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6714发布日期:2023-03-22 06:0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旅居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旅居车行业的发展更新速度快,本产品的设计对旅居车未来升顶扩展起到决定性的方向和作用,既要考虑到产品的刚度、结构还要把产品的韧性发挥到极致,目前唯一的可升降缓压承重柱与折叠式硬升顶的要求完全匹配,常规的可升降承重柱必须在车内或外部安装并且数量两个以上还要多点位置安装完成,无疑生产成本高、后期维护量加大等问题。
3.单据现有的软升顶和硬升顶可升降承重柱的旅居车来看,这种常规的可升降承重柱存在以下缺点:其一现有的可升降承重柱性能单一,只能升降支撑有刚性没韧性,其二现有的可升降承重柱必须多个多点支撑,还必须加装同步控制器,其三数量多就意味着成本过高、安装工作量大、人工成本高及后期修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安装于旅居车的车厢内;所述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伸缩组件、承重组件及缓压组件;
7.其中,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车底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组件远离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缓压件,所述第一缓压件与车顶接触;所述缓压组件的一端呈角度的活动连接在所述承重组件上,所述缓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压件,所述第二缓压件与所述车顶接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组件为一电推杆,所述电推杆配置为带动所述承重组件上升或下降。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推杆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电推杆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承重组件上升;当所述电推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承重组件下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组件为一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一端与所述电推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缓压件与所述车顶接触。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压组件包括缓压座和缓压杆;
12.所述缓压座与所述承重柱活动连接,所述缓压座内开设有缓压槽,所述缓压杆置于所述缓压槽内,并可沿所述缓压槽上升或下降。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压槽开设于所述缓压座远离所述承重柱一端的三分之二处。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压件为机械合页,所述第二缓压件为轴承。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压组件与所述承重组件的角度范围在30-60度之间。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组件、所述缓压组件和所述车顶构成三角形结构。
17.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旅居车;所述旅居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论述的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及升级,建造成本、安装及维护工时费用降低;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给现有的车型车辆和已有的车型车辆改装升降顶使用;并且本装置减少了车辆硬升顶称重,及降低了车辆硬升顶安全隐患。
20.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
25.101-电推杆;102-承重柱;103-缓压座;104-缓压杆;105-缓压槽;106-机械合页;10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
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该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100安装于旅居车的车厢内;其中,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100包括伸缩组件、承重组件及缓压组件;需说明,伸缩组件的一端与车底固定连接,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承重组件可拆卸连接,承重组件远离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缓压件,第一缓压件与车顶接触;缓压组件的一端呈角度的活动连接在承重组件上,缓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压件,第二缓压件与所述车顶接触。
30.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及升级,建造成本、安装及维护工时费用降低;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给现有的车型车辆和已有的车型车辆改装升降顶使用;并且本装置减少了车辆硬升顶称重,及降低了车辆硬升顶安全隐患。
31.需要说明的是,该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100具体安装于旅居车的车厢内的中后部,其目的为可以达到更好的升降及支撑效果。并不限于旅居车的车厢内的中后部,其他车辆均适用,且凡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升降及支撑效果,安装在旅居车或其他车辆的车厢内任何位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缓压组件与所述承重组件的角度范围在30-60度之间;其角度范围优选为60度,其目的是当车顶升起时可以更好的进行缓压。并且,承重组件、所述缓压组件和车顶构成三角形结构,构成的三角形结构可进一步增强车顶稳定性。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组件为一电推杆101,电推杆101配置为带动承重组件上升或下降;其中,并不限于电推杆101,也可以为一伸缩杆、或液压千斤顶;凡是可以将承重组件顶起来得任何伸缩结构均可。需要说明的是,电推杆10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电推杆101处于第一状态时,承重组件上升;当电推杆101处于第二状态时,承重组件下降。具体是当电推杆101处于第一状态时可给承重组件一推力,推着承重组件向上移动,当电推杆101处于第二状态时可给承重组件一拉力,拉着承重组件向下移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重组件为一承重柱102,承重柱102的一端与电推杆101可拆卸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可针对不同车型车顶的高度,对承重柱102进行更换,例如当对较高车型的车顶进行升顶时,承重柱102长度不够可直接对其拆掉,换上更长的承重柱102,以实现升顶;假如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或焊接结构,当遇到较高车型需要升顶时,需将伸缩杆101和承重柱102整体拆除进行更换,增加了成本,并且浪费了资源;其中,承重柱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缓压件与车顶接触。
3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缓压件为机械合页106,机械合页106连接在承重柱102顶端和车顶之间,当承重柱102快要碰到车顶时,机械合页106先与车顶接触,可以起到更好的缓压作用,避免承重柱102直接与车顶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并不限于机械合页106,凡是可以起到缓压作用的任何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弹簧、海绵、减震机构等。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缓压组件包括缓压座103和缓压杆104;其中,
37.缓压座103与承重柱102活动连接,采用活动连接当承重柱102与车顶接触时,可以将压力分散到缓压组件上,进一步起到缓压的作用;其中在缓压座103内开设有缓压槽105,缓压杆104置于缓压槽105内,并可沿缓压槽105上升或下降;并不限于缓压杆104,只要能在缓压槽105中可以伸缩的任何杆子均可。需要说明的是,缓压槽105开设于缓压座103远离承
重柱102一端的三分之二处,开在三分之二出的目的更利于缓压。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缓压件为轴承107,其中轴承107与缓压杆104的顶端为可活动连接,当轴承107与车顶接触时可以活动,进一步利于缓压。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旅居车,旅居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任意一项所论述的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100。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的工作原理为:启动电推杆101使其工作带动承重柱102向上移动,当马上移动到车顶时,机械合页106首先与车顶接触进行缓压,继续上升将压力分解给缓压杆104,缓压杆104顶端的轴承107首先与车顶接触进行缓压,并且当压力过大时,缓压杆104可以沿缓压槽105移动进行泄压,以及缓压座103的底端还与承重柱102可活动连接,进一步为了缓压,直至将车顶平稳安全的升起。
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旅居车升降支撑装置及车辆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及升级,建造成本、安装及维护工时费用降低;本装置适用范围广,可给现有的车型车辆和已有的车型车辆改装升降顶使用;并且本装置减少了车辆硬升顶称重,及降低了车辆硬升顶安全隐患。
4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