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5219发布日期:2023-04-19 12:1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整车集成化、轻量化的不断推进,电池和车身的结构越来越紧密,为了进一步节约电池的竖向上的空间,降低整车成本,提高整车生产效率,电池和车身一体化设计被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纳入研发范围。

2、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都位于整车车架底部,但是电动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动汽车会涉及到涉水、洗车等工况,容易导致水流进入电池包内或进入车架内,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结构,以保证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避免水进入电池包和车架内,有效的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车架、电池包以及密封环;车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镂空窗;电池包位于所述镂空窗的下方;所述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以及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形成密封的容置腔室,以用于容置电池;所述下壳体在周向上超出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下壳体覆盖在所述镂空窗的下方;所述下壳体的外侧面上固接有下密封筋;所述下密封筋环周的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周上;密封环环周设置,并固定在所述下密封筋的上端面;所述密封环密封夹持在所述车架的底面和所述下密封筋的上端面之间。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托盘部、以及凸伸在所述托盘部外周的连接部;所述托盘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腔室;所述上壳体固定并密封连接在所述托盘部的上端;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所述下密封筋固接在所述托盘部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下密封筋包括固定在托盘部外周上的支撑段、以及从所述支撑段的上端背向所述托盘部延伸的抵顶段;所述抵顶段水平设置,所述密封环固定在所述抵顶段的上表面。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托盘部的外周上,所述支撑段的上端在从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托盘部的方向延伸,而使得所述下密封筋具有弹性。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的边缘密封连接在所述托盘部的上端,且所述上壳体覆盖所述托盘部的上端开口。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部上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托盘部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托盘部,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紧固螺母上,而使得所述上壳体固定在所述托盘部上。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包括上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面板边缘的边缘板;所述边缘板从所述上面板的边缘向下延伸后、沿水平且向外的方向延伸;所述边缘板固定在所述托盘部上。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部的上表面和上壳体之间夹持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周设置,并贴合在所述托盘部的上表面。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伸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紧固段、以及从所述紧固段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车架上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段上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并贴合在所述紧固段的上表面;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贴合有固定螺母,所述连接部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沿竖向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并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车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镂空窗,从而减少了车架上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电池包的下壳体和下壳体围合形成密封的容置腔室,以用于容置电池,而使得电池包自身密封。

15、下壳体的外侧面上固接有下密封筋;下密封筋环周的设置于下壳体的外周上,密封环环周设置,并固定在下密封筋的上端面;密封环密封夹持在车架的底面和下密封筋的上端面之间,保证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防止水通过镂空窗进入车架内,实现了车架内的涉水防护。通过电池包自身的密封以及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以保证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避免水进入电池包和车架内,有效的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16、进一步的,车架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镂空窗口,且电池包位于镂空窗的下方,从而能够在电池包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时,车架的底部能够更加的靠近电池包,且能够保证车架和电池包之间的间隙,车身上端的高度一致时,车架的底端更低,从而使得车身内部具有更大的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托盘部、以及凸伸在所述托盘部外周的连接部;所述托盘部形成有上端开口的腔室;所述上壳体固定并密封连接在所述托盘部的上端;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车架;所述下密封筋固接在所述托盘部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下密封筋包括固定在托盘部外周上的支撑段、以及从所述支撑段的上端背向所述托盘部延伸的抵顶段;所述抵顶段水平设置,所述密封环固定在所述抵顶段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托盘部的外周上,所述支撑段的上端在从下向上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托盘部的方向延伸,而使得所述下密封筋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边缘密封连接在所述托盘部的上端,且所述上壳体覆盖所述托盘部的上端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部上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托盘部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托盘部,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紧固螺母上,而使得所述上壳体固定在所述托盘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上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面板边缘的边缘板;所述边缘板从所述上面板的边缘向下延伸后、沿水平且向外的方向延伸;所述边缘板固定在所述托盘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部的上表面和上壳体之间夹持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周设置,并贴合在所述托盘部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伸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紧固段、以及从所述紧固段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至所述车架上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下表面贴合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段上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并贴合在所述紧固段的上表面;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贴合有固定螺母,所述连接部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沿竖向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并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包括车架、电池包以及密封环。车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镂空窗;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以及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下壳体的外侧面上固接有下密封筋;下密封筋环周的设置于下壳体的外周上,密封环环周设置,并固定在下密封筋的上端面;密封环密封夹持在车架的底面和下密封筋的上端面之间,保证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防止水通过镂空窗进入车架内,实现了车架内的涉水防护。通过电池包自身的密封以及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以保证电池包、以及电池包和车架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避免水进入电池包和车架内,有效的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曾建宏,王成运,郑可婷,王勇,周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