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

文档序号:33911194发布日期:2023-04-21 14:5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

本技术涉及车辆底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四轮车辆种类各种各样,如两轮转向和两轮驱动的方式,此方式因速度快、效率高、控制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两轮转向、两轮驱动的车辆底盘结构在转向上存在局限,不能实现360度全方位转向,造成很多不方便;也有部分四轮车辆采用特定的驱动机构加上麦克纳姆轮也能实现全向移动,此类车辆在转向上有一定优势,但是控制复杂和成本较高,因此难以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以实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提高了四轮车辆的灵活性和操纵性。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包括车体以及各自通过一根转向轴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外侧的四个车轮,所述车轮内置驱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轮毂电机,每个所述车轮与一个减速电机连接由所述减速电机驱动在地面滚动实现不同方位的转向,所述转向轴具有电机连接部与车轮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与所述车轮连接部连接并形成135度的夹角;所述车体直线移动状态下,所述车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4、其中,所述转向轴安装于转向轴支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减速电机固定座上,所述转向轴支架、减速电机固定座沿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的轴向方向隔开布置,且各自与所述车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

5、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体为矩形体结构,每个角的内侧位置同轴心布置安装一个转向轴支架以及一个减速电机固定座,每个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的轴线对应与所述车体的一个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6、其中,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垂直穿过所述转向轴支架后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与所述车轮连接。

7、其中,所述转向轴支架和配合的所述转向轴之间安装有用于减小摩擦的轴承。

8、本实用新型的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通过车体的外侧配置四个内置有轮毂电机的车轮,每个车轮各自与通过一个转向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用于转向驱动,通过车轮的轮毂电机可以实现驱动车体进行前后移动直线移动位移,通过减速电机可以控制车体的全方位转向,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精确控制。



技术特征:

1.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各自通过一根转向轴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外侧的四个车轮,所述车轮内置驱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轮毂电机,每个所述车轮与一个减速电机连接由所述减速电机驱动在地面滚动实现不同方位的转向,所述转向轴具有电机连接部与车轮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与所述车轮连接部连接并形成135度的夹角;所述车体直线移动状态下,所述车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安装于转向轴支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减速电机固定座上,所述转向轴支架、减速电机固定座沿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的轴向方向隔开布置,且各自与所述车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矩形体结构,每个角的内侧位置同轴心布置安装一个转向轴支架以及一个减速电机固定座,每个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的轴线对应与所述车体的一个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的电机连接部垂直穿过所述转向轴支架后与所述减速电机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与所述车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支架和配合的所述转向轴之间安装有用于减小摩擦的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由步进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形成,所述减速器与所述转向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全方位转向的车辆底盘,包括车体以及各自通过一根转向轴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外侧的四个车轮,所述车轮内置驱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轮毂电机,每个所述车轮与一个减速电机连接由所述减速电机驱动在地面滚动实现不同方位的转向,所述转向轴具有电机连接部与车轮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与所述车轮连接部连接并形成135度的夹角;所述车体直线移动状态下,所述车轮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垂直。本技术利用特型转向轴,配合带轮毂电机的车轮可实现车辆底盘全方位转向,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树,候威威,周志明,李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民航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