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和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82929发布日期:2023-05-17 10:0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和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1、目前,工程车辆现有的混动架构主要以p1、p2、p2.5等构型为主,混动架构的动力输出路线如下: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驱动轴→后轮,其中,这些集成构型的变速箱都以amt为主,amt能够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命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最终实现换挡过程的操纵自动化。

2、在相关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排量,发动机的输出轴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以使得电机成为驱动动力源。

3、但是,电机与发动机之间通常为直连的硬连接结构,使得发动机与电机之间不能实现动态和静态下的分离与结合,因此,在需要频繁换挡时,无法满足纯电行驶以及纯电、混动、直驱自由切换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电机直连,不能满足频繁换挡时需要自由切换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需要频繁换挡时,可以自由切换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发动机,设有发动机输出轴;电机,设有电机输入轴和电机输出轴;第一离合器,设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和所述电机输入轴上,以使得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机相结合或脱离;变速箱,设有变速箱输入轴;第二离合器,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和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以使得所述电机与所述变速箱相结合或脱离。

3、可选地,所述变速箱包括手动变速箱,所述手动变速箱设有所述变速箱输入轴。

4、可选地,所述变速箱还包括副变速箱,所述副变速箱与所述手动变速箱传动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二离合器为机械离合器。

6、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为自动离合器。

7、可选地,所述自动离合器包括气动离合器。

8、可选地,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还包括:第一飞轮,所述第一飞轮设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飞轮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和/或第二飞轮,所述第二飞轮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飞轮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

9、可选地,所述电机为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车桥;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所述混动动力总成系统的变速箱与所述车桥传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作业机械包括自卸车。

12、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3、1、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手动变速箱,并在发动机和电机之间设置第一离合器,可以避免发动机与电机之间进行硬连接时容易导致的冲击,实现了动态和静态下的分离与结合,可以实现换挡过程中的自由切换,满足了纯电行驶以及纯电、混动、直驱自由切换的功能需求。

14、2、通过发动机的发动机输出轴上设置的第一飞轮,使得在制动或者滑行时的能量回收过程中,当发动机脱开,能大幅度提升能量回收率。

15、3、通过采用手动变速箱和机械离合器可以实现电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结合或脱离,可以在保证变速箱的可靠性与传动比的同时,实现混动phev纯电行驶的功能,整车能够上绿牌。

16、4、在发动机的起动机保留情况下,可以实现发动机和电机启动和发动机启动的双重启动方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启动策略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140)还包括副变速箱(143),所述副变速箱(143)与所述手动变速箱(14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150)为机械离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130)为自动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离合器包括气动离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0)为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

9.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械包括自卸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和工程机械,混动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发动机,设有发动机输出轴;电机,设有电机输入轴和电机输出轴;第一离合器,设于发动机输出轴和电机输入轴上,以使得发动机与电机相结合或脱离;变速箱,包括手动变速箱,手动变速箱设有变速箱输入轴;第二离合器,设于电机输出轴和变速箱输入轴上,以使得电机与变速箱相结合或脱离。通过在发动机和电机之间设置第一离合器,可以避免发动机与电机之间进行硬连接时容易导致的冲击,实现了动态和静态下的分离与结合,可以实现换挡过程中的自由切换,满足了纯电行驶以及纯电、混动、直驱自由切换的功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鄢志红,黄飞鸿,代祥波,罗兴兵,戴启良,程强,张雄,赵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