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1275发布日期:2023-09-15 23: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充电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充电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日本特开2009-194986公开一种搭载蓄电装置、控制装置以及升压转换器的车辆。蓄电装置构成为可充电。控制装置控制升压转换器。升压转换器使其输入电压升压,输出升压后的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1、车辆有时构成为能够执行使用从车辆外部的电力设备经由受电部供给的电力对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这样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控制外部充电。在受电部与蓄电装置之间设置升压装置的情况下,升压装置构成为通过使利用受电部受电的电力的电压升压并且将升压后的电压(升压电压)输出到蓄电装置来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其另一方面,这样的升压装置存在在工作时由于发热而过热的可能性。

2、本公开在对搭载使来自电力设备的电力的电压升压而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升压装置的车辆的外部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装置中,保护升压装置不受过热影响。

3、本公开在搭载通过使来自电力设备的电力的电压升压而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升压装置的车辆中,保护升压装置不受过热影响。

4、本公开的方式提供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控制使用来自车辆的外部的电力设备的电力对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车辆包括受电部和升压装置。受电部构成为从电力设备受电。升压装置设置于受电部与蓄电装置之间。升压装置使从电力设备经由受电部输入到升压装置的电力的电压即输入电压升压,将升压后的电压即升压电压输出到蓄电装置。升压装置构成为通过将升压电压的电力即输出电力供给到蓄电装置而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充电控制装置具备包括存储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所述升压装置的驱动控制。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根据所述升压装置的温度设定输入电压与升压电压的比率即升压比。

5、通过做成上述结构,升压装置的温度被反映到升压比。因此,能够以使升压装置的温度不过度地上升的方式设定升压比。其结果,能够保护升压装置不受过热影响。

6、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执行以在升压装置的温度高的情况下相比于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使升压装置中的电力损耗降低的方式设定升压比的损耗降低处理。

7、根据上述结构,在升压装置的温度高的情况下,相比于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升压装置中的电力损耗所引起的发热量减少。由此,能够抑制升压装置的温度进一步上升。

8、在损耗降低处理中,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以在升压装置的温度是阈值温度以上的情况下相比于升压装置的温度小于阈值温度的情况使电力损耗降低的方式设定升压比。

9、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与电力损耗的降低无关地设定升压比,直至升压装置的温度成为阈值温度。由此,无需为了降低电力损耗而限制升压比就能够设定升压比。

10、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将从电力设备向受电部供给的电流的指令值发送给电力设备。而且,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在执行损耗降低处理之后升压装置的温度是阈值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减低指令值。

11、根据上述结构,在损耗降低处理之后升压装置的温度未降低到小于阈值温度的情况下,从电力设备经由受电部输入到升压装置的电流减少。由此,输入到升压装置的电力减少。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降低升压装置中的电力损耗所引起的发热量。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升压装置的温度上升。

12、在损耗降低处理中,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以升压装置的温度越上升则电力损耗越降低的方式设定升压比。

13、根据上述结构,升压装置的温度越上升,则电力损耗越降低。由此,升压装置的温度越上升,则越抑制升压装置中的发热。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升压装置的温度上升。

14、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执行以在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下相比于升压装置的温度高的情况使输出电力增大的方式设定升压比的输出增大处理。

15、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力越增大,则供给到蓄电装置的电力越增大。根据上述结构,在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下,相比于升压装置的温度高的情况,供给到蓄电装置的电力增大。由此,能够提高外部充电中的蓄电装置的充电速度。

16、在输出增大处理中,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升压装置可输出到蓄电装置的电力的范围内使输出电力最大化。

17、根据上述结构,供给到蓄电装置的电力尽可能增大。由此,能够尽可能提高外部充电中的蓄电装置的充电速度。

18、在进行了用于使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下的升压比等于升压装置的温度高并且执行损耗降低处理的情况下的升压比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不执行输出增大处理而依照用户操作的结果设定升压比。

19、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无需执行输出增大处理,而与执行损耗降低处理的情况同样地设定升压比。由此,即使升压装置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电力损耗。进而,用户的意思被反映到升压装置中的电力损耗量。其结果,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20、升压装置也可以包括与蓄电装置的正极连接的第1元件。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作为升压装置的温度的第1元件的温度超过第1基准温度时提高升压比。

21、越提高升压比,则第1元件中流过的电流越减少。通过做成上述结构,在第1元件的温度超过第1基准温度时,第1元件中流过的电流减少。由此,第1元件中的电力损耗所引起的发热量减少。其结果,能够保护升压装置的第1元件不受过热影响。

22、升压装置也可以包括与蓄电装置的负极连接的第2元件。电子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作为升压装置的温度的第2元件的温度超过第2基准温度时减低升压比。

23、升压比越减低,则第2元件中流过的电流越减少。通过做成上述结构,在第2元件的温度超过第2基准温度时,第2元件中流过的电流减少。由此,第2元件中的电力损耗所引起的发热量减少。其结果,能够保护升压装置的第2元件不受过热影响。

24、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提供具备上述充电控制装置的车辆。

25、根据本公开的方式,能够通过使来自电力设备的电力的电压升压而保护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升压装置不受过热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控制装置,控制使用来自车辆的外部的电力设备的电力对所述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充电控制装置以及车辆。ECU控制使用来自电力站的电力对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外部充电。升压转换器使从电力站经由插口输入到升压转换器的电力的电压即输入电压升压,将升压后的电压即升压电压输出到蓄电池。升压转换器构成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ECU的处理装置构成为执行升压转换器的驱动控制。处理装置构成为根据升压转换器的温度设定输入电压与升压电压的比率即升压比。

技术研发人员:三泽崇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