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和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88830发布日期:2023-06-28 16:1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和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和介质。


背景技术:

1、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电机和发动机的组合为汽车提供了优质的动力输出。并且,混合动力汽车由于其优越的混动性能、较低的油耗等优点广泛的被大众所认可。

2、当前,自动挡混动汽车的变速器换挡可以根据油门和车速的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在调节车辆挡位时,车辆的扭矩也随着换挡而变化,尤其是升挡的过程中,需要调整扭矩以匹配对应的高挡位。常规的动力升挡过程中,为了控制变速器输入轴转速平稳变化,扭矩的调整需要通过电机和发动机等配合降扭。但是直接的降低电机扭矩或发动机的扭矩会导致扭矩突变,使换挡不平顺,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较差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和介质,以提高动力升挡过程中的平顺程度,提升用户乘坐体验。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扭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当前车辆升挡至目标挡位的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

4、根据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在当前车辆的扭矩交互阶段确定升挡最大降扭量;

5、根据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

6、根据降扭模式,在当前车辆的转速调整阶段对当前车辆进行降扭控制。

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扭矩控制装置,包括:

8、信号和转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升挡至目标挡位的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

9、最大降扭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在当前车辆的扭矩交互阶段确定升挡最大降扭量;

10、降扭模式确定模块根据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

11、降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降扭模式,在当前车辆的转速调整阶段对当前车辆进行降扭控制。

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14、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5、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

1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

1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

1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扭矩交互阶段预先对升挡最大降扭量进行确定,以帮助当前车辆在转速控制阶段对扭矩进行降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无法提前预知降扭量并适应性做出调整的缺陷,根据预先获得的升挡降扭量调整不同的降扭模式,对车辆提速升挡过程中的扭矩进行降低的控制,以提高动力升挡过程中换挡的平顺程度,提升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19、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升挡信号和所述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在当前车辆的扭矩交互阶段确定升挡最大降扭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转速调整阶段调整电机电流、调整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以及发动机断缸,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还包括:

8.一种扭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矩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扭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和介质。具体包括:获取当前车辆升挡至目标挡位的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根据升挡信号和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在当前车辆的扭矩交互阶段确定升挡最大降扭量;根据升挡最大降扭量,确定降扭模式;根据降扭模式,在当前车辆的转速调整阶段对当前车辆进行降扭控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动力升挡过程中换挡的平顺程度,提升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宁甲奎,朱桂庆,孙飞,于天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