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桩(101)的前表面顶部均匀安装有指示灯(47),所述指示灯(47)与所述充电子桩(102)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桩(10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风口(49),两个所述通风口(49)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滤网(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端控制器(20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子端通讯模块(202)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子端通讯模块(202)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于主端通讯模块(205)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通讯模块(205)、读卡器(45)和触控屏(4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主端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控制器(20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充电桩运营后台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主端控制器(20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指示灯(47)的电性输入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群式多联充电桩,包括多联充电桩组件和通讯机构,所述多联充电桩组件包括充电主桩;本技术通过子端控制器利用子端通讯模块将充电子桩的通讯数据传输至主端通讯模块,然后通过主端通讯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录入主端控制器,然后通过主端控制器利用有线以太网通讯的方式将数据远程传输至充电桩运营后台,从而通过对充电主桩和充电子桩进行集群式布置,利用短距离无线通讯的方式将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充电子桩数据汇总至一个充电主桩内,进而无需对充电子桩通讯进行单独布线,仅需对充电主桩通讯进行布线即可,节约了施工成本,且避免了数据远程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传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夏发华,粟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