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1020发布日期:2023-09-13 03:3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窗玻璃。


背景技术:

1、汽车的后窗玻璃上通常形成有用于防雾的除雾器。除雾器通常包括沿着后窗玻璃的两侧边延伸的一对母线和以连结这一对母线的方式并列延伸的多个加热线。而且,母线上设有用于施加电流的连接端子(例如专利文献1、2)。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7830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但是,由于电流集中施加在母线上安装连接端子的部位,所以产生的热量会增大。因此,存在设置连接端子的部位局部达到高温的顾虑,不能否定由此导致母线断线、连接端子剥落等问题的可能性。本发明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设置连接端子的部位局部达到高温的现象的车辆用窗玻璃。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4、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弯曲的玻璃板;形成在上述第一表面,沿着上述玻璃板的任意两条边分别配置的一对母线;形成在上述第一表面,以连结上述一对母线的方式并排配置的多个加热线;和配置于上述一对母线的各自的连接端子,上述一对母线分别具有配置上述连接端子的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沿着上述边连结,上述第一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阻抗值小于上述第二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阻抗值。

5、在上述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使上述第一区域的厚度大于上述第二区域的厚度。

6、在上述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使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由不同材料形成,可以使构成上述第一区域的材料的阻抗值小于构成上述第二区域的材料的阻抗值。

7、在上述车辆用窗玻璃中,可以使上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上述第二区域的宽度基本相同或者小于上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8、在上述车辆用窗玻璃中,上述玻璃板的第一表面可以构成凹面。

9、发明的效果

10、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窗玻璃,能够抑制设置连接端子的部位局部达到高温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窗玻璃,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窗玻璃,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弯曲的玻璃板;形成在上述第一表面,沿着上述玻璃板的任意两条边分别配置的一对母线;形成在上述第一表面,以连结上述一对母线的方式并排配置的多个加热线;和配置在上述一对母线的各自的连接端子,上述一对母线分别具有配置上述连接端子的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沿着上述边连结,上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上述第二区域的宽度相同或者小于上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上述第一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阻抗值小于上述第二区域的每单位面积的阻抗值。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庸鉴,植谷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