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4125发布日期:2023-04-19 22:5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近几年,在我国城乡,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这种本身具有方便快捷、环保节能、时尚美观、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的代步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目前中国电动车保有量约已达到4亿辆左右,同时仍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很多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往往存在私自乱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形,私自乱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存在易发生火灾、触电等安全隐患。我国多个城市已出台地方性规定,进一步对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室内充电进行了明确限制,并加快推广社区有序充电,鼓励设置室外集中充电设施。目前通常采用在小区的雨棚内或是地下停车库内集中设置充电场所,配置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2、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底壳加一个盖体的结构。该种结构因盖体尺寸较大,盖体存在结构薄弱部分,盖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导致破损。

3、第二种方式是底壳加上下盖的结构,上盖外侧隔板和下盖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凸点和凹槽,上下盖一起盖合在壳体上以保证盖体的强度。但下盖的上缘位置缺少支撑,下盖上缘位置结构强度偏低,下盖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变形的充电桩。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包括底壳、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弱电模块和市电模块,所述弱电模块与所述市电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弱电模块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市电模块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盖体盖合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盖体盖合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盖体靠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具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伸入所述第二盖体且向上支撑所述第二盖体。

3、作为优选,第一盖体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一顶面具有伸出所述第一侧板的凸檐,所述凸檐搭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表面。

4、作为优选,凸檐伸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部凸起的高度。

5、作为优选,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上支撑所述定位板。

6、作为优选,第一支撑部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相对于第一侧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7、作为优选,第一顶面的截面形状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的位置与所述截面形状相适应。

8、作为优选,定位板具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至少两个凹槽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位置对应。

9、作为优选,第一盖体包括顶面,顶面的截面形状自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支撑部的位置与截面形状相适应。

10、作为优选,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交错设置有用于增加强度的若干凸筋。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通过将弱电和市电分别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使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盖合,第一盖体靠近第二盖体的第一侧板上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伸入第二盖体且向上支撑第二盖体。充电桩盖合后,第二盖体依靠第一支撑部进行支撑。第二盖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由第二盖体和第一支撑部共同承受,进而提升盖体的抗变形能力。

13、2、第一盖体包括第一顶面,所述第一顶面具有伸出所述第一侧板的凸檐,所述凸檐搭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表面。通过在第一盖体上的凸檐盖合在第二盖体上,相当于增加了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连接处的厚度,进而提升盖体的防变形能力。

14、3、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上支撑所述定位板。定位板相当于在第二盖体上额外设置了加强筋,进而提升盖体的防变形能力。

15、4、第一支撑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相对于第一侧板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在盖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可以分散到多个受力面,各个受力面受力均匀,进而提升盖体的防变形能力。

16、5、在定位板上对应的开设凹槽,能够更好的包裹贴合第一支撑部,盖体受到外力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受力更均匀,进而提升盖体的防变形能力。

17、6、第二盖体靠近第一盖体的一侧交错设置有用于增加强度的若干凸筋,能够加强第二盖体的强度,进而提升盖体防变形能力。



技术特征:

1. 一种充电桩,包括底壳、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弱电模块和市电模块,所述

2.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顶面,

3. 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檐伸出的长度大于或

4. 如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靠近所述第一

5. 如权利要求4 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少为两个,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面的截面形状自

7. 如权利要求5 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具有至少两

8. 如权利要求1 至7 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尤其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解决了充电桩盖体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充电桩,包括底壳、底壳、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弱电模块和市电模块,弱电模块与市电模块电连接,底壳包括用于容纳弱电模块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市电模块的第二腔体,第一盖体盖合第一腔体,第二盖体盖合第二腔体,第一盖体靠近第二盖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支撑部,支撑部伸入第二盖体且向上支撑第二盖体,上述充电桩,能够保证充电桩盖体的强度,防止充电桩盖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卫建中,王芳,陶龙飞,邵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泰集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